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回忆

记西安事变期间杨将军让我办的几件事(节录)

一一去南京见于右任

马文彦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杨将军急于要知道蒋介石回南京后的动态。一九三七年一月初,杜斌丞先生来到李寿亭家中对我说:“不要外出,杨先生一会来此,有事向你说。”果然时间不长,杨将军来了,他让我到南京去见于右任,通过他了解一些南京方面的动态。我担心上次潼关挡驾后于还在气头上,不会见我。杨说:“我们在南京除了于右任再没有熟知的人,现在情况变了,蒋答应抗日,释放政治犯,组织联合政府……周先生(周恩来)也说,前些日子挡于也好,不挡也好,于是搞新闻工作的,会做宣传。”我心中仍有顾虑,恐到南京后被于拒绝接见。(其实于先生上次被挡潼关后,并未立即返回南京,而是在西安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了蒋介石于十二月二十五日下午离开陕西飞往南京的消息后,他才于二十六日清晨七时许,偕同原班人马颓然离开潼关,二十七日上午回到南京的。)我还在犹豫,杨将军又说:“还是你去一趟好,有关方面也希望你去。你到南京见到于先生后先不要说别的事情,先拿出这个东西叫他看看。”说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铅印文件,我接过一看,原来是共产党的“四项声明”。杨将军很有把握地说:“他看了这些东西,一定要说话的。”说罢,请李寿亭拿来一个铁筒香烟,亲自旋开烟盒的铁皮盖子,仔细地把香烟取出,又把烟盒内一层厚纸取下来,轻轻地把文件叠好,紧贴香烟盒的周围,再把原来烟盒内的那张厚纸装进贴实,然后将取出的香烟重新装进盒内,盖好铁盖,才把它交给我,并让我乘当天的火车出发。

我到南京后,直抵于右任家,适逢他外出未归,我便在客厅里等侯。一会儿,于先生回来了,果然上次挡驾的气尚未消除,见到我后他气狠狠地问:“你来这里干啥?”我说“杨先生派我给你送个东西,请你看看。”我从铁烟盒里取出那份文件交给他。起初他漫不经心地浏览着。越往后看,态度越严肃起来。他走到写字台前,打开台灯仔细地反复观看着,激动地说:“我明白了,共产党是真正要抗日哩!  ‘西安事变’的真正内容我才知道!”这时,他后悔当初为什么不以个人名义进西安看看呢!我趁此机会对他说:“共产党要求抗日是真的,杨要求抗日也是真的,杨将军要求抗日,你在上海原是赞成的。”他说 “我赞成杨虎成抗日,并没有同意他扣留蒋介石!”于先生没有刚才那么大的气了,我们便谈到蒋介石回来后的情况。他向我介绍,蒋介石回到南京后只停了一天,就坐飞机到浙江去了,说是跌伤了腰骨需要休息,其它啥话都没说。至于蒋在西安同三方面达成的协议,答应抗日,释放全国的政治犯,组织联合政府等事情,于先生一点都不知道。于先生说:“新闻界也封锁得很紧,连张学良送蒋回京后,现在在什么地方等均不知道。要不是杨先生派你送来这个文件,我们还都蒙在鼓里。”

第二天中午,于先生从外归来后兴冲冲地对我说:“你带来的那份文件,今天早上在孙总理纪念周上宣读了!”我万万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场合全文宣读,而且只有十几个小时,共产党的“四项声明”就在南京宣传出去了,于先生说:“我昨夜看过这份文件,心里很受感动,深夜也不能入睡,我便想了一个办法,亲自用浆糊把那份文件贴在土地上,让它粘些土,再轻轻地揭下晾干。今天早晨,我请几位老人来看这个文件,并告诉他们,这是一个熟悉的商人,路过陕西农村来时揭下来,带到南京送给我的,于是,我就请张继委员在今天的纪念周上把它全文宣读了。”于先生还告诉我,张继是国民党西山会议派,一向是坚决反共的,同时又是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长,由他宣读,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我问于先生张继读后有何反映?他说:“张继认为‘四项声明’讲得很沉重,很感人,看来‘起义在东南,成功在西北’。其它人听后也都认为共产党是真正要抗日。”

我速赶回西安,将南京一行向杨将军汇报,他听后大喜过望,非常高兴地说:“办得好!办得好!”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4辑第92—95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7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