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习俗  >  婚丧

安葬

安葬前除请亲朋、发请柬外,县城另以孝子或治丧的名义写讣告,通知生前好友届时前来吊唁。不管城乡都有“会茶”习俗,即在开吊前一天召开预备会,总领主持,办事人员参加,设酒宴座谈。最后总领敬酒请办事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会后出执事榜公布,有的还将日程安排、食谱、菜谱也予以公布。
      安葬老人习惯称“白事务”。其祭奠的程序是:

一、设灵堂

为了公众祭奠方便,开吊前一天在适当位置搭灵棚,悬棺(棺木不得着地,须放置在凳子上)于内,放遗像,设香案,点灯或燃烛,摆大小供献,上香不断,香桌前放一砂锅,称为“醮纸盆”。放麻纸,专人看守灵柩,以接待随时来祭奠的人。人主和孝子女的祭品摆放灵桌,如花圈、牌匾放在灵堂左右醒目位置,其余亲朋次之。现在城乡均有专人搭彩棚应事,城里设立了殡仪馆,比过去方便多了。

二、出孝

凡参加葬礼的娘家、亲戚、朋友、本家以及应事的艺人,都要着不同等级的孝布表示对亡者的祭奠。孝白布由主家提供。亲戚关系不同,戴孝的方式也不同。有全身头脚孝(孝子、孝媳、孝女)、全身孝、半身孝、帽子孝、袍子孝、腰孝等。出孝是白事务上比较棘手的一项麻烦事。大致可分为大出孝、中出孝、小出孝三种。
      1.大出孝:大出孝是对子孝,即凡付礼的已婚近亲,不管人到未到都是两套孝服,来人着孝衣,人未来按孝衣所用孝布数量带走孝布。
      2.中出孝:是单身孝,谁来谁穿孝,不来人不带走孝布。全身、半身的同大出孝的亲戚。
      3.小出孝:也叫一礼一孝。不论亲戚远近,每来一户只给一顶孝帽子。这是早年贫穷人家的出孝。现在已无人这样做。
      主家为来客呈上孝服叫呈孝。呈孝很严肃,总领手端孝盘,待孝子给亲戚磕头后,方可将孝衣孝帽用双手递在亲戚手中。孝衣孝帽的规格,根据不同的亲戚有着严格的区别。稍有疏忽,就会弄出常说的“吵孝帽子”的事来。什么亲戚穿什么孝衣、戴什么孝帽,内行人一看就知道是属于什么亲戚。现在虽不过分讲究,但也得基本规范,区别分明。
      孝,即孝服,包括孝衣、孝帽。传统的孝衣分“半身孝”和“全身孝”两种。半身孝即孝衫,用八尺白布制成。全身孝另加孝裤,六尺白布制成。孝帽,较复杂,分“掩纱帽”和“出纸帽”(又称“奠纸帽”)两种,均为一尺白布折叠制成。两者主要区别是,“掩纱帽”后面的一片布是活动的,意思是为哭者揩泪而用的;而“出纸帽”却不是。另外,不同的亲戚又各自有不同的微小的变化与区别。
      1.孝子:戴“掩纱帽”,穿全身孝。其帽口周边的围子布为毛茬,不紧边。两边有帽穗,亡父者留左穗,亡母者留右穗,即“男左女正”。双亡者留双穗,这叫“孝子帽”。另外,腰系麻辫,脚穿白布绷鞋。
      2.孝媳:同孝子,戴“掩纱帽”,穿全身孝。不同的是帽穗,若婆家公婆虽双亡,但其娘家父母有一人在世,则不能留双穗。
      3.孝女:同孝子,戴“掩纱帽”,穿全身孝。不同的是帽穗,若娘家父母虽双亡,但其婆家公婆有一人在世,则不能留双穗。
      4.娘家:戴“掩纱帽”,但帽口周边的围子布为紧边,不留毛茬,这是与“孝子帽”的严格区别,此又称“娘家帽”。有的地方着半身孝,即只穿孝衫,有的地方为全身孝。
      5.侄子女:亲侄子女着全身孝或半身孝,从侄子女着半身孝,带紧边“掩纱帽”。
      6.亲家:戴“出纸帽”。帽口周边的围子布较宽一点,又称“亲家帽”。老亲家为“腰孝”,用七尺白布折叠成长条形围在腰上。小亲家则是“肩孝”,搭在肩上,亡男搭左,亡女搭右。老亲家若比亡人年龄大,不戴孝帽,而戴“手孝”,即手腕上系一尺白布即可。
      7.女婿:戴“出纸帽”,但帽口周边的围子布稍窄一点,这是与“亲家帽”的严格区别。另外,前面正方特别有一摺叠的小布花,又叫“女媳帽”。县域西部有的地方还在孝帽上缝上眼睛、鼻子、嘴,显得滑稽可笑,给哀伤的葬礼上添加了一点诙谐。女婿身穿白的确良大袍。
      8.姑父、姨父、姐夫:均戴“出纸帽”,穿半身孝。
      9.内孙、外孙:均戴“掩纱帽”,穿半身孝,也有的地方着全身孝。内孙腰系红布带(有的地方是红顶孝帽),外孙系绿布带(有的地方是绿顶孝帽)。有的地方长房长孙孝帽两旁留半穗,腰系麻辫但不穿绷鞋,这是长房长孙与孝子孝服上的区别。
      10.曾孙、玄孙:均戴“掩纱帽”,穿半身孝。曾孙的掩纱帽后片可为红色,外曾孙可为绿色。玄孙戴红帽穿红衫,外玄孙戴绿帽穿绿衫。十二岁以下的孩子因魂不全不戴孝,可戴花孝,即背部缝白黄红或绿三层方布块(内亲为红,外亲为绿),但若亡人系英年早逝,孝子年龄尚小,七岁以下可免,八岁以上者同样要着重孝。
      11.其他亲戚、朋亲:其他亲戚,村里一般戴“掩纱帽”或“出纸帽”。其帽口周边无围子布,叫“普通帽”。比亡人长辈的或年龄大者为“手孝”。朋亲,过去为“掩纱帽”,现在一般以胸佩白花代之。
      总之,“孝”的主要区别在于“帽”。而帽,按性质分为“掩纱帽”和“出纸帽”两类;按亲属分为“孝子帽”“娘家帽”“亲家帽”“女婿帽”和“普通帽”等五种。

三、规矩娘家

规矩娘家又称“举动娘家”(抬举娘家、尊崇娘家),是三天丧事中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国有国主,人有人主。娘家是亡人的人主,是白事务上的主角,是最受尊崇、抬举的宾客。所以“举动娘家”是全部丧事活动开始前必须举行的一次认真、仔细、慎重的仪式。娘家分正娘家和副娘家。葬母的,母系娘家为正,即舅父亲属;葬父的,父系娘家为正,即父亲的外祖父家族亲属。副娘家反之。事先,孝子要乘专车把娘家请来,叫“搬娘家”。规矩娘家要专设酒席举行,由总领主持。孝子夫妇要双双跪地。长子怀抱灵牌,向娘家详细陈述逝者的亡故原因和经过,以及其棺木、寿衣、坟墓的规格和举办丧事的规模等诸方面情况。孝子陈述后,总领须征求娘家对上述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双方形成共识,统一意见,求得和谐。经娘家满意许可后,孝子方可起立入座。在白事上,娘家具有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此后,每项殡葬活动前,总领必须带领孝子跪告娘家,方可进行,这叫“请娘家”。否则,就会“惹下娘家”,闹出麻烦。

四、行道

这一活动在北部乡间没有,只在县城周围及南乡盛行。安葬前一天,组织人扛花圈、举挽幛、扛牌匾排成长蛇队伍,鼓手鸣锣开道,吹奏唢呐,长孝子怀抱遗像,其他孝子女列队跟随,在主街道绕行一圈;在农村则绕村一周。如有和尚参与,和尚身披袈裟领众舞蹈,敲钵盂歌唱。行道用以展示其事务的规模,扬主家名声,显示家族的富有和人脉;也有让亡灵最后看一次家乡的意思。

五.打寝口

寝口即墓坑,打寝口即挖墓坑,是丧葬事务中最吃力的活。寝口为直坑式,一般在安葬的前一天完成。
      打寝口在阴阳先生指导下进行。阴阳先生择就吉日后,携带主家和赶牲畜用的鞭子、铁锹或镢头进入坟地,选择好方位,一边念咒语,一边挥鞭十字打地,然后用铁锹或镢子勾画寝口的大小,一般尽里长7.5尺,宽3.5尺;深浅则以山的方向而定,6—11.5尺不等。主家在所画长方形框内翻几锹或掏几镢,这叫“破土”。安葬前一天,选派五六名精壮劳力(不用女人)带上工具,按原破土的地方挖坑,够一定深度后,分别在大小头墙上挖两个放墓头酒罐和遗饭罐的小土窑。如果是合葬墓,还需在靠原墓的中腰夹壁墙上打一通道,并在过道间放一根长约3尺的红棉绳。底部用土堆就两道相距3尺的土梁搁置棺材,以留出空隙,便利下葬后抽出吊棺材的绳索。完工后,要把留在寝口底的鞋痕迹全部清扫干净。
      打寝口用的工具当时不需带回,放在坟地以备第二天攒墓时用。
      下葬前,长孝子进入寝口内为先人放好墓头酒罐和遗饭罐,点燃长明灯后,把自己的痕迹清扫掉,最后印迹用浮土覆盖。
      另一种埋放灵柩的叫墓葬,也叫葬或券葬,即事先做好砖、石窑洞放置棺材,也偶有土窑洞式的墓葬。早年只为达官显贵和财主家所用。2000年以来,事先券墓葬者渐多。

六、迎祭

孝女送葬行大礼,祭品祭物最多,乡间还有整猪整羊祭等,要举行迎祭仪式,由鼓乐队到村外迎至灵前,一路吹打不停,其他送葬人纷纷前来观祭品花色,以显示孝女大礼,扬名事务规模。

七、祭奠

三日超度后,有人来点纸,主人随时接待。安葬前一天,再举行一次集中点纸。把打好的纸置于灵前,由女婿点燃烧纸,总领主持。先请娘家点纸,然后按照礼账顺序一一唱名,行祭者于灵前就位,施叩四头大礼。孝子孝孙在下方长跪,陪着叩头。在乡间,如某家男人不在场,可请其他男人代行礼;县城周围妇人着孝也可到灵前行叩头礼。点纸毕,即是奠茶奠酒。同点纸顺序和礼路一样。只是灵前放两个碗,一个盛酒,一个盛茶,行礼时专人往碗里倒一点茶和一滴酒。三拜后,如有亲友爬倒痛哭,孝子们拄丧棒并陪哭。哭者往往有歌有调,边哭泣边诉说,此番哭灵往往哀而不伤,有哭无泪。哭罢后常有围观者起哄说 “是假哭” “按倒重哭”。上了年纪的亡人白事务常当喜事办,故有“红白喜事”一说。结束后,将碗内的茶倒入焦纸盆内,酒倒入“遗饭罐内”。三是吹祭。娘家、孝女、姻亲、甥、侄等至亲和近亲都要做三份大馍馍供,八碗菜馔叫碗菜祭。其时,总领每宣布一家,跑堂倌即到库房取其家所做供菜端上摆在灵前,孝女用筷子将各样菜食分别夹在一块放在遗饭罐内。叩头行礼同点纸。有的地方孝女还要行整猪整羊大祭(旧时称牺牲)。女婿行祭礼时,往往有同辈人开“欺负”式的玩笑,在哀伤中加一点逗乐的佐料。无论是点纸、奠茶、奠酒、吹祭,每上一人祭奠,都要有鼓乐唢呐伴奏。为节省时间,多数地方把点纸、奠茶、奠酒合并为一次进行。祭毕,孝子们执杖,集体跪行放声哭丧,三上三下,这叫“圆祭”。祭奠结束。这次祭奠,县域北部乡镇在安葬前一天下午举行,县城和周边在安葬前一天晚上举行。

八、大送灯

晚餐后,烧第三次夜纸,鼓乐队相伴,过去是灯笼火把,有的地方拿手电照明,现在都是玉米芯子蘸柴油点燃沿路放灯,城里有路灯照明。沿途不停地放炮和花火,乡里一般送到龙王庙,城里到城隍庙,有大庙的地方直接送到“十王殿”向阎王爷报到。在庙里点纸、放炮、焚烧“进度楼”(也有的地方“进度楼”不在庙里焚烧,和其他纸火在焚库时一起焚烧)。近年无论城乡,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大送灯后还集中燃放各种礼花、大小爆竹,长达一小时左右。

九、聒灵(伴灵)

送灯返回后,孝女、媳、甥女、孙女、侄女等到大门口接纸到灵前,轮班哭灵直到午夜;鼓乐队亦继续演奏至午夜。演奏往往要延到凌晨四五时,超时费用,由孙子、外甥、外孙们主动承担。午夜时分,再加夜餐,由大厨房专门制作细杂大烩菜,热蒸馍,俗称吃“伴灵菜”。

十、做墓头酒

墓头酒由孝媳、孝女合做。用软米焖成粥盛入罐中,再倒入烈酒盖二寸深左右至罐口,上坐一碟子用糕将罐口封严。做时禁忌说话、穿孝服,否则后代出哑巴。要精选软米,不能带糠壳、秕子,否则后代会生瞎子。墓头酒下葬时放入墓中的大头正中小窑内,封口碟子内盛油,放棉花捻子,用石炭压住,入墓穴后点长明灯。

十一、焚库

焚库是动灵出殡前,把给亡人准备的纸制房舍烧掉。焚库前要装库,把房舍摆放成院落后,孝女准备米面将房子里的米面瓮都装满,再放入数个小奉馍馍。参加葬礼的人,每人把打好的烧纸往院子里放几张,再把制作的花圈、菜园、金银斗、金山、银山、摇钱树、仙鹤、奶牛等所有的纸火都摆放在院落周围,掏好“水井”,最后用麦麸或白面把所有的纸火划地为圈,再请娘家拜库后用火点燃。这叫随灵焚库,县城以及较远的坟地都是这样。也有把纸火拿到坟地焚烧的,还有在伏山时才焚库的。各地乡俗,不尽相同。

十二、辞灵祭奠

动灵前,请娘家点纸叩头,孝子、孙陪叩,乡下孝女孝媳不陪叩,县城及东乡有女人上祭习俗。

十三、动灵

动灵即把灵棚中的棺木抬出来放在木凳上。请娘家最后一次“路祭”,在灵前设香桌,摆上大供和碗菜祭,娘家点纸并行跪叩礼,众人随后亦点纸。动灵后,不再上坟地的亲属,在棺材前拆掉孝服,为“结孝”。

十四、大起棺

出殡前有的地方大起棺,和尚在前念经,孝子随后绕棺,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转三圈。若不用和尚,则阴阳在前念诵,鼓乐队随后,孝子最后绕棺而转。有些地方是孝子和念经者交叉反向而转。

十五、出殡

焚库后,请娘家上坟。在棺盖上梆上红公鸡,谓之“引魂鸡”。早年县城出殡用丧舁棺罩,将棺材放在叫“丧舁”的木床上,上盖挂了红幔的金顶棺罩,十六人一班,轮班抬至坟地。乡下有人工抬、车拉和起高脚几种方式。人抬时把两根长木杆直接绑在棺材两侧,八人一班,两班轮流抬到坟地。把棺材绑放在畜力车上为车拉。起高脚就是由两个骡子像抬骡轿那样把棺材送到坟地。近年县城里多用汽车。殡仪馆里也有专用灵车。陪送的车也多起来,几辆、十几辆,有的甚至几十辆。棺材起程,长孝子跪于灵前将“醮纸盆”从头顶扔过打碎,叫打醮纸盆。县城是用脚踢碎。灵前由长房长孙(县城是外甥)扛上“引魂幡”引路,“引魂幡”的幡杆下端绑一串纸钱叫“引路钱”,边走边将纸钱一个一个地扯下来顺手扔在路边,据说是给沿途的孤魂野鬼送的“买路钱”。长孝子抱灵牌楼儿(县城不用灵牌楼儿抱遗像)紧随。其他送葬人举仪仗(纸制的幡杆、亲友送的花圈等)跟随,鼓乐唢呐伴奏,直到坟前。2000年以来,花圈牌匾渐多,离开街道后一起堆放到卡车上运到坟地焚烧。

十六、下葬

把棺木放进墓穴中叫下葬,都在阴阳指导下进行。下墓前,长孝子下墓穴摆放遗饭罐和墓头酒罐子,点燃墓头酒罐上的油灯(叫长明灯)。孝子出墓穴后清除留在墓穴里的脚印,然后吊下棺木,用土掩埋后在墓堆上插上引魂幡。最后,阴阳在墓堆上打入镇物牌楔。下葬后,除孝子女和孝媳外,着孝服者都在墓前拆掉孝服结孝。孝子女、媳妇只扯掉孝服上的系带。
      出殡后,大门口放一小桌,县域北部桌上放一水碗,碗内放八枚铜钱或硬币,另一碗放一些小馍块,从坟地返回的人都要吃一块小馍,在水碗里捞起钱再翻个儿放入,可能是意味着有吃有钱花,上坟带回了福气。西部、南部桌上倒扣一碗,碗内有馍块,桌旁坐一人手持切菜刀在一空小铁锅内轻轻地来回摇荡并发出响声,上坟回来的人翻碗取食馍块,再将碗倒扣。挥刀是取杀气之意,怕上坟之人带回不吉的鬼煞邪气。凡在坟地使用过的工具如铁锹、镢头、棍棒、麻绳等一律都放在大门外,不得拿回院子里,等过了三天之后才能收拾。

 
 
参见《府谷文库》(未出版)民俗风物卷
​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