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维峻 局维峻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七日冯玉祥将军在五原誓师,建立国民联军,响应北伐。于右任先生同冯玉祥将军的国民一军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回陕,解了镇嵩军围困西安之危。冯玉祥将军出兵潼关,策应北伐。于右任先生担任了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兼省政府主席之职。从此以后,于右任先生来成阳三次。
于右任先生第一次是一九二七年三月由西安来咸阳巡视。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同来的还有曾出席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国民党代表大会的陕西代表姚丹峰先生(兴平人)。于先生过渭河时,赋诗一首曰:“十五年来梦一场,神州回首几沧桑,老身常作江南客,今日才得回古乡。”这首诗表现了于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于先生这次来咸阳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并出席了成阳工、农、商、学、兵各界人士在咸阳老院(现在的勤俭巷)召开的欢迎大会。会上,于先生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演说,大意是:这次回陕来成,承蒙各界欢迎,殊感欣慰!希望各界人士暨咸阳父老兄弟,男女同胞,同心同德,共同努力奋斗,完成中山先生遗训,团结奋斗,打倒军阀,统一中华。并举手大声高呼:开放工农运动,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
打倒列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争取主权,反对外国经济侵略!
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男女同校,禁止缠足!
会场群情激昂,县立高等第一小学及城东街、中街小学全体师生,手舞红黄绿三角旗,高呼口号,表现了大革命时代民众激昂的情绪。会后,与会群众上街游行。学生们高唱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的歌子。
于右任先生第二次来咸阳是一九四一年秋末冬初。于先生当时任国民党政府监察院院长,赴西北视察政情,由甘返陕途经咸阳。成阳各界人士到西城门外汽车站迎接。随行人员有秘书李祥麟等十余人。于先生下车后向列队欢迎的人群挥帽致意,由前来迎接的十区专署主任秘书岳持斋,副司令兼陕西保安第五团团长胡景铎,咸阳各界负责人及地方绅士王仁夫(县财委主任委员)、王藩城(成阳周陵中学校长)、赵秀清、张佩甫、程子廉、董志美、赵西垣、魏渊如等陪同步入成阳西城门。大街两旁的商民群众热烈鼓掌表示欢迎。至咸阳西大街“交通银行”下榻。稍事休息后,于先生热情接待咸阳各界来访人士,并举行座谈会,垂询咸阳农民收成及生活情况,听取了成阳两寺渡一带群众告发国民党军队第七补训处处长王万龄贪赃枉法,侵害乡民的罪状。于先生当场指示晋陕监察使王陆一会同监察院驻陕军风纪巡察团彻底查办。下午五时,于先生乘成铜(铜川市)铁路火车回故里三原。咸阳各界人士、学校学生列队在咸阳车站送行。时值初冬,雪花纷落,车站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于先生登上火车的守车,向前来送行的人们作了简短讲话。大意是:右任来咸阳是第二次,我爱故土,我爱家乡,我爱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这是我的根。我爱神洲大地,我爱中华疆域大好河山,更爱全国四万万同胞。优秀的中华儿男,我们是炎黄子孙,何必有你我之分。我更望三秦父老,吾陕同胞,以中山先生的“博爱”为训,爱祖国,爱中华,团结,团结,驱逐日寇,还我河山,振兴实业,开发大西北。语毕,天空放晴,火车徐徐北上,于先生挥手向送行的人们致谢。
于右任先生第三次来咸阳是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冬天,由渝返陕乘火车路过咸阳。这天细雨濛濛,前来迎接的除十区专员赵寓心为首的咸阳各界人士和机关公教人员外,还有二百名学生。火车到站,于先生下车和各界人士一一握手,并发表了谈话。谈话的内容大意是:抗日胜利,这是全国父老兄弟姊妹团结奋斗所得到的。希望今后更要团结,团结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
于先生还说:这次回陕,是主持安葬革命烈士井勿幕先生的,以慰烈士在天之灵。 (井勿幕先生名泉字文渊,陕西蒲城县人,辛亥革命前任同盟会陕西支部长,后任关中道尹,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一九一八年被贯匪李栋才刺杀于兴平县南仁堡。)
在苦难的旧中国,于右任先生一生奔波于民主革命,主张国共合作。他先后三次来咸阳,给咸阳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见《咸阳文史资料》第1辑第89—9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咸阳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