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概况  >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图片来源:府谷县志)  
 
     解放前,本县一直尚武轻文,除少数文人、士绅以及过往官员题咏山川风光、名胜古迹,唱和应酬诗词及奏疏、碑记外,很少有文艺创作活动。
     解放后,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对新社会、新生活充满希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其中有些人编顺口溜,有些人提笔写诗,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他们把编的诗歌抄录在村里的黑板报、墙报上,或者在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互相传看。1958年开始的新民歌创作活动中,全县涌现出数百名诗歌作者,其中能经常写作的有100多人。当时无论在农田基建现场,还是在炼铁工地,都有人咏诗、写诗,一时“诗画满墙壁”。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全县共计创作诗歌近2万首。但因政治口号响亮,艺术生命不强,结果大多数被人遗忘。60年代初期,府谷群众文艺创作进一步发展。全县建立20多个创作组,有业余作者100多人,共写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故事等文艺作品500多篇,其中有不少作品被报刊杂志刊用。但在“文化大革命”中,许多业余作者和专业文艺工作者受到不公正对待,作者队伍被解散,作品被扼杀。进入70年代后,群众文艺创作活动再度兴起,县文化馆和各社队文化室普遍建立文艺创作组,业余作者增至200多人。共创作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千余篇。1973年后,县文化馆文学组创办《府谷文艺》(1985年9月改名为《黄土》,1990年5月又更名为《谷风》)作为创作园地,经常举办文学创作座谈会、作品审稿会、赛诗会、故事会,积极培养扶植业余作者,使本县文艺创作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截止1989年底,经常参加业余创作活动的中青年作者有30多人,《府谷文艺》出刊45期,《黄土》出刊16期,共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小戏、故事等文学作品近千篇,其中推荐到省、地报刊上发表的有80多篇。1985年8月成立府谷文学开拓者联谊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雷加,《榆林报》总编辑胡广深为其题词,地区文联发来贺电。截止1989年底,会员由原来的12人发展到27人,4年来,会员共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其中被推荐到省地各类报刊发表的有50多篇。近年来,县文化馆还搜集整理了《府谷县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府谷二人台集成》《府谷民谣集成》《府谷谚语集成》。

       二人台
      是一种民间演唱形式,在本县流传颇广。产生的具体年代,因无史可考,难以定论。据有关专家研究认为,可能产生于清代。起初演唱形式简单:不化妆、不表演、也不需要舞台,多在农闲时节,农民或小手工业者三五人不等坐在一起,借助于一两件乐器伴奏,单个人演唱一些民间小调歌曲。这种自娱性质的坐唱形式,群众把它叫做“打坐腔”“打玩意儿”“闹红火”等。这种形式在长期演变中,在原来纯民歌小调清唱的基础上,逐渐增加了叙事和说唱的因素,故事情节复杂化,人数由单人清唱发展成二人对唱。伴奏乐器也固定为笛子(俗称“梅”)、四弦、扬琴、板胡和四页瓦。据传,光绪年间,一位蒙族老艺人和几位汉族老艺人共同发明了简单的化妆形式:演员由两人担任,一个扮抹粉的小旦,一个扮滚边的小丑;扮旦者,头戴凤冠,身穿红袄绿裙,手拿花扇或彩绸,扮丑者,头戴毡帽,八字胡,鼻梁上画一蛤蟆状图案,身着长大襟白边黑袄,红裤白腰身,手执霸王鞭或扇子。二人边歌边舞,亦说亦唱。二人台形式基本形成。这时的二人台有三种演出形式:一是载歌载舞、红火热闹的“带鞭戏”,俗称“大炮曲子”;二是以表演说唱见长的“硬码戏”,亦称“文戏”;三是纯器乐曲牌演奏。
      二人台分清唱二人台、跑场二人台(含对唱)、移植二人台、二人台小戏和传统二人台戏5种。
       清唱二人台 或称坐唱、独唱,由一人演唱,一般不化妆。主要剧目有:《洛阳桥》《进兰房》《走太原》《画扇面》《海莲花》《十爱》《叹十声》《盼娶妻》《盼女婿》《得病》《要女婿》《表三国》《蒙汉调》《方四姐》《送四门》《尼姑思凡》《红云》《绣麒麟》《撇白菜》《半斤莜面》《扇子计》《满州》《对莲花》《劝世人》《偷红鞋》《八仙庆寿》《苦连天》《叫大娘》《惊五更》《爬山调》《哭妻》《哭土堆》《眊妈妈》等。
       跑场二人台 由2人对唱或是由2人有歌有舞地表演。主要剧目有:《打金钱》《打秋千》《打樱桃》《打连城》《打酸枣》《挂红灯》《十对花》《五哥放羊》《五月散花》《四大对》《卖胰子》《栽柳树》《种洋烟》《掐蒜苔》《十样景》《下山》《听房》《张生戏莺莺》《碾糕面》《珍珠倒卷帘》《转山头》《水刮西包头》《十里墩》《怀胎》《绣绒花》《绣花灯》《放风筝》《跳风墙》《偷南瓜》《恩慧挎嫂嫂》《报花名》《探妹》《爬楼》《粉红娘》等。
       移植二人台 相对“传统”而言。剧本采用别的剧种本,配二人台曲调演唱的二人台戏目。主要剧目有:《挑女婿》《三拜花堂》《卷席筒》等。
       二人台小戏 由两人以上表演,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主要剧目有:《走西口》《小放牛》《牧牛》《探病》《卖菜》《刘海砍樵》《钉缸》等。
       传统二人台戏 人物较多,情节较复杂,演出时间较长。主要剧目有:《五人走西口》《卖碗》《闹元宵》《姑嫂挑菜》《刘家庄》《小寡妇上坟》《借冠子》《顶灯》等。
       府谷二人台牌曲,其渊源,有来源于民歌的,如《虞美人》《黄莺亮翅》等,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吹腔的,如《将军令》《狮子令》等,还有来源于佛教曲的,如《西方赞》《千音佛》《出鼓子》等。二人台牌曲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地方戏音乐的牌曲也融于其中,山西梆子的《一垛泥》《大救驾》《万年欢》等,已经介入二人台牌曲中。很大一部分牌曲有词有曲,例如《尼姑思凡》《闹元宵》等,不少牌曲随着岁月的流逝,世态的变迁,唱词失传,如今只留下曲调。
       二人台牌曲一般用于二人台演出人物出场之前或换场间隙中,在配合二人台戏剧情节变化中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弥补空间叫间奏牌子。边行进边演奏的牌曲称过街牌子。艺人们可根据不同气氛演奏不同格调的牌曲。欢快悠扬,表现红火热闹气氛的牌曲有《闹红火》《万年欢》《对莲花》《正衣牌子》等;表现深沉、悲切、缠绵的牌曲有《尼姑思凡》《丝鸾带》《八音杭盖》等。听了这些音乐有身临其境之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台牌曲的应用更为广泛,大部分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单独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曲,有的成为民间舞蹈的伴奏曲。如热烈欢快的《喜临门》《巫山顶》《绣荷包》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二人台牌曲的演奏乐器与二人台唱腔音乐的伴奏乐器一样,主要有笛子、四胡、扬琴,后又逐步增添了弦乐器:二胡、低胡、三弦;管乐器:唢呐、笙、管;打击乐器:鼓板、锣、钗、梆子。
       据统计,二人台牌曲有百余种,流行于本县的有50多种。
       府谷二人台艺人,清咸丰至同治年间(1851~1875),主要有丁怀义、丁荷包银、蔺铁、孙银鱼、王宝儿。活动地区在县境麻地沟、黄甫及内蒙古河套地区。活动时间主要于逢年过节、古会社火、迎亲送葬时为群众演唱。清末民初,主要有贺二蛇、李保儿、周板头、张埃宾、范贵仲、范二仓、丁兰双、丁兰成、丁三成、丁田成、丁俊女、王里儿、苏三根、苏应祥、白百家保等。主要活动在麻地沟、古城、墙头、山西河曲、内蒙古准旗一带。这时二人台艺人结伙搭班为主要形式。府谷“丁家兄妹窝儿班”誉满秦晋蒙黄河两岸。民国年间至建国初期,主要有丁喜才、郭玉林、苏厚、苏凌、武守贞、党四毛、杨臭小、赵二存来、苏凤歧、杨怀银、柴根儿等。民国十八年(1929),府谷大旱,丁喜才父子为逃荒求生,与哈镇杨氏父子结伙搭班,浪迹秦晋蒙方圆几千里,糊口度日十多年。1953年至1989年,主要有苏彦明、陈维业、韩娥女、梁憨、刘一民、全孝先、邬果英、武玉英、淡文斌、杨树山、王向荣等。以上演员或出席榆林地区、或出席陕西省、或出席全国民间文艺汇演并获得二人台表演艺术奖,尤以王向荣突出。他曾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获一等奖,陕西省群众文艺汇演获两个一等奖,陕西省第一届艺术节获演唱二等奖,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获优秀演出奖,并将他的演唱拍入电影,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民歌手”。他演唱二人台,风格独特,吐字、行腔自成一派。中央人民广播台、电视台多次播放过他演唱的《兄妹赶集》《五月散花》《挂红灯》。参加过十余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1982年10月,在西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保护和发展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民间舞蹈”会议的代表演出节目,受到各国专家的赞赏。曾出国到法国、瑞士、苏联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陕西青联委员。

       秧歌
      历史悠久,形式和内容多样,群众性强,是本县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据考证,秧歌起源元明,形成于清末民初。秧歌有文武之别。文者,即为二人台;武秧歌,则为组织数十人妆扮成古典戏剧中的武士,手执大刀、花枪,踏着鼓点,做武打动作前行。常和旱船、竹马、狮子、高跷、跑驴、大头人、担灯、推车、拉碌碡以及二人台等组成秧歌队,穿插组织在一块表演,群众称其为“闹秧歌”。县境流行的秧歌有:大场子秧歌、小场子秧歌。比较盛行的有拜年秧歌、九曲秧歌和彩灯秧歌。

       大场子秧歌
      解放后兴起的一种秧歌。由数十或近百人表演,男女各半,两排相向。男衣着上白下蓝,白巾罩头,额前打结,腰间束带,系于两手;女则上穿花红,下着彩裤,腰扎彩绸,头冠红花。秧歌队出演时,仪仗领先,乐队次之,秧歌大队随后。一声哨响,锣鼓喧天,旌旗猎动,男队摇扇,女队舞绸,进退穿插,紧慢有致,也有加进腰鼓队、唢呐队的,这时更是喇叭齐鸣,鼓声不断,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小场子秧歌
      表演人数较大场子秧歌少,俗称踢场子。男女各半,化妆精细,如戏剧舞台人物。一男一女,挥扇舞绸,或前或后,或蹲或立,或喜或怒,眉目传情,形象优美可爱。

       拜年秧歌
      表演人数无限制,一般由学生组成,衣着不一,男女都涂红脸蛋,由村或单位负责人带队,逐户或逐单位入院舞蹈演唱。唱词多属与主人身份相符的赞歌。演唱完,主人或讲话或以茶水、糖果招待,亦有以数条香烟相酬表达谢意的。

       九曲秧歌
      属民间社火活动之一。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之夜,家家扶老携幼,聚集灯游会场。灯游会场设入口、出口门。会场内结秸为栏,置彩灯360盏,入夜齐明,五颜六色,人影晃动,灯若星辰。唢呐乐队领头,人流涌入,有双双夫妻,有对对情人,有肩负小儿的男子,有手牵爱女的妇人,有缓步前行的,有奔跑嬉戏的,对面走来,相背而去,游行九曲,鞭炮不绝,唢呐声声,笑语阵阵,香烟缭绕,转游归来,舒心快意。

       彩灯秧歌
      民间社火活动之一。表演人数不限,一般都有数十人,表演者多属年轻漂亮的女子。红袄绿裤,桃腮柳眉,鲜花插发,羊肚手巾围脖,扭动起来,竹担波动,彩灯跳跃,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人灯相映,灯美人美。
       府谷县民间社火源于西汉,兴盛于唐宋,沿习至今。开始的民间社火,仅有“放河灯”或“放朝灯”,后渐渐有了龙灯、狮子、高跷、抬阁、挠阁、旱船、竹马、大头人、拉碌碡、独龙杠、二鬼打架、哑老背妻、担灯、送闺女、太平车、霸王鞭、西洋游千、垒火笼、转九曲等。社火活动以元宵节最盛。正月十五日前后,城乡大闹红火,尤以府谷县城、哈镇、麻镇、新民为甚。十四、十五、十六白天,各路秧歌队、高跷队、宣传车相继经过大街,旗帜各异,鼓乐有别。走在最前面的是秧歌队,接下来是高跷队,各路社火活动队随后。

       高跷
      表演者数十名,一般是男青年。高跷道具是木制高跷腿子。表演者的装饰以戏剧人物为主,如《游龟山》《白蛇传》《西游记》等,也有现代工、农、兵人物。表演者踏着鼓点,舞动手中的彩扇或细软节鞭,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跳跃,或蹲下,或站起,或卧倒,如履平地。队伍中还有一个小丑或丑婆子角色的,手执尿壶(其实为干净器皿盛凉水)蹦蹦跳跳,前前后后,忽走忽停,穿插其间,洒“尿”喝“尿”,挤眉弄眼,丑态百出,诙谐生动。

       龙灯
      社火活动队伍中,以龙灯队伍最为注目。表演者皆古装武士妆扮,按龙头、龙身、龙尾排列。龙有黄、青、红、绿之分,几条龙上下翻动,逐珠嬉戏,张牙舞爪,煞是好看。 

       耍狮子
      耍狮子活跃于县城及庙沟门乡沙梁村,三道沟乡红崖村等地,多配合社火表演,也单独活动。耍狮子共需3人。1人持绣球耍逗狮子,2人合着狮衣表演,其吸气、抖体、摇头、摆尾、滚球、翻滚、上桌子等,仿真狮之状;配合默契,动作干净利索;穿穴越碍均不失狮子雄姿,滚翻腾跳皆不漏狮衣下人迹。

      拉碌碡
     由5人表演,2女青年拉动,1老头助推,丑婆扭扭捏捏,愣小子跑前断后,多属帮倒忙。

       二鬼打架
      由1人表演,属杂耍性社火活动。道具为假面具。装扮起来,似两人双臂扭抱,翻上滚下,煞是摔跤的好手。

       竹马
      由2人表演。马童手执马鞭,美人着红穿绿,手拉缰绳,作骑马狂奔状,竹马分前后2节系身。

       独龙杠
      由3人表演。“二轿夫”抬一3米多长的红布裹好的竹杠,“县官(小丑)”得意洋洋骑或侧身上坐杠中央。轿夫踏着鼓点,任意摇摆,“县官”前仰后倾,手忙脚乱,看似跌下,实则坐得很稳,滑稽可笑。

       哑老背妻
      由1人表演。道具有哑老面具系于表演者胸部,女子假腿系于表演者腰后部。表演人扮成妻子。妻子貌美年轻,丈夫聋哑老态,背妻去住娘家。妻子逢人诉说她的命苦,攻击哑老的不中用。
       入夜,沿街张灯结彩,火树银花,火塔林立,远近锣鼓,十里可闻。家家扶老携幼,倾家而出,尽情欢乐,夜半不归。拦会礼花,光焰冲天,此起彼伏,通宵达旦,舞台戏曲,街头电影,红灯成排,彩旗如林,人流如潮……。
   
   
参见《府谷县志·文化志》第636-641页

《府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4年3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