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根据《宪法》草案,1954年春季,华阴县进行首次普选,召开县、乡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本届共召开5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7月3日至6日召开。县人民代表由各乡、镇人代会及选区选举产生。规定城关镇每500人选代表1人,2000人以下的乡,每乡选代表1人,2000人以上的乡,每乡选代表2人,驻地解放军代表5人,荣军教养院代表5人,云台中学代表1人,共选出代表106人。这次会议出席代表91人,缺席15人,列席代表4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贺新春县长作的《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李希渊科长《学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报告》,选出省人民代表王润亭、王秀兰(女)、刘益三。会议决议:搞好夏季生产、夏粮征购,继续进行总路线教育,开展宪法草案学习和讨论。会议收到提案137件,除当会解答外,需交有关方面处理的72件。
第二次会议于1954年11月13日至16日召开,出席代表78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马飞舟县长做的《县人民政府三个月工作及今后任务的报告》。会议决议:巩固和发展农业互助合作,搞好冬季生产,完成粮、棉、油征购任务、征集兵员等工作。
第三次会议于1955年3月19日至23日召开。出席代表93人,会议审议了马飞舟县长做的《华阴县人民政府一年来工作及今后任务的报告》。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马飞舟为县长、王润亭为副县长,选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5人,选举梁彦昌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华阴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华阴县人民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于1955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会议审议了马飞舟县长做的《华阴县人民政府八个月的工作及今后意见的报告》。会议收到提案117件,除当会解答外,66件分别交有关方面办理。会议决议:迎接合作化高潮,搞好城乡社会主义改造,建立25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同时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第五次会议于1956年5月18日至20日召开。出席代表99人,列席32人。会议审议了王润亭副县长做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六个月来工作及今后任务的报告》,听取了刘玉祥做的《华阴县关于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的实施规划(草案)》报告。会议决议:在本县已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后,应努力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继续做好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工作,做好三门峡库区移民准备及其他各项工作。会议补选刘玉祥为县长。收到提案92件。
第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3日至10月15日全县第二次普选,共选出县人民代表110名。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12月1日至6日召开,出席代表110人。会议审议了副县长王润亭的《华阴县第一届人民委员会两年来工作及今冬明春工作意见》的报告、县人民法院院长程秉信《县人民法院两年工作报告》、财政科长王秉西《华阴1955年财政决算和1956年财政预算报告》。选举王润亭为县长,乔大海、姜兴周为副县长,选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选举程秉信为县人民法院院长。经过讨论,会议批准了上述报告,通过了会议决议。会议收到提案119件,当会解答60件,转有关部门办理59件。
第二次会议于1957年5月10日至13日召开,出席代表95人,列席代表65人。会议审议了王润亭县长做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并做出决议:继续巩固提高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做好移民、财政经济、文教卫生、社会治安等工作。
第三次会议于1958年12月6日至9日召开,出席代表90人,列席代表51人。会议审议了王润亭县长做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乔大海副县长做的《华阴县1956年财政决算、1957年财政预算报告》、程秉信院长做的《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以及提案审查委员会的提案处理情况报告。21位代表做了大会发言。决议要求:开展全民整风运动,继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做好财经、文教、卫生、社会治安工作,开展增产节约。
第三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1958年3月进行第三次普选,选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14名。
第一次会议于1958年5月21日至24日召开,出席代表93人,列席代表37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1957年财政决算、1958年财政预算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选举王润亭为县长,乔大海、姜兴周为副县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7人,选举程秉信为县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李连璧、王润亭、司玉霞为第二届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会议提出了继续完成农田水利工程,做好三夏工作,争取全年粮食亩产400斤,棉花150斤,争取实现“安全县”,苦战两个月,实现“无盲县”等不切实际的要求。
1959年1月,华阴县与渭南县合并,本届一次会议后停开。1961年9月1日,华阴县恢复后,人民代表大会按届次如期召开。
第四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第一次会议于1961年9月27日至29日召开,出席代表110人。会议听取了代县长姜兴周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三年来工作报告》、副县长王恩泰的《华阴县1960年财政决算、1961年财政预算报告》、县人民法院院长程秉信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选举姜兴周为县长,王恩泰、吕圣功为副县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人。选举程秉信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并对各项报告作出决议。
第二次会议于1962年7月26日至30日召开,出席代表92人,列席代表66人。会议审议了姜兴周县长的《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王润亭传达省二届四次人代会精神。会议收到提案77件。会议决议:当前中心任务是进一步作好调整国民经济工作,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精兵简政”,厉行节约,调整商业机构,加强集市贸易,活跃城乡经济,搞好群众生活。
第三次会议于1962年12月27日至29日召开,出席代表83人,列席代表59人。会议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华阴县1961年财政决算、1962年财政预算报告》《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因姜兴周、吕圣功辞职,委员李文乡逝世,会议选举赵兴仁为县长,魏云亭为副县长,王彬为委员。会议决议:进一步巩固集体经济,克服困难,争取新的胜利,加强农业,力争1964年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会议收到提案44件,交有关部门办理。
第五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1963年春普选,选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36名,本届共召开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6月1日至5日召开,出席代表113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审议了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华阴县1963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报告》、王恩泰副县长的《华阴县1962年财政决算、1963年财政预算报告》、程秉信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赵兴仁为县长,魏云亭、王恩泰为副县长,王彬等21人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举赵兴仁、高贞贤、孟均夫为省人民代表,选举程秉信为县人民法院院长。会议决议:继续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把恢复和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二次会议于1964年2月3日至6日召开,出席代表97人。会议审议了赵兴仁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1964年国民经济计划安排意见报告》、王秉西财政局长的《华阴县1963年财政决算、1964年财政预算报告》、程秉信院长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第三次会议于1965年5月8日至10日召开,出席代表98人,列席代表42人。会议审议了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姚黎元的《财政预、决算报告》、计委副主任薛玺的《1964年国民经济执行情况及1965年国民经济安排意见报告》。会议补选姚黎元为副县长。会议收到提案74件,交有关部门办理。会议决议:坚决贯彻“二十三条”,开展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高举三面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第六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普选,选出县人民代表135人,本届共召开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65年12月28日至31日召开,出席代表115人。会议审议了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程秉信院长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选举张益三为县长,魏云亭、姚黎元为副县长,选举王彬等21人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会议收到提案122件,其中需说明的65件,可即办理的30件,需要研究办理的27件。会议决议:1966年要全面完成国民经济计划任务。农业生产必须“以粮为纲,粮棉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全面丰收。各部门要把支援农业放在首位,更好地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
第二次会议于1966年7月30日至8日1日召开,出席代表91人,列席代表29人。会议审议了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财政局副局长邓东星的《财政预、决算报告》、统计局长马文耀的《1965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会议收到提案77件。会议决议: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把农业生产搞上去。
第三次会议于1966年12月11日至13日召开。会议审议了魏云亭副县长的《华阴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程秉信院长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收到提案15件。会议决议:学习毛泽东著作,抓革命,促生产,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第七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由于“文革”动乱,各级政权机关陷于瘫痪,县人民代表大会中断。1968年9月1日,经陕西省革委会批准,成立华阴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岳庙广场召开,华阴县革委会由53名委员组成,常委由23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0人。在筹备第八届县人民代表大会时,省革委会通知,成立“县革委会”的群众大会,作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第八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本届人民代表大会仅召开1次会议。会议于1978年7月6日至9日召开。本届县人民代表214人,出席会议204人。会议审议了《华阴县革委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31人组成的县革委会,王天赦当选为主任,杨宏俊、刘步云、张觉民、李文朝为副主任。会议选举李宗民为县人民法院院长、杨尚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决议:为1980年把华阴县成为大寨县、实现新时期总任务而奋斗。
第九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基层选区选举,选出县人民代表166人。本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4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1年1月16日至20日召开,出席代表159人。会议审议了《华阴县革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会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组织法》规定,设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同时决定撤消县革委会,恢复县人民政府名称。会议选举王会亭为本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刘步云、杨香云(女)、赵兴耀、王天赦为副主任。杨宏俊当选为县长,张觉民、黄火清、石学友、牒映乾、杜锦业为副县长。李宗民当选为县人民法院院长,杨尚新当选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收到提案223件。
第二次会议于1982年2月25日至27日召开,出席代表149人。会议审议了《华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华阴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华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县财政预、决算报告》。提案审查报告,上次会议提案133件,有117件办理结束。
第三次会议于1983年4月3日至5日召开,会议除审议各项报告外,选举李连璧、杨宏俊、郭泽岐、杨明芳、车林鹤、贠天林为省六届人大代表。会议收到提案54件,意见18条。
第四次会议于1984年1月14日至17日召开,出席代表135人,列席代表67人。会议审议了杨宏俊县长的《1983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会亭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华阴县1983年财政决算及1984年财政预算书面报告》《华阴县1983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4年安排意见的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案处理情况报告》。
会议根据县级机构改革,部分人事调整,选举牒映乾为县长,何元庆、石慎几、闵忠效为副县长,补选骆化龙、杜锦业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陈志德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赵德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收到提案16件,意见68条。
第十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经1984年夏季普选,共选出县人民代表199人,其中3人自动取消资格。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9月17日至20日召开,出席代表176人,列席代表41人。会议审议了牒映乾县长的《华阴县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会亭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计委主任马文耀的《华阴县1984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报告》、财政局长雷安铎的《华阴县198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县人民法院院长陈志德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赵德新的《华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以及《提案审查处理情况报告》。选举牒映乾为县长,何元庆、闵忠效、石慎几为副县长。选举王会亭为人大常委会主任,骆化龙、王天赦、杜锦业、杨香云(女)、赵星耀、遆龙山为副主任,委员8人。选举陈志德为县人民法院院长、赵德新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收到提案91件,意见77条。
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9月11日至14日召开,出席代表177人。会议审议了代县长蔡春爱(女)的《华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会亭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财政局局长雷安铎的《华阴县1984年财务决算和1985年预算报告》,以及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蔡春爱为县长,增选牛稳照、谢拯英为副县长。会议收到提案108件,其中13件列为议案,质询案一件,批评建议95件。
第三次会议于1986年4月26日至28日召开,出席代表148人。会议审议了蔡春爱(女)县长的《华阴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会亭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财政局局长雷安铎的《华阴县1985年财政决算执行情况及1986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县计委的《华阴县1985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86年计划安排意见报告》,以及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讨论了《华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会议对各项报告通过了决议。
第十一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普选,共选出县人民代表148人,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共召开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5月12日至16日召开,会议审议了蔡春爱县长的以《深化改革,增产节约,城乡一体,振兴华阴》为题的工作报告、计委主任马文耀的《华阴县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财政局长雷安铎的《华阴县1986年财政决算和1987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会亭的《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人民法院代院长王申年的《华阴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周相池的《华阴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蔡春爱为县长,王明海、石慎几、牛稳照、李建敏为副县长,王申年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周相池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举牒映乾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永清、刘克铭、张志毅、宋岭为副主任,选举委员8人。会议对各项报告作了决议,收到提案90件。
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3月12日至15日召开,出席代表144人,列席代表60人。会议审议了各项报告,并作出决议。选举李连璧、蔡春爱(女)、贠天林、杨汝慎、遆德俊为省七届人大代表。会议收到提案36件,转有关部门办理。
第三次会议于1989年4月9日至11日召开,出席代表137人,列席代表69人。会议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县人大常委会、县计委、县财政、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会议收到提案52件,其中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23件,分转有关方面办理。
第十二届县人民代表大会
经过普选,共选出县人民代表167名。
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5月3日至7日召开,出席代表158人。会议审议了代县长闵忠效以《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努力实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题的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会议还审议了《计划工作报告》《财政工作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并对上述报告作出决议。
会议选出华阴县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5人。牒映乾为主任,周永清、李群、张志毅、宋岭为副主任。
会议选举闵忠效为县长,崔晓极、石慎几、牛稳照、姬崇德、周西京、高玉清为副县长。选举王申年为县人民法院院长、周相池为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参见《华阴县志》第417-422页
《华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作家出版社
199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