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11月,国民军八十六师主力撤离神府根据地,改由孙长胜晋绥骑兵旅与八十六师驻防部队相配合,进行第三次“围剿”。
中共神府工委与红三团吸取以往斗争经验教训,坚持游击作战。此阶段战斗频繁,双方各有胜负。在王元家战斗中,红三团代团长王进修阵亡。10月间,太和寨守敌杨相芝营以20人来降骗红三团往接,致红军6人阵亡。入冬后,红军经常露营,不少人冻坏手脚。12月下旬,红十一支队队长刘德率队叛逃,投靠国民军八十四师高桂滋部。支队政委武开章等3人脱险回到红三团。
1936年1月,中共中央派干部支援神府,成立中共神府特委,并决定红二十八军北上神府。红三团士气大振,转入反攻。首战申家里,歼灭八十六骑兵一个连,俘获人、马、枪各30余。接着在乔家山(今属贺家川镇)击溃陈家坪驻军一个连。春节后接连消灭万镇和榆林香水梁民团;诱击建安堡守敌,毙伤10余人。3月3日在九洼村击溃晋绥骑兵旅一个连。3月20日,刘志丹、宋任穷率红二十八军进入神府县,于桃柳沟(今属乔岔滩乡)全歼八十六师一个排。21日,在杨家墕(今属贺家川镇)围歼杨相芝营两个连,生擒敌副营长1名、士兵百余人,缴获全部武器弹药。24日,红二十八军挺进沙峁镇,守敌晋绥骑兵旅两个连乘隙逃跑。至此,进入苏区的国民军全部退回高家堡、神木、府谷3镇。
4月1日凌晨,红二十八军在红三团配合下强渡黄河,消灭罗峪口晋军一个营。次日攻克黑峪口镇,晋军沿河百余里防线被摧毁。第三次反“围剿”斗争获得全胜。
参见《神木县志》第404页
神木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