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小传

李文卿先生事略

郭则洵  李畅菴  执笔

李文卿(1887—1960),名秉璋,雨田先生①之三子,陕西三原人。早年参加同盟会,矢志革命。先后就读于陕西陆军小学、湖北陆军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军校毕业即参加“首都起义”(辛亥革命的北京起义)。1918年8月9日于右任衔孙中山先生之命回陕组建靖国军。李应于右任、胡景翼之邀,出任中将参谋长,多所贡献。其后,靖国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东征中挫败于河南,李遂走京沪,驻大公报社,赋闲上海。李与唐生智乃保定同窗,素甚相得,蔡廷锟,蒋光鼐、傅作义诸将军与李久有往来,稔知李之军事卓识,故于河南败后,均函电相约。李以愤懑军阀混战,背离中山先生遗志,决计不予介入,婉辞谢之。棲居大公报社时,潜心军事研究,与张季鸾研讨国际时政,博览军事书刹,先后十余年。李先生笃志革命,每事以中山先生教诲为前提,极嫉军阀之所为。杨虎城将军继起西北,专电邀还,特命主持军事学校——十七路军教导团(河南南阳)。付以培养革命骨干重任,李欣然从命毅然旋陕。李兴中、李报西皆当时学员,后于抗战中血战中条山,为抗日救国做出贡献。“西安事变”前后,李多参与帷幕,后杨将军被迫出国,李审时度势劝其暂游勿归,以伺时机。不期杨将军归国遭囚,李遂愤然解甲归田,息影三原,常为太息。

抗战军兴,李愤日寇之侵略,日惟阅读报章杂志,分析局势,其远见灼识,尤为各界景服。1938年,日军逼近风陵渡,胡宗南仓慌失据,原省府亦拟迁汉中,人心离乱。李以“退伍兵”笔名发表文章于陕西报界,据实分析,断言日军绝不能渡河,陕西确保无虞。这对当时陕西局面之稳定,起了一定作用。事实诚如李之所料,因而极为军政人士所推重,交口称誉。

抗战八年中,李先生忧国至甚,平日家居,以读书阅报养花种菜是务,杜门谢客。邓宝珊、孙蔚如、赵寿山及唐生智、傅作义等将军偶或登门来访,或函电问候。老友茹欲立、成柏仁等亦时来把晤。于右任每返三原,必亲赴住宅聊叙。

抗战结束,举国切望联合统一,而蒋则蓄意发动内战,李极力抵制反对,室中扉墙大书孙中山先生遗教“和平、奋斗、救中国”以明志。胡宗南屡着专人邀请,并两次躬亲踵谒,从不为动。解放战争期间,李之反蒋激情溢予言表,正气凛然,虽特务寻衅滋事,亦稍不为惧。每见党棍特务,辄怒斥其所作为常为发指。李先生虽年届古稀,而向往革命之志不移。旧有收音机一部,常收听新华社电台广播,遇重要消息,随听随记。故三原各界爱国人士,因此多来家中并广为传播。先生室中极少名人书画,满壁尽皆地图或先生义愤手笔。解放战争数年间,无论何地战役,必以红笔或红箭头标出,每与从人侃侃而谈,喜形于色。其于战役发展趋势或结果之预测,往往俱如所料鲜毫不差,益为人所敬服。以先生之胆识,感人之情,故其家亦形成反蒋民主中心。其时在延安之杨明轩、赵寿山、续范亭诸老友深知此情,颇为其安危忧心。1949年5月三原解放,杨赵诸人立赴家中探视。彭德怀、贺龙元帅亦宴请于军部,畅叙时政,并约聘军事院校任教,李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婉谢之。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邀李出任政府委员及省人民代表。1951年10月,参加民革组织,任民革陕西省常委、三原小组创始人,以迄逝世。

李先生溯一生惟革命,正直不阿,读书不辍,而尤急人之难,最恨为富不仁,但自奉俭约,布衣素食。其于奖掖后进,更为难能,对晚辈待之如宾而又严格要求。解放战争期间,订有报纸杂志多种,其中以《观察》《新闻天地》《世界知识》等进步刊物为主。于各别文章,必反复阅读,圈点加批,然后交其厚爱之者,贵其细读,而尤于璧还之时面询再三,反复指教,意深情切用心良苦,故周围之青年常得启迪、获益良多。新华社电台预告重要节目,先生辄先密告好友或所爱后进,届时听取。既听之后,亦必漫议。先生此时喜不自胜,掀髯而笑,议论横生。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

先生平生耿直,稍不为阿,其于军事特为优长,惜乎未尽发挥。于右任先生既与李家世交殊深,且又信服先生之军事政治卓识,备极关注,情如同胞,胡景翼、杨虎披将军亦颇十分惜重。于先生书“李雨田先生墓表”中谓:“次文卿,次定中皆尽力革命事业,而文卿参预西北革命军,任参谋长。胡景翼、岳西峰、杨虎城诸将领皆为倚重。”诚哉斯哉。自胡、杨先后谢世,率先生辄为扼腕,更激其革命意志,至老不衰。


注①:李雨田,字云贵(1850—1919),陕西三原人,开明实业家,支持民主革命,其长子李和甫与于右任同窗,于幼读时,李多方资助。清末,于应试开封,因曾撰《半哭半笑楼》”诗集攻击慈禧案发,李获悉,差人星夜骑奔开封,清廷捕役至考场时,于已安然脱险。于书“李雨田据生墓表”中云:“爱我痛我之雨田二叔,可谓救我一生矣。”

(民革三原支部供稿)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4辑第128—13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编

1987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