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平
1932年12月下旬,由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康和煦(赵伯平的化名)率领并和陕北特委常委崔瑞生(化名崔逢运)、常委鲁学曾(后改名鲁贲)组成的中共陕北特委代表团由米脂县境动身去西安找中共陕西省委,解决中共陕北特委以后在组织上的隶属问题。约于1932年1月上旬到西安与陕西省委接上组织关系。约于2月上旬,由陕西省委书记曹长青(真名盂用潜)确定:在西安东涝巷一家鞋铺楼上开会。鞋铺经理韩嘉禄是蓝田县人,有一定的思想觉悟,与康和煦、王烈(汪锋)是同乡,又均熟识,因而允许在他铺子开会和保证参加会议者的安全。会议由曹长青主持,康和煦、王烈参加。会议谈了一些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外,又因中共陕西省委已知道了在中共陕北特委领导之下的陕甘边和陕北地区已创建了许多中国工农红军游击队,因王烈曾学过军事,曹长青便代表中共陕两省委决定:调王烈去陕北接替康和煦任中共陕北特委书记职务,调康和煦到中共三原中心县委接替王烈任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或称组织部长)。1933年2月25日(农历二月初二),王烈骑自行车先去三原县城,康和煦与三原中心县委和陕西省委联络的交通员李子馀(党员,蓝田县人),共同搭乘了马车也去三原。王烈和康和煦办理了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工作的交接手续后,便在中共三原中心县委开始工作了。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领导机关的组织简况
1933年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秘密机关设在三原县城内,中心县委主要负责人员有:书记刘林生(三原县武字区人,家庭成份雇农,当时住宿在三原县城南关一个车马店内,可能还有个地下党员,协助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宜),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的王烈,由康和煦接替了他的职务后,康又化名周中(住在三原县东关租到的房子)。中心县委常委兼共青团三原中心县委书记是习仲勋,也住在三原县城内,有时去富平巡视党的地下工作。中心县委委员余海丰分管宣传工作。其他工作人员还有全直轩(蓝田县人,化名周全,与周中以弟兄的名义住在一处,党内职务是组织工作干事和联络员),另一个是马云泽(陕北人),是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与三原中心县委来往联络的人员,不久就去陕西省委机关了。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管理领导的各县区党的组织
中共三原中心县委的前身是中共渭北特委,中心县委管理和领导的一些地区党的地下组织,比较健全有力,革命工作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当时中心县委所管理领导的主要县区有三原、高陵、富平、耀县、泾阳、淳化等六县,除中心县委外,各县均有党的地下组织和领导机构。
(1)三原县城内党的地下组织:负责领导城内党员的是周芝轩(三原县城东关人,社会职业是三原县教育局局长),在他直接管理、领导之下,有三原县民众教育馆,行政上归教育局直接管理,馆员只有一人,也是中共党员(名字记不清了)。另一个中共党员是孙烈(后改名孙一君)。此外,三原县城西关有个党员名张觉(字子敬),城内还有张振河、张振海。三原北城也有几个党员,在党内是否由周芝轩同志领导或联系过已记不清楚了。
当时校址在三原县城内的陕西省立第三中学校,有地下党的支部,由中心县委直接联系领导。支部书记是张维新(先在西安某中学毕业,这时是三中的职员),党员有孙玉如(社会职业是教员)。学生中的党员有:郭秉坤,杨新诚,邢子舟、自文整、潘士杰(后叛党当了特务,曾破坏过党的许多地下组织,“西安事变”中,被地方群众镇压)。此外该校党支部内还有哪些党员,已记不清了。
在三原县各区,特别是武字区和心字区,有党的地下组织和党领导指挥的武装力量。
(2)高陵县党的地下组织:是个特别支部,支部书记是韩学理。韩被中心县委调派到三原心字区,先任中共区委秘书,后任区委书记兼该区红军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化名严一农。韩离后的高陵县特支书记是张策。
(3)富平县党的地下组织负责人名义上由习仲勋管理领导,但实际上是由该县地下党员姚万忠具体负责。
(4)耀县党的地下组织。先是中共特别支部,后是中共县委,负责人是陈学鼎,张仲良,张邦英、张仲平等。
(5)泾阳县党的地下组织:在县城内的泾阳县立高级小学校中有个中共党的特别支部,支部书记是武云绮(女,社会职业是教员)。王烈向周中交代中心县委的工作时,最后陪同周中与武云绮联系,并谈过革命工作,据知支部中还有崔贯一等党员。至于县城外各区有无党员,就不清楚了。
(6)淳化县党的地下组织:据说有几个零散的地下党员,但他们的姓名和社会职业,周中均不了解,王烈可能知道。
(7)另外,驻在三原县城内的杨虎域的十七路军杨竹荪团的军械处处长是中共地下党员,周中与他进行过党的组织联系,谈过革命工作。周中交给他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由他秘密从该处拿出些枪弹(步枪、手枪弹均有),秘密地埋在三原城西郊大坟中,设个记号,然后由周中通知党员姚万忠等秘密取出,送交给武字区红军游击队。
三原中心县委局部改组经过
1933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三原中心县委书记刘林生住在南关车马店内。敌军警常去该店搜查抢“鸦片烟”的烟贩子,刘林生虽未受盘查,但继续住在该车马店很不安全,兼之家庭生活困难,便离开三原中心县委书记职务,回到武字区老家去了。习仲勋也离开中心县委,化名“席锺荪”去根据地照金担任一定的负责工作。余海丰被中共陕西省委调回西安。省委另派杨声(真名刘映胜)接任中心县委书记职务,周中仍任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又增加了负责军事工作的职务,同时提拔中共武字区委负责人之一李俊藻(米脂县人,原名李仲英)为中心县委常委兼秘书长并管理宣传工作,又任命姚万忠、周芝轩为中心县委委员(或常委)。
参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咸阳地区党组织》第123—125页
中共咸阳市委党史办公室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