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
在抗日战争时期,佳县的绝大部分地方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管辖区域,只有县西北部佳芦河川的一小长条地方是国民党的统治区,像根楔子插入边区。
1943年,国民党三十二军八十六师二五七团一营第三连,接防驻进佳县国统区的打火店,连长是梅廷栋。梅廷栋,少时家贫,从军后由士兵升为班长、排长、连长,为人耿直,重义气,容易接近。打火店向东南15公里,是边区管辖的通镇。这是佳县西北区最大的一个集镇,设有中共区委和区政府。由于时属国共合作时期,两边居民越过防区互相往来,而且梅连的官兵也常来通镇赶集。
从1943年起,中共通镇区委书记李德玉就遵照县委的指示开始做梅连的工作。梅连在打火店村里办了个小商店,李德玉先是以生意人的身份去打火店;与商店里的人谈些买卖的事,过了一些日子就与梅廷栋、龚焕章等军官有了来往,特别是和梅廷栋处得好,交上了朋友。这年10月,应一营营长孙英俊的邀请,县委又派纳青去旧寨和打火店作客,进一步发展了与梅廷栋的关系。
1944年初,佳县县委组建统战部,李德玉出任副部长,不久又升任部长。对梅连的争取工作是县委交给统战部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李德玉一度把办公处临时迁往通镇。有一次,梅连的一个士兵携枪逃进边区,梅廷拣给佳县县委写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县委派李德玉与梅廷栋会面,批评了他。但为了日后争取他,还是做了一些让步,并商定:(一)双方各守边界,互不侵犯;(二)双方任何人都不得携枪支进入对方防区;(三)双方互派联络员。由于李德玉和梅廷栋交往日益加深,统战部的干事李仲耀、刘绪先也多次去梅连,一边做生意,一边做争取工作。李德玉也邀请梅廷栋和他的部下到通镇作客,向他们介绍共产党的政策,分析国际国内形势。
1945年夏,李德玉再次应邀到打火店。梅廷栋在家中设盛宴款待,并邀来亲信排长作陪。酒宴后,梅廷栋又陪李德玉参观了连部、弹药库和其他军事设施。经过这一次。梅、李的关系又进一步加强了,李和梅连几位排长也熟识了。
1946年7月,中共绥德地委统战部派马健飞到佳县协助做梅连起义的工作。马健飞于8月下旬和9月10日两次致书梅廷栋,进行联络。
9月中旬的一天,梅连上尉军医龚焕章的岳父到打火店看望女儿,指导员张宏儒认为龚的岳父是“共产党的密探”。关押了一夜。梅廷栋知道后,下令将其释放。张宏儒遂借故去榆林,报告梅廷栋“通共”。二十二军军部即接连数次命令梅廷栋回榆。在此情势下,梅廷栋急到通镇找李德玉问怎么办。
9月23日,根据中共绥德地委的指示,分区保安处长薛克明和中共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到达通镇。即会同李德玉等人,与梅廷栋商定:(一)9月24日夜至25日凌晨,梅连以鸡叫为号撤出打火店,边区派部队和民兵接应;(二)梅廷栋的夫人杜宏云,于24日前以回米脂娘家为由进入边区;(三)梅廷栋带出队伍后编一个团,梅廷栋任团长;(四)起义的接应工作由马健飞负责。会后,马健飞召集中共响石区委书记袁继成、绥德军分区民兵科长薛英桂、驻佳副营长王成俊进一步布置:(一)王成俊率一个连于25日凌晨以前到达打火店村东面山上,梅连一撤出即行占领寨子;(二)薛英桂率县警卫队,在鸡叫前赶到旧寨与打火店之间的王家砭村,阻击追赶梅连的部队,同时截歼梅连可能叛离的人员,完成任务后于拂晓前撤退;(三)由响石区委书记袁继成带基干自卫军,割断旧寨至刘千河(团部驻地)的电话线。24日,马健飞又去刘国具村,同中共车会区区委书记李海时组织了200名基层自卫军,于是日晚齐集在距打火店村5公里处的贺家仓村,接应梅连起义。
梅廷栋由通镇返回到打火店后,先向3个排长做了工作。深夜,梅廷栋命令执勤排长孙万才将全部人马紧急集合起来,宣布起义,下了军需(国民党特务)的枪。天快亮时梅连到达自家沟,通镇区政府早已准备好了饭莱迎接他们。
梅连撤出打火店后,王成俊和马健飞即率队入寨,于拂晓前运出了寨内的弹药物资。
9月28日,中共佳县县委常委会议决定于30日召开“佳县各界庆祝梅廷栋起义大会”。这一天,方圆10里内的万余群众赶来参加。张俊贤致了热情洋溢的庆祝词,给起义人员献花、献旗后,梅廷栋讲了话。与会的领导干部和起义官兵一起照了相。
庆祝大会后,梅连与游击队、县警卫队合编了一个独立团,隶属于绥德军分区,梅廷栋任团长,赵立业为副团长。根据梅廷栋的请求,中共佳县县委接收他为中共党员。后来,梅廷栋去延安,受到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梅廷栋连起义后,佳县国统区解放了,金明、车会、响石、佳芦4个区连成了一片。
参见《解放榆林国统区》第98页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榆林地委党史研究室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