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史料  >  小传

杨岐山烈士

王文彪
     杨岐山,又名杨凤鸣,化名杨青山。1907年12月23日,出生于陕西省府谷县傅家墕乡元坨子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从小生长在沟壑纵深的山区。家境的贫寒、父母的教养,使他养成了勤劳朴实,刻苦求学的习惯。儿童时代在本地私塾房念书,他学习很用功,经常得到先生的夸奖。十三、四岁时,他父母又把他送到府谷县南门外第一高小念书。在校期间,他尊敬老师,能帮助同学,团结校友,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十五岁那年,与高苗枝成为结发夫妻。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各地反帝斗争的消息传到府谷县城,在反帝爱国思潮的影响下,他和县城的爱国人士及南高的进步师生一起上街写标语、散传单,声讨帝国主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
      1927年,他去“绥德四师”上学。这是一所进步的学校。在这里,他结识了很多进步的老师和同学;他聆听了革命真理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宣传;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使他深受教育,大开了眼界。特别是该校校长,因共产党嫌疑,被国民党杀害一事,使他更看清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与残忍,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才能走上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就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春,他又考入了西安中山军事学院。在这里,他一边学习军事、文化,一边立志寻求马列主义和革命真理。秋后,返回府谷任小学教员。冬季,因参加教育界寒假的“索薪”斗争,1929年被捕坐牢一月,释放后无职业。1930年受组织派遣偕同孙计一、刘世英、高宏轩三人一道去太原。组织将他安排入并州中学当学生,以读书为名,和刘世英两人一起做党的地下印刷工作。由于初次进城,情况不熟,加之,在“七一”纪念党的生日中,因散发传单,国民党以共产党嫌疑,将他逮捕入狱。在监狱里,他不畏严刑逼供,与敌人顽强斗争,英勇不屈,敌人终因没有得力证据,三个月后将他释放。出狱后,他回到府谷,在孤山镇小学教书,并继续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2年,党组织派岐山同志到府谷县木瓜区委任书记。1933年任府谷地下县委宣传部长。在县委的领导下,他经常翻山越岭深入山区,组织群众,宣传革命道理,与反动派进行斗争。
      1935年,国民党纠集反动武装,向神府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反革命“围剿”,府谷县委遭到了破坏。根据地已多沦陷为白区,大部分党员分头向南部苏区和内蒙古转移。于是,他离别家乡,告别亲人,到绥远包头西郊的伊勒更地进行革命活动,他广泛接触蒙、汉同胞,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开创革命根据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党中央派李井泉等带领八路军到大青山开辟革命根据地。次年春,杨岐山来到大青山,与大青山抗日游击队的杨植霖取得了联系,参加了这一地区的抗日工作。为了早日打开平川地区的抗日局面,他化名杨青山,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到敌占区的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一带,走村串户,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八路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发展地下党员,组织抗日的革命团体,开展抗日活动。
      1939年冬,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不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此时,杨岐山任绥远敌占区托和县(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工作委员会书记。
      1940年,绥察游击行政公署在小西梁村召开各族各界抗日力量代表会,正式成立了绥西、绥中、绥南三个专员公署和九个县政府,在托和清(托县、和林格尔、清水河)县政府建立的同时,中共托和清工委也进行了组建(属绥西地委),当时,杨岐山任托和清县县长和工委委员。托和清县政府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深入敌占区,打击敌伪反动势力,开展、扩大平原工作。他经常活动在县境的永胜域、什力圪图、水泉、南北的力兔、米什拉和耳林岱等村,组织群众开会,吸收可靠青年参加县政府游击队。杨岐山带领这支游击队,除开展平原工作和积极为大青山部队征集给养外,还经常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先后在耳林岱以及和林地区多次打了胜仗,给日寇很大的打击,使党的抗日威望在人民群众中不断提高。由于形势的发展,迫使许多伪军、自卫团与县政府建立了联系,背着日军给县政府和游击队提供粮食、布匹和钱财。
      1941年四月的一天,杨岐山带领游击队员二十余人,从大青山下来征集给养,到达县境的什力圪图村后,将游击队员分为三个小组进行工作,杨岐山带领的一组五人,到永胜域地下党员胡三旦家和工委书记李云龙碰头,研究情况,决定由杨岐山带领五名队员到北的力兔村去筹款。北的力兔伪保长阎扣得知杨岐山县长带领游击队来征款的消息,立即和伪主任闾长白明谦串通,耍滑刁难,破坏筹款。在杨岐山给白明谦做工作时,阎扣趁机溜走,向古城伪警察署告密,杨岐山看穿了伪保甲人员依附日伪军势力顶住不给款的阴谋,感到久拖会出问题,遂即押着白明谦连夜向西云寿村转移。
      次日清晨,北的力兔的保甲团兵二十余人,由王占标带领,从村东闯了进来,接着古城警察署的伪警长邢喜太带领的警察和自卫团兵十几人也赶到西云寿村,包围了杨岐山和游击队的住处。战斗打响后,杨岐山一面组织队员还击,一面伺机突围。中午,伪警长邢喜太看到游击队沉着应战,难以取胜,又调来一百多人,把村子团团围了起来。
      敌众我寡,情况十分危急,他便率领队员突围,队员曹五、王高小先后牺牲。突围失败后,杨岐山等人转入院内牛棚继续抵抗。这时敌人向院内冲来,杨岐山开枪射击,并迅速杀出牛棚,冲上村西南角的炮台,就在这时,不幸被敌人子弹打伤,从炮台上跌下来,北的力兔保甲兵赵银如,见杨岐山身负重伤,企图上前夺枪,被杨岐山一枪打翻在地。伪警长邢喜太见状,向杨岐山射出了罪恶的子弹,杨岐山同志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年仅三十四岁。
杨岐山牺牲的消息传到了大青山后,同志们万分悲痛,并化悲痛为力量,与敌进行坚决的斗争。
      杨岐山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了,但他的革命英灵永存!托和清人民对他永远缅怀,府谷人民为他感到自豪。
1986年10月15日
   
   
参见《府谷县文史资料》第2辑第85—91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府谷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6年10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