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彪
高宏轩,字愈钧,又名高红全,化名子平,府谷县早期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之一。1907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出生在武家庄乡庄则坪村一个普通的劳动人民家庭。原籍碛塄乡火家山村,父年青时揽工受苦流落在庄则坪。兄弟姊妹十人,他排行第三。其父边务农、边在碛塄镇开办一个小店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3年,六岁的宏轩随父在碛塄上私塾,他聪明过人,记忆和理解能力很强,先生们都认为他是个好苗苗。
1920年,宏轩考入府谷县城内第一高级小学读书。上学期间,他成绩优良,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深受师生喜爱。1927年春,宏轩在一高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中学。当时榆林中学教员、职员有很多是共产党员。他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思想觉悟有了提高。随着知识的增长,视野的开阔,他逐渐认识到,劳苦大众的解放,中华民族的强盛,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行的。因此他与进步师生接触频繁,交往甚广。宏轩积极向师生中的积极分子靠拢,党组织秘密开会他给望风放哨,并参加散发传单、张贴标语等革命活动。在此期间,他还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文学研究会”“社会科学研究会” “学生自治会”的活动。在学校出版的《榆中》刊物上发表文章,揭露批判军阀井岳秀的爪牙所创办的《醒狮》刊物的反动性。他还和同学们上街游行,下乡宣传。在同学中,他的年龄最小,但他足智多谋,能说会辩,深受老师的喜欢和同学们的爱戴。1928年秋,榆中党组织吸收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同年10月因闹学潮被开除学籍。返回家乡后,通过关系到府谷第五高小(盘塘小学)当教员。1928年冬,府谷县伪政府克扣了部分教育经费挪做他用,致使教员薪水和学生津贴不能按时发给,拖欠日久,激起了师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为了索要教育经费,揭露伪县政府的骗局,给广大师生出气,高宏轩决心组织发动一次索薪斗争。1928年冬的一天,他联络了一部分党员和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共几十人集中在县城,高喊口号冲进县政府,将教育局长杨某拉了出来,上街游行示众。县政府怕将事态扩大,慑于舆论的压力,发给了教员部分工资和学生津贴。索薪斗争取得了胜利。但高宏轩的行动引起了伪县政府的不满。1929年正月,敌人以共产党嫌疑将高宏轩秘密逮掳入狱,折腾一月后,终因证据不足释放。1929年3月,经太原党组织介绍住进了太原美术专门学校。在太原美专上学期问,高宏轩白天上课,晚上为党组织秘密印刷一些宣传材料。1929年7月1日,太原党组织秘密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活动,由于叛徒的告密,纪念活动遭到了敌人的破坏。太原党组织的几名负责同志当场被捕。高宏轩也受到敌人追捕,为了避开敌人的追捕,1929年7月上旬。高宏轩又返回了府谷。返回府谷后,党组织安排他在南高任教员,并秘密担任府谷第六区(盘塘)区委书记,1929年8月,他利用教员的合法身份在学生中积极宣传革命道理,课余时间到校外不是和搬运工人谈心,就是和河路工人拉家常。还往返二百多里路去他领导的六区开展工作。经过艰辛努力和细致工作,在南高师生、搬运工人和河路工人中发展了十二名党员。
由于反动政府的腐败,府谷的经济、文化相当落后,名目繁多的赋税,地方官吏不择手段的敲诈勒索,百姓实在难以忍受,府谷县厘金局除向百姓征收政府规定的百货税和盐税外,还以偷税漏税为名目,敲诈百姓。1930年古历腊月二十六日,府谷县城赶集的群众很多,高宏轩集合了县城一高,第一、第二模范小学的学生二百多名,手持“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反对苛捐杂税”的标语小旗喊着口号上街游行。他们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前来赶集的群众和河路工人、搬运工人的响应。经过斗争,府谷县厘金局当面向群众作了检讨、说了好话,并表示以后不再派卡丁、税丁勒索百姓,也不再以偷税漏税等名目惩罚百姓。
1933年上半年,高宏轩在六区展开了打土壕分田地的斗争。
1934年4月,高宏轩调任府谷县委宣传部长。此时,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府谷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上。他经常深入农村,利用自编的顺口溜和快板书之类的文艺作品,以及利用画展等形式,向广大群众进行一些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他擅长画画,他画的山水、飞禽似静中有动,活龙活现。
1935年,敌人对神府苏区开始了第二次围剿。不久,府谷县党组织被敌人破坏了,县委处于瘫痪状态,工作无法开展:在这种情形下,高宏轩被迫回到家乡,回到家乡后,面对白色恐怖没有停止革命活动,他和农村隐蔽下来的党员取得联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到府谷县城附近开展党的工作。
1936年六6月29日,高宏轩到县城赵石窑开会时,不幸与国民党伪营长高景明的队伍相遇,被高景明队伍中的一个我党叛徒认出,随即被高景明枪杀,时年二十九岁。
《府谷县文史资料》第六辑第17页
政协府谷县委员会
第六辑文史资料委员会
1989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