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故事  >  神话传说

远古神林

      夸父追赶太阳,渴死于途中。他的手杖化为一片浩瀚的神林。在那开天辟地、远古洪荒的亿万年前,这块贫瘠干涸的大地曾是一番怎样水草肥美、林木荫翳、鱼翔浅底、鸢飞蓝天、美丽富饶的景象!后来,这里相继堆积,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黄土。但气温还是相当暖和,茂密的植物覆盖着大地山峦,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这些,为我们的祖先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分布在这里的大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向我们展示了黄土地昔日的繁荣。直至汉代,这里还是个水草茂盛的地方。据《史记·货殖列传》载:“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秦末汉初时,陕北一带为翟国。)汉代的一个《复议三郡疏》中描写这片土地是“沃野千里,谷稼即殷”“水产丰美、土宜产物;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当时这里是汉武帝的六个大御马场之一。看来,至少在汉代之前,这里的气温还较湿润,森林植被较好,畜牧业在这里的经济中还占有极大比例;农业方式虽已普遍采用,但范围还不甚广泛,主要集中在川道平地,几乎没有山地耕种。 
      然而后来的变化却改变了这种环境。首先就是战争。连绵一千多年的民族之争、内乱,将这里变成了一个战争的漩涡,一个边关要塞。为了充实边关,从汉代起,历代朝廷都在这里大量设兵屯田。据《汉书》载,汉代曾先后七次向这里移民,仅公元前120年一次,就迁徙关东(潼关以东)贫民70余万人到这一带安家;仅一次就将60万士卒迁到这里戍田。据载,明末清初之际,清王朝曾将江浙、金陵一些大官宦、大富商合家流放至陕北一带屯田。明代永乐三年(1405),朝廷曾将大批耕牛运往这一带,规定每百名军士必须配备耕牛40头,用于耕作;明代成化九年(1473),陕北一带长城修复竣工后,朝廷向这里广集劳力,对“墙内之地悉分屯垦,岁得粮六万石有奇”。到了清代,清政府更以优厚的奖励鼓励长城外的人入内垦荒,并宣布三年不纳粮,这样大量发展农业的结果,眼下确收到了一些实惠;但一代又一代这样搞下去,却破坏了陕北一带的生态平衡,大量植被、草地森林毁坏,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致使沙漠滚滚南下,吞没耕地,填塞湖泊河流,这片黄土地逐渐变成了一个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的贫瘠之地,自然灾害频频,黄土层被冲刷得越来越薄。时至今日,靠近黄河沿岸的山峁已几乎变为石山。
      自然环境的改变,引起了这里经济方式的改变,失去了草地、森林,使畜牧业失去了长期维持的条件,而农业逐渐在这一带的经济中占据了主要位置;畜牧业退居二线,成了一种“副业”。然而,这一带的农业还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况,比人类初级农业强不了多少,几千年的耕作方式一直延续下来。除极少的川地外,一般没有灌溉,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生产工具和方式也很原始,老镢头是每个农民必不可少的劳动工具,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还承传着牛踩场、羊种谷的传统方式,由于肥源缺乏,施肥也仅仅是象征性的。一垧地(三亩)施肥不过百斤,又耕之不力,鲜施人力,翻耕播种便属勤农,过此即属坐待雨泽。总的来看,很大程度还保持着人类初级农业的特点。
      然而,远古植物生而死、死而生,周而复始,不断堆积。侏罗纪地质时代后期,地壳开始一次次碰撞挤压、升降沉浮,森林植被一批批繁衍、死亡、腐烂、分解,经历了亿万年的孕育,大自然为这片广袤的贫苦地区悄悄地埋藏下了一条与万里长城同向延伸的、绵延数万平方公里的黑色巨龙,它便是今天举世瞩目的大煤田。
 
 
参见神木文化艺术网:
http://www.smwhys.com/show.asp?id=1109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