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习俗  >  祭祀

耍水龙

      耍水龙实际上是耍柳龙,也是天旱祈雨的一种方式。若逢六七月久旱不雨,庄稼枯黄、卷叶萎缩,地方头目便倡导耍水龙。群众自愿报名,经过挑选,让体格健壮的青壮年参加。水龙形状和正月的龙灯相似,用柳条编成龙头、龙身、龙尾,共十二节,遇闰年再添一节,连结一体,称为象征性的龙。耍龙的人头戴柳圈帽,身穿白汗夹,脚登草鞋。在紧锣密鼓中模仿龙的动作,蜿蜒腾挪而行,和正月间的耍龙灯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凡街市商贾、居民,要在自己的门口放置水缸、水盆,将水装满,上盖木板。木板上还要供奉管辖五湖四海的龙君神牌(一般用黄纸写成,长约尺许,宽约二寸)。并于每日正午叩敬一次,祈祷龙君布云下雨解旱。当柳龙经过门前,主人倾盆泼水,浇得耍龙人像个水鸭子,越泼水耍得越欢。观看的人不准戴草帽或打伞,否则,被认为“抗雨”,就要受到批评和硬性制止。  
      耍水龙的动作比较快,又迂三伏天,容易疲劳,所以组织两班轮换。一般只在集镇街道活动,连耍三日,不深入里巷,沿街流水泥泞,真像下过大雨一样。
      传说天旱无雨,原是旱魃鬼猖狂作怪。此鬼的口、鼻、眼全长在头顶上,善于呼气,最怕雨水降落。因此,稍见一丝乌云,马上张口吹散。只有耍水龙才能把旱魃鬼赶跑。
     
 
参见《城固文史》第七辑第199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