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阴市  >  民艺  >  正文

华阴迷胡


(图片来源: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华阴迷胡最具有典型性的演出空间是“地摊子”,因此华阴迷胡俗名也称“板凳曲子”,其特点为叙事性的套曲演唱,故而也叫“清唱曲子”。

早期的地摊子是比较单一的小曲演唱,如“小桃石”“放凤筝”“绣荷包”“银纽丝”“尖点花”“五更鸟”等,以丝竹弦乐伴奏,以后逐渐形成的系列“套曲”,由一人或多角色合唱一个有情节的故事。《魏良辅律》所说:“俗谓之冷板凳,不比戏场,借锣鼓之势,以能闲正肃,清俊温润为上”,基本上勾划出了这种地摊子的表演特点。

“清唱曲子”受宋代“弹词”“赚词”以及“元曲杂剧”的影响,在保持“地摊子”基本表演形式的前提下,部分开始向“高台”表演转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程式。一般分两类,第一类比较典雅,多用于文人雅士茶余酒后,三五知音的自娱消遣;第二类是江湖曲子,多为艺人卖唱和民间流行,文词比较通俗,有较强的风俗性。它把“花脸”“须生”、戏称“黑红戏”,把“旦角”和“爱情戏”称“粉旦戏”,把滑稽戏称为“丑角戏”。音乐曲牌浩繁,有“大调七十二、小调三百六”之说。按照其情感效能,可分为欢愉性(如“采花”“银纽丝”等)、哀怨性(如“罗江怨”“背宫”等)、中性(如“一串铃”“连香”等),总的风格趋向于柔美细腻,便于抒发内心感情。

华阴迷胡的传统剧目繁多,多为口传,流传于民间的坐场剧目至少200多个,常演的也有100多个。题材多为旷男怨妇、恩仇离合的爱情故事,内容多贴近社会生活和平民感情。迷胡舞台剧目的移植和改编创作在近几十年中,取得了明显成果。县迷胡剧团演出的传统舞台剧目有“张连卖布”“杜十娘”“李亚仙”“二堂献杯”“刘备哭灵”“临江驿”“孟姜女”“杨龙开弓”“借亲配”等,演出的现代舞台剧有“莺山春雷”“杜鹃山”“归队”“社长的女儿”“五斗糠”“槐树庄”“两棵铃”“粮食”“红心朝阳”“海港”等,此外又有丰富的地方风土人情、传闻轶事,是研究秦东民俗的一笔重要素材。

华阴迷胡孕育于郑声,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北曲、弹词的影响,至元代基本形成为独立的剧种,以后虽流传较广,但始终保持着其原发性特征,具有明显的民歌原型。它反映了民歌转化为曲艺再提升为戏剧的全过程,对这些特征的梳理与研究,对探索戏曲源流,完善和丰富中国戏曲史有着重要的史实借鉴作用。它具有迷胡这一剧种阴柔美的共性,但它更古朴、通俗,更委婉缠绵,更具有抒情性。其丰富的音乐体系是民族音乐的珍贵资料;其思想内容抑邪扶正,追求真善美。这在陶冶人们精神情操,营造社会和谐方面,有一定的积极育化作用。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对这一剧种的及时保护和开发,将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华阴迷胡的传承谱系,有记载的从清道光年间开始,张辅君、寥逊青、杨运子、宁思合、吴思谦、赵长河、党延奎等为华阴民间迷胡艺人,均已谢世;第一代师从前辈演唱迷胡的主要有李桂芳、宁秦华、崔生华、崔春华、姚振华、吴艺文、左艺国、袁建民、杜建兰等;第二代以卫赞成、雷开元、刘艾侠、张巧莲、李淑莲、员振明、党光弟等为代表;第三代是目前活跃在民间的以苏随民、党安华、孙玉香、高亚莉、严凤亚、杨建康、张宝仓、丁巧祥、赵亚荣等为主的华阴迷胡演唱者,现在又培养出林禾苗、杨杰杰、党杰、王双喜等青年演唱者。



参见网站“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http://www.sxlib.org.cn/was5/web/search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