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诗文  >  散文

三原赋

常敬之

嵯峨之阳,清浊之阴,有城三原,商周日焦获,北魏日建忠,汉唐亦日池阳也。乃京畿之地,天府之邦。民以勤劳著称,地以人杰盛名,物以丰稔显赫,故以“白菜心”而饮誉关中。

斯地山川形胜,风物灵秀,北毗烟岚,南瞰衙津,川原妖娆,翠沃丽日。冠泾域而襟东府,锁渭北而镇关中,南北通衢,左右逢源。庇郑国白公之祉;惠仪祉渠津之利,泾水润泽,膏腴横流;稼穑滚滚,莲荷田田;果林簇簇堆秀,棉麻曳曳摇风。即非洞天,亦乃福地者也。

临斯地,孟侯崇高而超迈;发幽情,白鹿雄浑而深含。清谷烟雨,神泉回看五彩祥云,天齐灵湫,浮山弥漫万里霞光。龙桥卧波,绝天堑有咫尺之虞;木塔凌空,润地气无倾覆之灾。唐园水暖,映亭榭之半顷;孟店风寒,怀古月之一轩。城隍庙廊庑华奂,鎏金飞彩;右任居肃穆简丽,瀛观寰瞻。踏嵯峨叩山道之有清声;探幽谷采兰菊而出馨香。高朋满座,尽地宜气润之胜;游人如织,悦山川佳秀之欢。乘兴莅临天齐、丰原、白鹿三原,山动云黛,天空地阔,风神高迈,容仪俊爽,不觉迷眼恍惚,醇醪犹闻,块垒释然。画喻君子情采,心灵幽韵于风土光景中,舒卷默化,点滴浩然,琳琅景致,美不胜收。

清浊之峪,悠然千载,无舟楫之利,有颐养之恩,炎黄子孙,指扶桑以超迈,望阊阖而腾升。广袤五十里,瓞绵六千岁。浩瀚青史,蕴精髓于川原之间;余韵华章,展彩岫于巨擘之前。百年流劳,文明肇创了周秦汉唐,源远流长。俊采星驰河汉;英名震撼古今。李靖王恕,马理温纯,历数贤达之士;伯循于氏,武字成章,堪媲民族精英。雄图机杼,大著华章;翰墨锦绣,珠玑生光。莘莘群科,慎思、明辨、笃行;铮铮铁骨,治国、修身、齐家。靖国铁血,挽狂澜于既倒;武字英魂,扶大厦之将倾。论英雄不计成败,数风流可鉴废兴,大浪淘沙,功业始成,国祚兴而百业盛,民稳定而河晏清。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见微而知著。异军突起,大器而晚成。城镇建设,鳞次栉比;农村小康,日新月异。昼有车水马龙,市井熙熙;夜有火树银花,商贾攘攘。诸子百家,戏曲书画;电视电话,探戈伦巴,蔚时尚高雅熏风,赏艺术文化奇葩。西郊冯村,湖光潋滟;清浊二峪,岁次安澜;阡陌纵横,渠道网成,民以安居而乐业,政以发展而后生。高新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驳驳而上;招商引资项目似列阵雁行,款款徐行。夏菜冬吃,秋果春尝;一年有不谢之花,四时有常鲜之果,俱仗县委、县政府运筹帷幄,革故鼎新,高瞻周览,指挥若定,功莫大焉。改革开放,国运大昌;玉垒迎春,海岳浮祥,天工开物,文图斯变,襄建设之大计,惟发展之鸿猷。蒸蒸而上,跻身经济强县之林;跃跃欲试,图谋持续发展之方。

世纪发轫,四海腾骧,观世界之多极,思三原之振兴,一届政府,励精图治,殚精竭虑,整饬纲纪,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察其疾苦。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蓄势待发;大目标、大手笔、大气魄,挥斥方遒。乘西部奋飞之大势;助三原凤翥之高翔。康庄既辟,千帆竞发,明日辉煌,犹朝暾东升是也!

(刊于2001年8月11日)


参见《咸阳日报优秀散文选》上册 第17—18页
王永杰主编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年1月出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