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故事  >  历史故事

康熙写春联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儿,黄昏时分,微服私访到府谷的康熙皇帝路过东单小街。他见有一个半开半掩的铺子,门前冷冷清清。皇帝走近一看,原来这是个钉鞋铺,鞋匠正在小油灯下钉鞋。皇帝上前说道:“师傅!请你让我在你这里过一宿吧。”鞋匠毫不介意地道:“只要你不嫌弃,就进来吧!” 
      皇帝进去问道:“师傅,今晚是年三十儿,你怎么不做饭,连对联也不贴?”鞋匠说:“一天赚几个铜子,连四合小米也籴不来,还贴什么对联!”皇帝说:“那也得过年呀!我带着几个铜板,你拿去买张红纸,再打上四两白酒,回来咱俩一起过年。”鞋匠说:“算了吧!店铺都关门了,别破费你了。”皇帝说:“不要紧,我才路过那条小街时,见有家杂货铺开门着哩,快去吧。”
      一会儿,东西买回来了。皇帝问:“你有笔墨吗?”鞋匠说:“钉鞋人,哪有那些东西?”皇帝说:“这样吧,搬起锅,打一点儿烟灰,和点儿胶水,咱们当墨用。没有毛笔,准备一点儿棉花就行。”鞋匠说:“哪有棉花,连棉衣里装的也都是些旧羊毛。”皇帝说:“那就撕一团羊毛吧。”
      皇帝拿起羊毛团,说道:“师傅,你想要副什么对联?”鞋匠说:“我是个钉鞋的,写上两句吉利话就行。”皇帝思索了一下,写上:“长麻绳,短麻绳,拴住财神;大楦头、小楦头,楦走穷运。”横眉四个字:“四季发财”。皇帝说:“师傅,怎样?”鞋匠说:“合意!合意!先生写得好!我很想发财,就是发不了。”皇帝说:“贴出去吧。明年你会发财的。”说罢,两人对饮起酒来。
      再说朝里上下发现皇帝不见了,文武大臣、御林将士撒开人马,四下寻找。一个大臣领着一队人马从这条街上过来,发现皇帝御笔书写的对联,就进入这家铺子,大臣认出了皇帝,连忙跪下,所有随行人员跪了半街,山呼万岁!请万岁爷起驾回宫。
      皇帝走后,鞋匠吓得一夜没睡,心中七上八下。第二天清晨,鞋匠正在胡思乱想,忽听得街上五声炮响,又来了一队人马。鞋匠急忙开门迎接。来人说:“皇上开恩,赠鞋匠师傅铜钱二十四吊作本钱,让师傅把生意做得更好些。”鞋匠接过铜钱,跪倒在地,高呼“谢主隆恩!”
      不到半个月,这件事就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从此以后,鞋匠的生意越来越多,上门来钉鞋的人络绎不绝。一年后,鞋匠就发达起来了,不但扩大了鞋铺,而且还新办了麻绳铺。


参见张润翙:《塞上民间故事集粹》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8月出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