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故事  >  地名故事

凉水井儿村

      如果在炎热的夏天,锄禾日当午的人,突然听到“凉水井儿”这几个字,一定会产生一种特殊感觉,那就会起到“望梅止渴”的效应。凉水井儿村这个名字,确实也给神木县西南边角地带的乔岔滩乡以一定的知名度。水井的来历平凡,原本无考,可在民间群众的口头上,倒是流传着一种说法。 
      传说,从前这个村叫公金村,本村吃水极不方便。担水要走很远的路,一天从早到晚也担不了几回。村子周围地近河床,湿不少,就是挖不出水来。所以,村民一代传一代,都有个固定说法,认为这是老天爷安排,公金村吃水只能这样到远处担挑。
      可是,有一年,村里有个年轻人,他就怪,他不信在本村挖不出水来,他立志要办这件对大家有利的事。于是他就一个人开始在村周围四处找水源。一天两天,好长好长时间过去了,水源还是无影无踪。于是有人就出言讥笑他了,说他“闲着没事干,硬是跑到土地庙去拜龙王,简直是不懂行道”。甚至还有人对他冷言冷语地说:“哼,异想天开,不务正业,祖祖辈辈谁也没干的事,您却要一鸣惊人,真自不量力,荒唐!”家里人听到这么多说三道四的谗言,也劝他:“何必呢,多少年来满村子人一个也没渴死,现在你操这闲心干什么。你出力谁领情?咱们为甚要干这种出力不讨好的没主子营生?!”反正,支持者几乎没有,说风凉话、看笑话的人却实在不少。
      可是,这个找水的年轻人倒是个怪脾气。闲话一多,他反而干得越起劲。他认定这是件对大家有利的事,只要办成,大家就都会理解他的。因此他坚定信心,立志不移,继续寻找,不放过村周方圆每一巴掌大小的湿地。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不论红日头,不论阴雨连绵,他总在村近周围的山沟土渠里刨挖着。说来也怪,想跟他—起干的年轻人也开始入伙,同情他办这件事的人在村里也越来越多。也许是他们真的感动了上帝,一天一个后生一镢头下去,转眼工夫就有一窝水冒出地面。大家高兴极了,满村人都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年轻人有能耐。接着大家共同筹建井口,加边加围进行护理,把它叫“凉水井儿”。日久天长,人们把“公金村”叫成了“公井村”,以后干脆就以井为名,改村名为凉水井儿村了。
 
 
参见《陕北地名故事》第182—184页
王世雄、王峰存主编
刘文忠讲述、杨一凡整理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