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概况  >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唐宋区划

      据清·张象魏《三原县志》(以下用其简称《张志》)载,唐开成五年(840),全县分12乡134村:

      从化乡,管村十三;修真乡,管村十四;常平乡,管村十八。以上三乡后俱属龙桥乡。

      丰原乡,管村十;万寿乡,管村八;清水乡,管村十九。以上三乡后俱属清河乡。
      神泉乡,管村七;龙池乡,管村六;新乐乡,管村九。以上三乡后俱属浮阳乡。
      万福乡,管村十八;务高乡,管村七;奉节乡,管村五。以上三乡后俱属雁陂乡。
      据《张志》注:“前一十二乡,宋元以上旧名也。”

明清区划

      据《张志》记述,明洪武初,总唐宋12乡为4乡,分28里。明正统七年(1442),4乡不变,增崇明、广智、永丰3里。全县分4乡、31里、72村。
      龙桥乡统里九:
      永清里、光远里、通义里、归仁里、安政里、崇明里、 广智里 (俱在城内)。
      弟友里在县南一里管村五——杨里、丁流、吕村、渠西、落市;
      焦获里在县东二里管村五——林村、焦马、南田、中孚、冯家。
      清河乡统里七:
      留坊里在西北五里管村四——丁村、焦村、涧里、小里;
      豆村里在县北十里管村二——大朱、安家;
      毛坊里在县北四十里管村四——岳村、大刘、横水、焚村;
      柏社里在县北五十里管村三——刘王、义和、辛村;
      杨杜里在县北三十里管村三——冯村、北雒、闾村;
      豆堡里在县东北四十里管村五——邵村、马额、夏候、齐吴、毛家;
      三家里在县东北四十里管村四——大澹、杨村、焦村、谢坊。
      浮阳乡统里七:
      张家里在县北三十里管村二——白龙、长坳;
      张村里在县东北三十里管村二——小王、田村;
      唐村里在县东北四十里管村二——王中、任都;
      东阳里在县东北八里管村四——刘村、五龙、王店、白渠;
      西阳里在县东北二十里管村一——邢村;
      长孙里在县东北二十里管村二——东寨、楼底;
      武官里在县东北十五里管村二——孙村、小李。
      雁陂乡统里八:
      师家里在县东十里管村五——吴村、乔福、大其、冯其、滹沱;
      小睦里在县东四十里管村二——大时、刘时;
      陂南里在县东四十里管村四——王化、闾村、解村、高陆;
      留官里在县东三十里管村四——赵渠、南里、小赵、长丰;
      北陇里在县东四十里管村三——陂西、杨南、李杰;
      城北里在县东二十里管村二——康吴、大易;
      北张里在县东南十里管村三——小其、张吴、青东。
      永丰里编民分析散居,各里无一完村庄。《张志》还注有“以上俱明旧志”。
      清顺治十四年(1657),《张志》载:“奉文均甲,审粮多寡,率以九十石为一甲,九百石为一里。并上七里为一里,析中下一里为二里;去广远、通义、旧仁、安政、崇明、广智、永丰七里,增孟候、丰原、鹿原、大忠、献陵、雁陂六里。全县共三十里,分上、中、下名次,其所管村舍,非旧时定制。”
      上十里在县东南五里、东北五里:
      永清里、弟友里、焦获里、北张里、留坊里、豆村里、师家里、武官里、长孙里、西阳里
      中十里在县东南一里、北九里:
      城北里、杨杜里、毛坊里、柏社里、豆堡里、孟候里、张家里、丰原里、三家里、东阳里
      下十里在县东南五里、东北五里:
      张家里、献陵里、鹿原里、唐村里、北陇里、留官里、小睦里、大忠里、陂南里、雁陂里
      清代后期,行政区划不甚详明,光绪年间贺瑞麟所编《三原县新志》(以下称其简称《贺志》)载:“后分二十三保,保管村十余或五六十不等。咸丰中,奉文团练,又随社立团,乱后,官散牛种,逐村勾访,阖邑共五百三十余村,多非旧名,然大村殊少,又遭兵燹,户口凋残,非极力抚摩安集,恐难复旧况。”

民国区划

      民国初期,沿用清区划旧制。民国六年(1917),全县分为“整、军、肃、武、同、心、合、力”8个区,辖68个分团。
      整字区:在县城内,辖8个分团。永和分团辖北城;宾阳分团辖东关;长平分团辖南关;桂林分团辖西关;东隅分团辖内城钟楼以东;西隅分团辖内城钟楼以西;南隅分团辖内城钟楼以南;北隅分团辖内城钟楼以北。
      军字区:区政府设东里堡,辖8个分团。
      肃字区:区政府设西阳镇,辖8个分团。
      武字区:区政府设陵前镇,辖8个分团。
      同字区:区政府设大程镇,辖12个分团。
      心字区:区政府设辛村(今新兴乡),辖8个团。
      合字区:区政府设秦家堡(今属安乐),辖8个分团。
      力字区:区政府设陂西镇,辖8个分团。
      以上8区,整字区含今城关镇大部;军字区管村53,含今新庄乡、鲁桥镇大部,张坳乡、陵前乡个别村;肃字区管村52,含今西阳镇全部,新庄乡少部分,大程镇和陵前乡个别村;武字区管村40,含今马额乡全部,陵前乡大部分,新兴乡小部分,西阳镇个别村;同字区管村88,含大程镇、徐木乡大部分;心字区管村87,含今嵯峨乡、洪水乡全部,新兴乡大部,陵前乡、张坳乡个别村;合字区管村91,含今安乐乡、高渠乡、渠岸乡全部;力字区管村82,含今陂西乡、独李乡全部。
      民国23年(1934),全县改8个区为15个联保。
      永和乡联保,辖北城地区;宾阳乡联保,辖东关地区;桂林乡联保,辖西关地区;书平乡联保,辖内城各街巷;陂西联保,联保处在陂西镇,辖10保;大程镇联保,联保处在大程镇,辖12保;高渠联保,联保处在申家堡,辖3保;长平乡联保,辖南关地区。文峰联保,联保处在雁北村,辖5保;西阳联保,联保处在西阳镇,辖8保;陵前联保,联保处在陵前镇,辖6保;嵯峨联保,联保处在冯村,辖6保;马额联保,联保处在马额镇,辖6保;长孙联保,联保处在东里堡,辖8保;柏社联保,联保处在柏社,辖6保。
      民国35年(1946),改15个联保为两镇、9乡辖96保,直到民国38年(1949)。
      龙桥镇,辖城内渠北各街巷,设10保;池阳镇,辖城内渠南各街巷,设13保;文峰乡,乡公所设雁北堡,分10保;陂西乡,乡公所设陂西镇,分10保;大程乡,乡公所设大程镇,分12保;西阳乡,乡公所设西阳镇,分9保;长孙乡,乡公所设东里堡,分8保;陵前乡,乡公所设陵前镇,分6保;马额乡,乡公所设马额镇,分6保; 嵯峨乡,乡公所设冯村,分6保;柏社乡,乡公所设柏社,分6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以下行政区划经历了四次较大的变化,即区(市)、乡制;管区、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制;乡(镇)、村(居民)制。
      一、区(市)、乡制(1949—19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撤销了民国乡、保建置,按区、行政村建立基层行政组织。1950年民主建政,全县分为7区1市。区名皆以数序排列:一区文峰区,二区陂西区,三区长孙区,四区西阳区,五区大程区,六区柏嵯区,七区武字区;一市是三原市。共建7个区公所、一个市政府;辖91个乡政府(含22个街政府)、269个行政村(含64个巷),895个自然村(含248个居民小组)。1954年1月,三原市政府改为三原县城关区人民政府,辖区不变,设6个街道办事处。
      二、管区、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制(1956—1958)
1956年,合作化运动时,全县建立高级农业社,撤销行政村、自然村,实行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建置。随之撤区并乡,将原来的19个乡并为17个管区,即城关(池阳、龙桥两个管区)、高渠、安乐、渠岸、大程、徐木、西阳、新庄、东里、鲁桥、焦翟、嵯峨、柏社、洪水、陵前、马额等管区。管区下辖生产大队,生产大队下辖生产小队。
      三、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区)、生产小队制(1958—1983)
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合并原管区,将全县划设红旗、巨龙、陂西、灯塔、钢铁、武字、城关共7个人民公社。1960年将7个人民公社合并为安乐、西阳、嵯峨、武字4个人民公社。同年又将城关从安乐公社中划出,共为5个人民公社,下辖城关公社街道两个管区和高渠、渠岸、独李、陂西、大程、徐木、新庄、鲁桥、张家坳、新兴、洪水、马额等共14个管区。1962年,全县又将5个大人民公社划分为17个人民公社,撤销管区,实行政社合一,即城关、高渠、安乐、渠岸、独李、陂西、大程、徐木、西阳、新庄、鲁桥、张坳、新兴、嵯峨、洪水、陵前、马额公社。公社下辖生产大队、生产队。1965年,改城关公社为城关镇。1966年,将城关镇全部农户划出,复设城关公社,全县一镇、17个人民公社,辖6个居委会、161个生产大队,1296个生产小队。
      四、乡(镇)、村(居民)委会制(1983年以后)
1983年春,全县进行体制改革,改社、队为乡(镇)、村。全县共划设14个乡和3个县辖镇(将城关公社与原城关镇合为城关镇,鲁桥、西阳公社改为镇);1985年又将大程乡改为镇。到1990年,全县有13个乡、4个镇,辖11个居民委员会,421个村民委员会(含1197个村民小组)。17个乡(镇),除城关镇为合并外,其余与原公社名称、辖区均无变化。


参见《三原县志》第69—74页
《省三原县 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三原旧志简况》
三原县政府网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