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纪略

创建新龙桥记述

三原县三鲁靖平挢修建指挥部  供稿

姚正民  整理


古今中外凡大型营造,皆以文字记载,公之于众。创建新龙桥乃三原一重点工程,故应记述。

清河溉润三原,源远流长,洪水、嵯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物,证实了远在五六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清河两岸向,自然界进行着谋求生存的斗争,同时也谱写了三原的古代文明史。然而,清河历经沧桑,久成沟壑,三原被切,县城被割,南北对峙,交通阻隔,往复唯艰。明万历十九年始建石拱桥,历十一年竣工。它津渡三百余年,为世所颂,久负盛名。可是龙桥建于谷申,瓣面距两城地平线低十五米之多,随对代演进,日益见绌,不宜现代交通运输。人们渴望在两城间建一座平桥。为了开拓前进,加快城市建设,适应改革形势,中共三原县委、三原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决定了修建这座平桥。一九八五年元月经省、市人民政府同意,省交通厅批准了建桥请示报告。在孙达仁副省长召集的会议上作了建桥资金由省市县三级投资的决定。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七日成立了三原县三鲁路清河平桥修建工程指挥部,由张应选、金光旭、刘耀亭、张兴德、章金玉、田启固等同志分别担任总指挥和副指挥。县政府又抽调了三十多名干部职工到指挥部工作。同时设立了办公室、施工组、材料组、后勤组等机构,先后分别由左官德、耿纪才、钱汝琏、董学文、吴志英、胡世杰、年文斌等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和正副组长。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九日聘请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承担设计任务。一九八五年四、五月进行勘测,五月二十一日县政府研究平桥选型。六月完成了桥型方案比较,十月初完成施工图和预算的编制,这一时期指挥部也完成了主要筹备任务。一九八五年十月三十日聘请陕西省路桥工程总队承建基础、墩柱、箱梁、索塔、吊装等主体工程。同时决定了由三原建桥指挥部承担修建南北两端重力式桥台、砌护、引桥、车行道板、桥面、拦杆、装灯等顽工程。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正式开工奠基。一九八六年四月十八日完成了基础工程。一九八七年七月八日开始箱梁吊装。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七日箱梁吊装胜利合拢,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三卡日竣工,历时两年建成,省、市、县三级总投资二百三十四万五千元。其中省投资七十七万元,市投资五十万元,县投资一百O七点五万元。共用钢材二百五十五吨,木材二百八十四立方,水泥一千六百三十二吨。

中央和我省、市、县各级负责同志对三原修建平桥十分关心。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首先赞许此举,原陕西省省长李庆伟同志批示把三原建桥工程列入计划,孙达仁副省长主持召开了有省政府办公厅、交通厅、财政厅、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厅、成阳市政府等有关负责人会议作了建桥资金由省、市、县各投资三分之一的决定。省交通厅顾问张修仁同志、省公路局书记芦振焦同志、设计院院长李克同志、咸阳市交通局公路科长梁戈章同志共同在现场召开会议,落实建桥项目。中央首长胡乔木同志署名书了“新龙桥”,交通、通厅副厅长熊秋水、胡希捷、顾问张修仁、公路局局长张维光、设计院副院长李俊杰、原咸阳市委书记许廷芳、县委书记吕志修、刘承运,县长金光旭等同志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解决建桥重大问题,县委副书记张应选同志坐阵担任总指挥直到竣工。

一九八五年八月十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建桥动员大会。八月十五日建桥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出了“鸿书传喜讯,一桥兴万家”宣传资料,此后,各级单位和省、市驻三原的单位,视建新桥为己任,纷纷表示愿从各方面援助建桥。省公路勘察设计院、省路桥工程总队、省公路研究所、铁路二十局、铁一局建筑处、西北医疗设备厂、陕西医疗器械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导弹学院、省汽车标准件厂、水电部四川广源工程局、西铁分局三原工务段、县人民武装部、县电力局、物资局、工业供销公司、木材公司、水电局供销公司、副食公司、县奶粉厂等单位,分别从资金、建材、运输、机械、电器、住房等方面支援了建桥工程。城关镇对十三户搬迁做了大量具体工作,保证了平桥顺利施工。

斜拉桥是技术性很强的新型建筑,  没有杰出、成套科技人员建此类桥是不可能的。陕西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李岗、李俊杰、杨文玺,省公路桥梁研究所王宏章,省路桥工程总队高麟祥、贺志武、街喜珠、刘开普和指挥部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人员分别承担了从设计到施工材料供应的全部工程。他们用所取得的一千多个数据,绘制了各种图纸六十张。在施工中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心地验证了各个细节,保证了工程质量和速度。

新龙桥的结构形式为铁筋混凝土斜拉桥。此类桥在陕西省继安康火石崖斜拉桥之后的第二座桥梁。桥全长173.28米,总宽9.7米,行车道6米,人行道2×1米,两侧拉索区各60公分,拦杆基座各25公分。设计荷载为汽——10T,履带一一50T。全长分三跨,双塔双台对称布置。中跨为88.8米,边跨各39米,桥墩为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桥墩平面为6.6米×3.6米,壁厚0.6米,墩高为20.42米。塔为占石“A”字型框架,塔高为31.9米,拉索为扇形的密索体系,每塔有六对拉索,采用墩头锚、聚乙烯索套防护。桥面结构为分离式双箱梁及“M”形道板组成,箱梁高1.2米,宽1米,在两箱梁间,锚固板处设横系梁一道。桥墩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每墩八根梅花形布置,桩径1.5米,桩深40米,加高桩承台2米。地面以上总高为52.32米,地面以下总高(深)为42米,总计桥高为94.32米。两岸设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地基采用灰土桩加固。拉索为柔性索,只承受轴向力,不承受剪力和弯距,施工时拉索采用一次张拉法。桥上共安装10组玉兰灯。该灯造型如玉兰花开放并装有乳白色玻璃罩、光色柔和舒雅。尤其是占石“A”字索塔架上的灯,是6x400W园筒组合广场钠灯,造型别致,白天形如索塔登顶,晚上光似早霞夺目。此灯设有铝制反射射器,有效光照面直径达120米,桥周百米以内都在光照之中。

斜拉桥已经飞架于两城之间,屹立于大自然之中,它与临履大桥同负南北通衢之能,又为县城新建一景,为清河公园增妍添媚。俯视古桥若卧龙饮水,仰视新桥如长虹飞渡,新平桥与古龙桥雄姿俊态,相互辉映,情景交融,发人联想,故命名斜拉桥为新龙桥,以舍怀古颂夸之意,新龙桥将归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文明建设之列,载入文化史册。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4辑第133—13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7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