自然界四季更替,寒暑变化,与人的脏腑、阴阳、气血、精神密切相关,人们要顺应自然界运行规律调节饮食起居,才能养生防病;反之,违背自然规律,则会招致疾病。春天穿着忌单薄,过早替换夏衣。否则,易感冒,引发疾病。
无论劳力、劳心,都要掌握限度,长期超体力的劳作,损害身心健康,会积劳成疾。
切忌腹、背、肩等部位着凉,以防风寒入侵,招致疾患。
忌久坐湿地,防止中暑。
哭泣之后,切忌马上进食,久而久之,可致“气病”。
饱食后,忌安卧,可做些轻微营生,如收拾餐具、洗碗等,否则,日久导致消化不良。
临睡前和醒来后,不要吃东西,以防食物停滞于胃中,影响睡眠,引起疾患。
睡卧时要静心寡思。言语不断、高声笑闹,可致失眠。
睡觉时,头钻进被窝或用被子蒙头,阻碍呼吸。被窝中空气污浊,长时间蒙头睡觉,影响健康。
睡眠时,身上盖的太重太多,胸部受压,轻者心悸、呼吸不畅,重者导致疾患。
睡卧时,炉中有火,风向不顺,炉子流烟,易发生煤气中毒。
忌憋尿。需要排尿时,要及时排出。
大便应顺其自然,不可用力排泄,心脑血管病病人尤需警惕强力迫排。
忌置气争斗。和为贵,善为宝,吃亏是福。争气斗胜,不仅损伤元气、危害健康,而且影响人际关系,积小怨易致大仇,为养生之大忌。老年人更需切忌。
忌乱用药物。有病请医生诊断,对症下药。疑神疑鬼,无病呻吟,滥用药物,损害身心。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