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史料  >  小传

屈武同志生平

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名誉主席屈武同志,因病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十三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九十四岁。

屈武同志一八九八年七月生于陕西省渭南县下郅镇一个贫民家庭,少年时代受辛亥革命影响,立志报国,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时,他作为陕西学生联合会会长,被推为陕西学生代表赴北京请愿。六月三日,他和北京学生代表当面向徐世昌总统提出“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要求,他慷慨陈辞,据理力争,以头撞壁,血溅总统府。此后,他受陕西学生联合会指派,赴上海出席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沪期间,经于右任先生介绍,晋见孙中山先生,面聆教诲,从而坚定了投身民主革命的决心。

一九九年九月,屈武同志由于参加学生运动,在西安被捕,经设法营救,始得逃出虎口。一九二〇年,屈武同志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中,其间,他同陕西在津构进步学生创办《贡献》杂志,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提倡革新教育,改造社会。一九二二年四月,他与于右任先生长女于芝秀结婚。同年夏,他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不久,加入进步组织共进社,成为该社的重要骨干,并任常务主席。

屈武同志在天津上学时,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到北京后,直接受到李大钊同志的教育和帮助,对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九二三年春,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担任北京大学团支部书记、团北京地委候补委员,一九二五年初,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一九二四年国民党改组后,北京建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由李大钊同志亲自领导,陈毅、屈武同志为市党部的核心成员。同年,屈武同志受李大钊同志指派,到胡景翼的国民二军任参议。十二月,孙中山先生北上到达天津,屈武同志代表李大钊同志前往问候。孙中山先生委派屈武同志赴陕西宣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争取陕西地方实力派支持革命之后,他又受李大钊同志指派,与冯玉祥先生的代表一起赴库伦,联系苏联援助国民军的军用物资。

一九二六年一月,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屈武同志被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同年趁苏联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又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军事。一九二七年“四·一”反革命政变后,由宋庆龄先生领衔的部分国民党中央委员,包括其中的共产党人,联名发表著名的《中央委员宣言》,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坚持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继续斗争,屈武同意虽远在苏联,也列名其中。一九三八年墒武同志回国,历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顾问处处长、立法委员、少将参议、中苏文化协会秘书长、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他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从事抗日民主活动。一九四一年皖南事变后,在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下,他和王昆仑、王炳南、许宝驹等同志在重庆建立了革命组织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团结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九四五年,毛泽东同志在重庆接见包括屈武同志在内的中国民主革命同盟负责人时,对他们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一九四五年十月,屈武同志作为国民党中央赴新疆和谈代表团的成员,随同团长张治中先生前往新疆,后任新疆省政府委员兼迪化市(现乌鲁木齐市)市长。赴新疆前,周恩来同志重托张治中先生和屈武同志设法营救被盛世才关押的马明方、杨之华等一百三十一名中共党员,他们慨然允诺。到新疆后,在张治中先生亲自安排下,由屈武同志具体负责营救工作,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被囚的全体中共党员获得自由,并被平安护送到延安。

屈武同志在新疆协助张治中先生,通过和平谈判,与三区革命力量达成协议,坚持民族团结,缓和了盛世才反动统治所造成的紧张局面,稳定了新疆局势,为以后新疆的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九四九年初,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革命内战败局已定,蒋介石被迫宣告下野,李宗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派出以张治中先生为首的和谈代表团,屈武同志作为代表团的顾问,随团赴北京进行谈判。国民党当局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签字后,屈武同志取道上海回新疆,全力投入促成新疆和平解放的工作,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以后,屈武同志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迪化市市长、政务院副秘书长兼参事室副主任、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苏友协会长、孙中山研究会名誉顾问,并当选为第一、二、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一九五〇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革”期间,屈武同志曾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屈武同志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表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后经毛泽东、周恩来同志亲自干预,得以恢复自由。

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屈武同志衷心拥护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拥护中国共产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辞年迈,尽心竭力,把自己的晚年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在他担任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召开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同江泽民同志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共商国是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献计献策。在他重病住院前,还仔细阅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并表示深受鼓舞,衷心拥护。他相信,只要坚决按照谈话精神去做,中国的前途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

屈武同志自参加民革中央工作以来,一直担任重要职务,为民革组织的巩固和发展,为中共与民革的团结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一九七九年民革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他先后担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为开新时期民革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忠诚地执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重视发挥民革作为参政党的作用,要求民革加强自身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九八八年,屈武同志因年迈体衰,主动辞去民革中央主席职务,被推举为名誉主席,他全力支持朱学范同志领导民革工作,并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关心民革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屈武同志衷心拥护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认为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唯一途径,希望台湾国民党当局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意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举行两党对等商谈,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屈武同志一直关心、怀念在台亲朋故旧,长期致力于促进祖国统一,早在六十年代,他受周恩来同志嘱托,专程到陕西为于右任夫人祝寿,使在台湾的于右任先生深受感动。他多次致函致电好友蒋经国先生以民族大义为重,在有生之年为祖国统一做出应有的贡献。蒋先生病逝后,他发去唁电,表示深切哀悼。几十年来,他就祖国统一问题发表了许多谈话和文章,通过他在台湾和海外的广泛社会关系,积极开展促进祖国统一的工作。在一九九一年民革中央为屈武同志举行的祝寿会上,他表示愿意为祖国统一竭尽最后一份力量。他在遗嘱中写到:我只有一个愿望,待到海峡两岸人民团圆那天,你们为我斟上一杯茅台酒,让我在九泉之下分享祖国统一的欢乐。

屈武同志在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旅途中,经历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各个不同阶段,经受了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从一位真诚的爱国主义者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他那坚强的革命意志,鲜明的原则立场,刚正不阿的性格,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丰富的政治阅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屈武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摘自人民日报)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10辑第1—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3年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