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华阴市  >  史料  >  纪略

清初爱国学者顾炎武在华阴

孟均夫 闵智亭 郭守义
      气势磅礴、峥嵘峻奇的西岳华山,历来为热爱祖国山河的人们所向往。有的一游为快;有的终生栖居;有的则借这一名山建书院,讲学授徒,为祖国培养人材。“关西夫子”杨震(字伯起)的“槐市”、张楷(字公超)的“雾市”、明代东林党人冯从吾(字少墟)的“太华书院”,清初爱国学者“复社”成员顾炎武、王宏撰的“朱子祠”及“云台书院”,都建在华山下。在不同时代里,这些书院都为祖国培育了不少人才。在这里,我们就谈谈清初爱国学者顾炎武先生,晚年卜居华阴的一些社交活动。
      顾炎武(1613—1682),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明亡后,改名炎武。江苏昆山人,因居亭林镇,时称“亭林先生”。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和著名学者。
      他青年时,加入了明末江南士大夫的政治集团——“复社”。积极主张改良政治,以谋挽救明王朝。他曾参加了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时,嗣母王氏殉国后,他又参加了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他十谒明陵,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访寻同道,力图复兴。他喊出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中华民族共同的强烈心声。但是,顾炎武和历史上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者一样,他的爱国思想和忠君思想是融汇在一起的。他学识渊博,对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古之学,都有研究。
      清康熙二年(1663)顾炎武已五十一岁,他在山西五台结识了关中名士李因笃(字天生,陕西省富平人),便第一次来陕西。一踏进华阴县境,就无限感慨地说:“华阴绾毂山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能见天下人,闻天下事。有惊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经过长期的考察、研究,顾炎武充分认识到华阴不但有地理上的优越条件,而且更有他的“复社”同志、朋友和学侣王宏撰等人。研究洪门会的学者们指出,洪门会(即洪帮)是郑成功留下的组织,清初洪门会反清复明的秘密计划,在西北以讲学华山云台观的顾亭林为领导。所有这些促成了顾炎武康熙十六年(1677)秋九月,六十五岁时,第二次进关,定居华阴。顾炎武这次来陕,王宏撰迎至潼关。他到华阴后,居住在潜村(今华阴县岳庙乡庙前村)王宏撰家中明善堂内。王宏撰后又为他构屋数楹,额曰:“颐庐”。
      顾炎武在潜村居住期间,广交关中名宿通儒。以讲学和研究学术为掩护职业,尽可能的“不露圭角”,免人怀疑。康熙十八年(1679),他在给王虹友的书中曾说:“流寓关华,已及二载。幸得栖迟泉石,不与弓旌。而所中一二绅韦,颇知重道。管幼安之客公孙惟说:六经之旨,乐正裘之友,献子初无百乘之家。若使戎马不生,弦歌不缀,即此可为优游卒岁之地矣。”
      王宏撰曾说他是:“亭林义士不合于时,以游为隐者也。”
      顾炎武在华阴虽有“笃于友朋”的知心者王宏撰的招待,但他对于处事接物仍特别慎重、认真,一毫不苟。这固然是他的秉性耿介,对于辞受予取之际,向来讲求严格;也是因他交友完全为了志同道合,从不存在富贵贫贱的世俗观点所至。他在给友人书信中说:
      “羁族之人疾病颠连,而托迹于所知,虽主人相爱,时有蔬菜之供,而饔食一切自给,在我无怍,于彼为厚,此人情之常也。……义如执争所云,有实心向学之机,多则数人,少则三、四人,立为课程,两日三日一会。质疑问难,冀得造就成材,以续斯文之统。既不能尽依白鹿之规,而其易意须从一二,恐其未必办此。则徒铺啜也,岂君子之所为哉!一身去就,系四方观瞻,不可不慎。……”
      当时,关中名儒与顾炎武建立深厚友谊的有:周至李中孚(二曲)、郃阳(今合阳县)、康乃心(太乙)、咸宁(今西安市)、张冀云(又南)、长武寓居朝邑(今大荔县)的王建常(仲复)。这些人都和王宏撰、李因笃等介绍有关系。康熙十六年(1677),顾炎武到华阴不久,因王宏撰受郭九芝函,邀去富平吊唁朱山辉太史,并会晤旧友,而同到富平。在朱氏家中,重读了郑所南的《心史》,《顾亭林诗文集》所收《铁函心史歌并序》(即归华阴所作)。表现出他那强烈的民族思想和对种族矛盾的痛恨。
      顾炎武等人在华山下云台观内创建“朱子祠”,是他在华阴的重大活动之一。顾炎武在潜村居住时,曾打算买地四五十亩,作终生之计。但为建朱子祠,把买地的钱全部捐了出来。顾炎武给张又南的书中说:“今移买山之资,先作建祠之举”。据《朱子祠碑》载述:
      “昔屏万迟公令华阴时,亭林顾先生自南来,与吾山史徵君著述数年,时游息山麓,因同建朱文公祠于云台观。嘱立斋,先生为文以记之。以淳熙有主管云台之命,而意实有望于后,进之士及祠成。而亭林南旋,山史徵君与三五同人,岁遇文公忌二辰,设祭祀于祠下,不数年徵君南游而祠废。”另有井文书载:
      “华阴山云台观西偏,故有朱子祠,创自我朝康熙间。江南顾徵君亭林、本邑王徵士山史,以朱子在淳熙时,曾受主管云台观之命。故于陆子静书,有叨祠禄,遂为希夷直下诸孙之语……”
      朱子祠于康熙十九年(1680)七月动工,二十年(1681)正月基本建成,顾炎武即移居于祠侧新斋。在朱子祠讲学有半年之久,后因王宏撰南游江淮,他便去了山西,在太原过了一冬。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节刚过,他即循绛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曲沃路线回华阴。不幸在曲沃境内坠驴跌伤,于正月九日卒于曲沃之下坡韩村宜园。其从弟岩偕同嗣子衍生扶柩南归,葬于昆山。华阴潜村东南,也有他之遗冢。由王宏撰的后裔每年祭扫,世代相传,从未间断。这可能是王宏撰南游归来时,对顾炎武的遗物不忍抛去,为永久纪念,仿古人“衣冠冢”的作法,把所留衣物,收集埋葬在“顾庐”附近,成为一冢,命子孙每年祭扫,以示不忘。
      顾炎武的治学态度,十分严肃。他反对“以树徒立帜为心”的讲学。在诗文应酬上,更不轻易下笔。他主张“文不关于经术、政事者,不足为也”。在这一点上,王宏撰曾在他的《山志(初集)卷三》中,有一段记载:
      “顾亭林古所谓义士不合于时,以游为隐者也。丰姿不扬而留心经术,胸中富有日新,不易窥测,下笔为文直入唐宋大家之室。至讲明音韵,克传绝诸。他所著《日知录》《金石文字记》《天下利病》诸书,卷帙之积,几于等身,朝野倾慕之。行谊甚高而与人过严。诗文矜重,心所不欲。虽百计求之,终不可得。或以是致怨,亭林费顾也。居恒自奉极俭,辞受之际颇权衡。四方之游,必以图书自随。手所抄录,皆作蝇头小楷,万字如一。每见予辈或宴饮终日,辄为攒眉。客退,必戒日:‘可惜一日虚度矣!’其勤励如此。所著《昌平山水祀》二卷,巨细咸存,尺寸不爽.凡亲历对证,三易稿矣,而亭林犹以为未惬,正使博闻强记,或尚有人,而精评不苟,未见其伦也。”
      顾炎武由于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轻易为人作诗、文。故在华阴居住时期,留传下来的诗文不多。散见于书载者,搜集到以下几篇:《铁函心史歌并序》(见《亭林诗文集》)《平舒道诗》(见《华阴县志·古迹》)《回溪》(见《华阴县志·古迹》)《褐华山希夷祠》(见《华岳志·卷五》)《悼亡》五首之一(见《新文学史》)、题王氏家庙联、朱子祠中殿(讲堂)前楹联、《复庵记》。
 
 
参见《华阴县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42—51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华阴县文史研究委员会编

1985年8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