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阴市  >  史料  >  其他

城区建设

      1949年至1979年,本县城区范围仅约有1.5平方公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区建设始有发展,1985年编制的《华阴县城总体规划》将城区分为南北两区。至1990年,城区建设面积约为14平方公里,其中北城区6.5平方公里,南城区5.5平方公里,孟塬车站和罗敷工业区2平方公里。本节简述北城区概况,南城区列入“村镇建设”章节中记述。
      北城区以老县城为中心,包括城关镇全部辖区,跨岳庙乡部分村庄。按1990年统计,区内总人口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万人,农业人口7000人,流动人口1000人,全区分老县城和岳庙街两片,1990年基本连接。
      北城区是党政机关、文化教育、工商金融、邮电交通及集体企业等单位集中之地。现已建成办公楼、营业楼、家属楼、教学楼以及居民点居民楼等160多幢。
      老县城自隋大业五年(609)以来,老县城一直是华阴县治所在地。民国时期城内除县政府等行政机构和粮仓、邮电、医院、银行以外,仅有中山街小学1所以及中药铺、杂货铺、饭馆、醋坊等大小工商户数十家,分布在老城街及西桥桥头。建筑多为砖木结构,工商业门面房较好,多为拱脊式3间、两间或间半。城内古建筑水平较高的有东西过街石基木牌楼两座,石牌楼两座,华山门1座。另有至圣先师庙(即文庙)、城隍庙、杨震祠、马王庙、关帝庙及戏楼等。至圣先师庙系明洪武二年(1369)县丞黄文明所建,建筑宏伟。前有青砖砌成的影壁,壁上雕刻人物花鸟。壁后东西两侧有礼门、仪门。庙内主殿为大成殿,系古建式六楹拱式大殿,龙凤竖脊,石基高台,殿前东西两侧有厢房14间。前为棂星门四楹,傍列牲房、神厨,中为泮池,引黄神峪水注入。池上架三孔桥。再前为戟门3座。大成殿左右列有崇圣祠、文昌祠、节孝祠、名宦祠、乡贤祠。明清两代均设县学于此。庙内有历次重修宇殿记事碑数通,庙周有合抱古柏环绕。其他如关帝庙、城隍庙建筑亦甚讲究。正街南北,有农户居住,城内西北、西南部,全是农田菜园。距城东北角数百米处是陇海铁路老线华阴车站,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站房系古殿宇式建筑,宏伟壮观。因站而成街,有客店、饭馆及大小商店、摊贩等百余家,与县城街相呼应。东城门外有通华山脚下的大道。西城门外有长涧河北流入渭。
      解放后,50年代至60年代,由于治理黄河,建设三门峡水库,县城停止基建。70年代后期,始于县城东门外建设市区。至80年代,国家、集体、个体一齐建,数年间,县城中心区的面貌大变。1990年底,北城区建设已具相当规模,以老县城为中心形成10街1巷;以县城东门为中心点,北至体育场与老车站巷相接,为太华北路;南至新西潼公路(丁字路口)为太华南路;东城门外太华路一段形成3个“十”字。中“十”字东向至东岳庙为东岳路,西向为城内老城街;南“十”字东向为华城东路,西向为华城西路;北“十”字东向为岳庙西街,西向为环城北路;城西有环城西路。4路交汇形成环绕县城的环城路。原老火车站街,因铁路南迁车站废弃,街市亦随之消失,自然形成1个居民区,因之更名老车站巷。围绕太华路3个“十”字呈“丰”字形格局,形成3个闹市区。周围高层楼房相继拔地而起,南“十”字有华城大楼、南寺饭店、影剧院。中“十”字有邮电大楼、农业银行营业大楼、华阴饭店服务楼、农贸市场、商贸大厦及华阴百货大楼。北“十”字有工商银行营业大楼、新华书店营业楼、粮油议价公司城关综合楼。建筑造型各领一时之冠。综合市场建于1986年,系工商管理局与城关村合建的本县第一个农贸市场,占地13亩,建平板房116间,露天货台330米,投资85万元,建筑总面积2484平方米,是县城中心区个体商业最集中的地方。农贸市场建于1990年10月,为棚顶市场,投资32万元,市场建设面积2760平方米。
      岳庙街是闻名天下的华岳庙所在地,本县古老大集镇之一,街市建于西岳庙之前。解放前,有工商户200余家,70年代后,集市沿古“柳树行”向西发展,已与县城相接,街道长达2公里许。
      1989年,以电影公司为界,东至岳庙东桥,定名岳庙东街,西至太华北路北“十”字,定名岳庙西街。东街系老街道,建筑形式古老,街道窄狭,变化较小。西街多系新建筑,街道宽阔。1979年后,岳庙街的市政建设出现了新气象,街道改筑成沥青路面,排水沟、自来水均已建成,3个居民点均建起了居民楼,街道环境卫生大有改观,洒水车、垃圾车每天洒水、清运垃圾。公共文化娱乐设施显著增多。文化馆、工人俱乐部、电影公司及放映站均坐落于此,街道两旁已矗立楼房30余幢,质量由砖混结构的二层、三层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四层、五层发展,旧房改造亦以改建楼房为主。
     
     
 

参见《华阴县志》第238页

《华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作家出版社

1995年10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