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府谷县  >  诗文  >  散文

中华版图柏

梁  衡
      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说青史。千嶂里,烽火台下翠柏绿。
      这时,再回头看这棵翠柏,早已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 
      在晋、陕、蒙三省区的交界处有一座山名高寒岭。它是长城内外的分切点,又是万里黄河的拐弯处。能在这里远眺河山,遥对青史,是一种幸运。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惜其不知他身后还有更大的天下。
      高寒岭,其名“高”,海拔1426米,为周边之最,由此向北直至外蒙古一马平川;其名“寒”,冬季最冷时零下31度,冰雪盖野。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竟生长着遍野的松柏,绿满沟壑,一望无际。而岭的最高处,有一棵柏树,树冠的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被称为“中华版图柏”。就在这棵树下不知演绎了多少有关中国版图的故事。
      大约在孔子那个时期,这里属于晋国的地盘,又是游牧经济区与农耕经济区的交汇点。各民族、各诸侯国、各地方势力纷争不断。长期以来,拉锯式争夺留下的一大痕迹就是长城。从秦代到明朝,这个巨大的战争工事,不断地增修改建。从这里辐射出去的军事、政治力量,逐渐改变着中国的版图。而这棵树却一直在冥冥中静静地观察,悄悄地记录,时长日久,它也竟变成了一幅版图,定格在高寒岭上。
      我是2013年初上高寒岭的。当时为扶贫开发,人们刚发现了这块沉睡的荒野。大家惊奇地奔走相告,说山上有一棵极像中国地图的柏树。我上山后也为之震惊。只见这棵柏树独立在山巅,于蓝天白云的背景之上映出一幅逼真的中国地图,而它的脚下,千山万壑里全部填满了各种形状的松柏,郁郁葱葱,绿满天涯。我信造物有缘,凡自然之物形有所异者,必是上天情有所寄,理有所寓。于是便遍访当地人士,翻寻史志,搜求典故,以证其奇。自那年上山之后就念念不忘,连续三年,年年来参拜,时时在寻思。
      柏树是一种很长寿的树种,在中国大地上三千年的柏树并不少见。我的家乡,太原的晋祠公园里现在还有周柏唐槐,小时常去摸爬,印象很深。那年,从宝鸡到西安,过周公庙,三千年的柏树更是成排成行。柏树性喜阴耐寒,专在背阴、积雪、崖畔处生长。其根或深扎黄土,或裂石穿墙,或裸露崖上,随山势地形奔突屈结,天赋其形,鬼斧神工,常是根雕的好材料。因柏多生崖畔,又俗称崖柏,生命力极强。其木质耐腐,且有一种淡淡的芳香,所以古人常用来做棺木,以图不朽。其品种很多,有侧柏、圆柏或桧柏。高寒岭上的柏为侧柏,叶扁平如纸,片片成羽,厚厚地叠加在一起,成一团绿云。不过老百姓称之为降龙木,据说佘太君手里的拐杖就是这种木头。
      这里演绎的第一出版图大戏是在北宋时期,而且竟与范仲淹、欧阳修等名人有关,这是我过去绝没有想到的。赵匡胤结束了五代纷争统一天下后,宋王朝的北部边界到此为止。但边墙外还有两个外族政权正对它虎视眈眈。这就是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和契丹族建立的辽。夏、辽、宋,又是一部“三国演义”。西夏在其首领李元昊的率领下十分强悍,不断南下袭扰,宋丢城失地损失惨重。因为赵匡胤是武将出身靠兵变得天下的,所以宋代实行抑武扬文的政策,文臣带兵。一般人都知道范仲淹、欧阳修的文章好,他们的名字永存在《古文观止》上,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还金戈铁马,将文章写在北方的冰天雪地上和大漠黄沙中。范仲淹的那首著名的《渔家傲》词,就是写他在北地带兵戍边的战争生活: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有一个版本就名《渔家傲·麟州秋词》。词中紧闭的孤城即指麟州,就是现在的神木,距高寒岭不到25公里。
      当年西夏十分强势,宋政治军事的腐败导致前线连吃败仗。朝廷没有办法,于康定元年(1040)起用范仲淹。范因为敢于说实话,议论朝政,给皇帝和太后提意见,这之前已经三次被贬在外。他受命后不计个人得失,从秀丽的浙江赶赴荒凉的西北,三个儿子都先后随他来到前线。这年他已52岁。他到任后不急于出战,狠抓军事训练,选拔当地将领,积极修筑工事。又改革兵制,强调兵将一体,将领身先士卒。宋制,一旦入伍终身为兵,为防逃逸就在士兵脸上刺一个字。范认为这太伤人格,是对士兵的不尊重,下令改剌于手心。又允许军队带家眷,在边地实行屯垦。经过三年的努力,又打了几个胜仗,宋渐从颓败中回缓过来,双方遂成相持之势。西夏人忌惮范,说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范当时率军主要在今延安到甘肃一带的西线作战,宋仁宗于庆历四年任范仲淹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并赐黄金百两,要他去今山西及陕西的神木、府谷一带的东线视察。原来,当时宋对夏、辽作战的大本营是河东,即现在的山西。高寒岭东边的麟州要塞,孤悬在黄河之西,每年要从河东供应粮60万石,草120万车,负担很重。因此朝中有人主张弃守麟州。皇帝要他去实地调查拿个主意。范主张力保麟州,并将皇上赏他的黄金全部分给守边将士,激励大家保家卫国。他又加修工事,招流民三千户,免其赋税,恢复边地经济。这年,朝里又派时为谏官的欧阳修前来调查。欧调查后支持范的做法,上奏折说:“麟州天险不可废,麟州废,府州(即现府谷县)则不可守。河东州县则不安。”并建议皇上批准将今山西北部的忻、代、岢岚等地开放,耕种实边,进一步雄厚周边地区的经济实力,就近供应前线。欧阳修还提出一项用当地土人将领(他称之为“土豪”)的政策。他在奏折里说:“今议麟州者,存之则困河东,弃之则失河外。若欲两全而不失,莫若择一土豪,委之守麟州坚险,与兵二千,其守足矣。……其当自视如家,系已休戚,其战自勇,其守自坚。”传统戏《佘太君挂帅》中的佘家,就是宋时在这里世代守边的一大“土豪”家族。朝廷对之十分信任,最高时官授一品。佘家,其实姓折,在当地二字同音。前年宋史专家还在府谷开了折氏专题研讨会。
  范、欧二人视察高寒岭是在庆历四年。一说到这个年份,人们就会想起中学课本里读过的《岳阳楼记》,开头第一句就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范、欧、滕三人是好朋友,都属于当时的改革派和主战派。范仲淹与滕子京还是同一年的进士,曾被一同派到现在的江苏南通治海修堤,风高浪大,当时许多人想打退堂鼓,惟范、滕二人于海浪中屹然不动,互引为知己。后来命运又把他们从东南沿线推到西北大漠,范在庆阳前线统兵作战,滕在当地任地方官,积极支前保证供应,交情愈厚。这时朝中的保守派找了一个机会,诬告滕劳军时多花了钱,要判他入狱。范仲淹在皇帝面前据理力争,说这样将会让前线的将士寒心,以后谁还替你守边?滕才得以免罪,但还是被贬到了巴陵郡。他到任后毫不气馁,励精图治,两年后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这时他想到了两个出生入死的朋友,便分别给范仲淹和欧阳修各写一信,希望他们每人写一篇岳阳楼记。这实则是借楼明志,以记其壮。滕在《求记信》里说:“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临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在他眼里只有范、欧二人才算得上“雄才巨卿”。这封信现还存《岳阳县志》里。但不知为什么历史没有留下欧阳修的文章,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成了千古名篇。范的这篇文章实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洞庭湖的波涛浇胸中的块垒,大写他们的改革经历和人生况味。是他“庆历新政”政治改革的文学表达。
      一般人只知道江南水乡洞庭湖畔,渔舟唱晚中的岳阳楼,何曾想到这塞外的高寒岭,也是范、欧、滕三人友谊和那一段历史的见证。岳阳楼是一座人工的砖木建筑,是庆历改革同仁们的南方坐标,而这高寒岭上的版图柏,则是他们的北方坐标。不过更珍贵的,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一个活着的坐标。岳阳楼是一件文物,版图柏是一棵古树,这说明记录历史可以是文字、文物,也可以是古树。而树木又是最忠实无言的、活着的、青枝绿叶、有汁有液、有情感的记录。现测得这棵版图柏的树龄已971年,当地人说是范、欧来时所栽。这虽无确考,但这棵树的确是见证了范、欧二公翻山越岭,踏冰卧雪,筑寨守城的。也见证了庆历新政的改革派们忧国忧民、爱国报国的思想。现在人们已在高寒岭上造了一座“范欧亭”,纪念他们的功绩。说也奇怪,我三次上高寒岭都是在深秋之际,每当我登高一望,看沟壑起伏万木萧条之时,就想起欧阳修的《秋声赋》:“秋之为状也,其色彩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色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范、欧是在历史的天空烟霏云敛,天高清明之后才逐渐显露出来的人物,而这棵版图柏历经千年风雨的扑打,浑身已刻写出道道的皱纹,它俯瞰群山,岿然不动。当年宋夏之争时,它挺立在这里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现在,一千个春来秋去,它还在这萧条寂寥的高寒岭上守望着北疆,守望着历史。
       高寒岭上演绎的第二出中国版图大戏是在清康熙年间。原来明清之际,在今新疆伊犁河一带兴起了一支准噶尔蒙古族,到康熙时在其首领噶尔丹的率领下已称霸中亚。其势力东起兴安岭,西到伊犁,时常南下侵城掠地,抢夺人口,成了悬在大清北天上的一团乌云,也是压在康熙心头的一块石头。庆父不除,鲁难未已,噶尔丹不除,大清难宁,北部边境的版图无法完整。康熙决心反击,连续三次御驾亲征。
      第一次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噶尔丹从兴安岭西麓南下,直逼北京。37岁的康熙出古北口与噶在今河北、内蒙古交界的坝上草原相遇,打响了史上有名的乌兰布通战役。茫茫草原,无险可守。噶尔丹也真不愧为一个奇人,便命将一万头骆驼缚腿卧地,环列为城。驼背上搭以箱笼,蒙上湿毡,士兵依为工事,施放火器、弓矢,号“驼城阵”。这恐怕是中外战争史上唯一的一次以骆驼为战斗工事的战例。清军以火炮攻“城”,只可怜了那些无辜的骆驼。那年为写秋季的草原,我去过这个地方。草地上有一个小湖,倒映着蓝天白云,据说当年湖水尽为血染。时康熙的舅父为将,亲自上阵与敌格斗,牺牲于此,这湖后来就名将军泡子。可想当时战斗的惨烈。是役清军大胜。噶兵败后逃到今蒙古国西部的科布多。1695年,噶又率骑兵3万南侵。第二年,康熙又率兵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开始了第二次亲征,直将噶追击至今外蒙古乌兰巴托东南。噶军几被全歼,他只率数十骑逃脱。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再鼓余勇发起了第三次亲征,对噶作最后的清除。出发前他谕示山、陕、甘三省巡抚,一切费用即由中央拨付,不得借机再向地方摊派,扰累百姓。康2月29日从府谷刘家渡过黄河,3月4日在高寒岭住一宿。第二天一早醒来,朔风刺骨,寒气逼人。他登上山顶,手扶着古柏,向北瞭望,但见群山起伏,白雪皑皑,一望无际。不由想起前方的将士,抛家离乡,爬冰卧雪地守护边疆,心中一阵感动,便口占诗一首《晓寒念将士》:“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壮丽的河山,强大的军容,更激励了这位马上天子,不灭强虏誓不罢休的壮志。这时恰逢噶在伊犁的老窝发生内乱,康乘势挥师西进,风卷残云。3月13日噶尔丹败死,清军大获全胜。4月7日胜利班师的康熙又高兴地赋诗道:“黄舆奠四极,海外皆来臣,莫言漠北地,茕茕皆吾人,六载不止息,三度勤征轮,边拆自此静,亭堠无烟尘……”他对部下说,朕两年之内三出沙漠,栉风沐雨,并日而餐,千辛万苦就是为了立强国之大业。确实我们应该感谢康熙三次北地亲征,前后八年,现在的中国版图基本上是他那时奠定的。
       康熙这几次亲征除平定叛乱外,还调查研究解决了两件大事。
      一是不修长城。1691年5月,康熙第一次征噶尔丹之后,古北口总兵官蔡元向朝廷提出,他所管辖的那一段长城“倾塌甚多,请行修筑”。康熙坚决不同意,他批示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以康熙这样一个满人皇帝,却能熟悉儒家经典,洞察历史,得出“守国之道,惟在修得民心”的结论,要把长城筑在民心上,真是难能可贵。这也是清朝能立国260多年的原因之一。康熙的“民心长城”含多项内容,如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多民族共处,沿用科举制度,用汉官,修康熙字典,编四库全书等。
      第二件大事则是开放禁地,蒙汉融合。原来,清王朝开国初期为避免蒙汉两族的矛盾,在晋、陕、蒙边境,沿长城一线划出50里宽,一千里长的缓冲地带,俗称“皇禁地”。蒙民不得放牧,汉民不得种地。这次他过高寒岭,看到边地蒙汉两族民众生活艰难,便下令逐步开放禁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下令:“有百姓愿意出口种田,准其出口种田,勿令争斗。”第二年,山西、陕西的汉民即纷纷拥入准格尔旗开垦土地。这就是后来绵延数百年的走西口的由来。先是允许边民春去秋回种地,不得居住,再逐步发展到可以在口外居住生活。清政府还屡次调整相关政策,不断丈量土地,完善管理,后来在高寒岭一线,以“仁、义、礼、智、信”五字命名,设了五个以开发土地为主的城寨。“仁、义”两段属山西河曲管理,“礼、智、信”三段属陕西府谷管理。这不但在经济上繁荣了边疆,在文化上也实现了民族大融合,为后来发展成多民族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现在,当我手抚翠柏,遥望河山时,这里虽然还有残存的戍楼、烽火台,但边境线早已北移到千里之外。只见山下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天边飘荡着蒙古族的长调,而黄河两岸田连阡陌,稻黍遍野,汉家炊烟袅袅,当年的古战场已演变成一片和平祥和的土地。我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在这一带工作,这里农牧交错,蒙汉融融,早已无边塞之感。我们不由想起康熙的那句话“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现在高寒岭已开辟为旅游区和森林公园,更引进了经济与观赏价值俱佳的高寒牡丹。千山万壑中除松柏叠翠之外,又多了一个花团锦簇,牡丹遍野的景观。柏树旁新立起了一个康熙的铜像,一抹夕阳给他,还有不远处的范欧亭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这时,再回头看这棵翠柏,早已不是国境上的一根界桩,而是一个新时空的地标。
      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说青史。千嶂里,烽火台下翠柏绿。
 
 
参见《府州文苑》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