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蒋介石集中二十三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疯狂进犯。当时,西北人民解放军仅有两万人。面对十倍于己的蒋胡军队,毛主席指挥西北野战军给敌以重大创伤之后,于1947年3月18日下午,主动撤离延安,踏上转战陕北的征途。
8月16日,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率领的党中央机关从米脂陈家岔动身来到佳县乌镇。
毛主席在乌镇没有停留,继续向东前进。天黑时冒雨赶到曹庄,次日天不明,侦察部队报告,蒋胡军队已向乌镇方向追来,于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又动身行军。到了佳芦河边,由于洪水阻挡,只得折向西北方向前进。下午,到达白龙庙村。这时,把尾追的刘戡部甩在黄河岸边,把钟松的一二三旅引向乌镇地区,从而彻底孤立了沙家店守军,完成了消灭胡宗南整编三十六师,彻底粉碎蒋胡军队对陕甘宁边区重点进攻的战略部署。18日,两次强渡洪水滔滔的五女河,沿着五女川前进,傍晚到了杨家园则村。19日到达梁家岔村。为了保证打好对整个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沙家店战役,毛主席又连夜赶到西北野战军总部驻地——前东元村,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对沙家店战役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毛主席亲自指挥下,8月20日上午,我军在常高山一带,将企图由乌镇赶往沙家店增援的一二三旅一举歼灭,黄昏时分,又将沙家店守军一网打尽,全歼胡宗南三大主力师之一的整编三十六师六千七百多人。
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陕北军事形势由防御转为反攻,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局。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陕北战争已经翻过了山峁,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里。从9月1日起,解放军按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转入了内线追击作战.开始了战略反攻。
8月23日,毛主席率领党中央机关从梁家岔村来到朱官寨村,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写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在毛主席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迅速转入了全国规模的进攻。“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伟大的转折时刻。“这里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三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主席预言:“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9月21日,毛主席离开朱家寨,经张家崖窑村,于23日到达神泉堡村。在这里,毛主席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伟大战斗号令宣布了我党的八项基本政策,指导全党全军在新形势下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在全中国的土地上,进一步推动着历史车轮向前奔驰。毛主席在神泉堡村还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
在神泉堡居住期间,毛主席还先后到佳县城、谭家坪、南河底、白云山、香炉寺、吕家坪、峪口纸厂、阎家峁等地方居住或视察过。每到一处,总是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询问干部的工作情况,十分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教育干部战士自觉地遵守群众纪律,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10月18日,毛主席应佳县县委书记请求,挥笔写下了“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的光辉题词。
1947年11月20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的干部,从阎家峁村起身,途经乌镇,于21日离开佳县,向米脂杨家沟走去。
1948年3月21日,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人,告别了米脂杨家沟,途经绥德吉镇,22日晚住在佳县螅镇刘家坪村。次日,经吴堡县川口附近的元子塔渡口,渡过黄河,离开了陕北, 毛主席在佳县共居住了一百个日日夜夜。期间,在毛主席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粉碎了蒋介石胡宗南对陕甘宁边区的进犯,使新中国成立战争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佳县广大平部和群众,也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和优秀儿女的生命,保卫了党中央,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在曹家庄村
1947年8月16曰,毛主席率党中央机关干部,从米脂陈家岔动身,先到佳县乌龙堡,鄢今日鸟镇。
16日,乌龙堡正遇集,毛主席指示群运组的同意,向群众进行了以坚壁清野为中心的宣传工作。毛主席和党中央机关干部在该镇没有停留,冒雨向东前进。途经平墙、桑树沟、李家庄,天黑时赶到神泉乡曹家庄村。这时村里老乡已入睡,毛主席告诉随行人员不要惊动乡亲。毛主席住在曹根生院的西边一孔窑洞里。
干部和战士进驻曹庄村后,发现佳县保安科和在押犯人,以及干部家属还没有转移,立即派人到神泉乡政府,通知县委很快组织转移。周恩来副主席和佳县县委直接通了话。周副主席在电话上询问了情况后,指示县委:“要抓紧转移。估计敌人18日到木头峪,19日占佳县城。一定要抢在敌人前头,把伤员、家属和犯人全部送过黄河。一定要发动群众搞好坚壁清野。绝对不能让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任何损失。转移完毕后,马上把渡口压了,把船只全部调到黄河东岸。”
县委书记张俊贤接完电话,立即召开了干部会议,传达了周副主席的指示。会后,县委干部分赴全县各地,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安排干部家属及在押犯人转移,开展其他各项战斗准备工作。
二、在白龙庙村
8月17日拂晓,毛主席和党中央工作人员从曹家庄村启程,天亮时刻到达佳芦河畔,由于山洪暴发,不能过河,就向西北方向行进。下午,到达西山乡白龙庙村,住在李树前院右边第一孔窑里。周恩来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李林胜家刚进大门的一孔窑里。他们于次日早饭后离开。
毛主席到了白龙庙后,村民把他们让进家里,还送来鸡蛋、红枣、白面。贫农李进来的女儿李米海要给生火,被毛主席谢绝。毛主席说:“群众吃什么就给我们吃什么,群众还没生火暖炕。也不要给我们暖炕。”
在毛主席朝白龙庙方向行进时,敌人已闯到佳芦河边。他们没找到党中央,以为是过了黄河。朝佳县城放了几炮。晚上,毛主席住在白龙庙村,汪东兴向周副主席报告,敌人在西边山上点起了大火。周副主席观察后说:“把警卫部队布置好。不要告诉毛主席,让他好好睡吧。他太疲劳了!”不料毛主席听到了,大声说:“汪东兴啊,不要担心,现在不是他们的天下,是我们的天下了!”
三、在杨家园则村
8月18日早饭后,毛主席和党中央工作人员,从白龙庙动身,沿五女河北上,到朱官寨乡杨家园则村,住在杨连正家里。这是个五孔窑院,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洞,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右起第三孔窑洞。头一天傍晚到,第二天早饭后离开。
毛主席从白龙庙村来到五女河边,山洪又挡住去路。毛主席仔细观察了一会,又用一根柳树枝插到河里测量了流速,决定架桥过河。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亲自指挥组织架桥工作。警卫团的贺福祥等人沿河察看地形,选择架桥地点。几名会泅水的战士游过五女河,到对岸河川村借架桥工具。
架桥经几次试验都没成功。白龙庙方向我们的警卫部队和敌人已接了火。大家的心情非常紧张。汪东兴请示主席,要设法先护送主席过河。毛主席说:“不,我留在这里,你想办法先把秘书、译电员和文件送过河去!”部分机关工作人员都伏在马背上淌过五女河。架桥仍在紧张进行。这时,枪声越来越近,敌机也在头顶上盘旋,毛主席却全不在意,向参谋要来电报,坐在一块石头上,聚精会神地看电报。毛主席从容镇定,给人们增添了无穷力量。干部战士和河川的村民拼命架桥。浮桥架起后,汪东兴先上桥试走了。
四、在粱家岔村
8月19日早饭后,毛主席从杨家园则动身,途经曹大塌村、磨川村、蒋家崖村、黄石壳村,天亮时到达兴隆寺乡梁家岔村,住在刘永升家里。这是个五孔窑院,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洞,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右起第一孔窑洞,于23日下午离开。
毛主席来到梁家岔,即下令立刻架通与西北野战军总部的电话线。电话铃响了,毛主席急步走到跟前,拿起电话机说:“是呀,我是毛泽东!”自从蒋胡军队侵占延安以来,毛主席一直使用李德胜这个代号,今天第一次使用他的真实姓名,这说明形势大大改观。毛主席在电话上说:“向全体指战员讲清楚,沙家店战役是对整个战局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要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敌人,不让一个跑掉!”
19日傍晚到梁家岔村,没有歇脚。连夜赶到距梁家岔村二十多里路的西北野战军驻地——前东元村。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对沙家店战役进行了具体部署后,当晚又返回梁家岔村。
毛主席住在梁家岔窑洞里,一直在电话上听取前线的报告,随时发出指示。
8月20日上午,人民解放军在米脂县常高山打响了消灭胡宗南最狂妄主力部队——整编三十六师的战斗,不到两小时,就消灭了企图由乌镇增援沙家店被围之敌的一二三旅。黄昏时分,又将沙家店之敌三十六师六干七百多人一举全歼。21日,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再次赶到前东元村,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会上,毛主席表扬沙家店战役打得好,进一步部署了全歼刘戡匪军的战斗。毛主席说:“陕北战争已经翻过山峁,最吃力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打出去,到胡宗南的家门口上和他们打。”会后,毛主席又刭村南制高点,用望远镜视察了歼灭三十六师的阵地,沙家店战斗非常激烈,不断有伤员从梁家岔方向转移下来。一天下午,周副主席正跑来跑去掺扶伤员,给伤员喂水喂饭,突然发现村口大树下一付担架上躺着一名伤员,经盘问,才知道是有一个抬担架的民工患了急性肠胃炎,另一个民工一个人没法抬。这时,周副主席就和那位民工抬起担架往前走。走了一会,被值勤的战士发现了,经过战士们再三请求,周副主席才让给战士抬。
在中央机关向朱宫寨转移的路上,有一名伤员拖着一条腿大口喘气,毛主席看见后,立即下马问长问短。伤员说,困抬担架的民工未赶到,他是由部队领导组织刚俘虏的胡匪兵抬的,当抬到山沟无人处时,两个俘虏兵就把他丢下逃跑了。毛主席听后,忙叫警卫员给喂水喂干粮,并命令警卫员用他的马把伤员送到医院。周副主席、任弼时等领导同志都争着用自己的马去送,最后,在警卫员李银桥建议下,把行李分加在其他牲口上,用驮行李的马把伤员送到医院。当伤员知道关心他们的是毛主席和周副主席后,感动得直流眼泪,表示一定要很快养好伤,早日重上前线消灭敌人。
米脂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西北战局,成为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五、在朱官寨村
8月23日下午,毛主席和党中央干部从粱家岔动身,经黄石壳村、蒋家崖村、磨川村、曹大塌村、石家瓤村,傍晚赶到朱官寨乡朱官寨村。先住在殷家沟(朱官寨村的一个自然村)张生海家里,第二天又搬到朱官寨大村阳城张月胜家里。这是个五孔窑院,毛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洞,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右起第五孔窑洞,一直到9月21日早上离开。
毛主席在朱官寨期间,和群众吃喝一样。这年陕北遭了灾,群众生活很困难。毛主席和部队官兵也吃小米和黑豆做成的“钱钱饭”,还吃高粱米饭、山药蛋。当地干部群众看见中央首先吃这样的东西,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于是就将节省下的小米送去,乌镇区的群众还送去红枣和米酒,但都被毛主席婉言谢绝。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代表全县人民,带了两只站羊去看望主席,也被谢绝。毛主席对张俊贤说:“不要这样做,老百姓很苦,他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张俊贤坚持要将羊肉留下,毛主席随手写了个条子,指示把肉送给伤员。并且一再叮咛张俊贤:“要尽最大努力,想办法安排好群众生活,组织好生产。”
在朱官寨,毛主席指示随行工作人员,帮助村民恢复了农会,挨门挨户访贫问苦,发动干部战士帮助农民锄地、掏地、送粪、种老麦。村民朱文均全家患了“出水病”,毛主席派医生给打针吃药,还送去五升小米、三升黑豆,派了八个骡子给送麦粪、翻麦地、种冬麦。
毛主席在朱官寨村时,正是解放战争达到“历史的转折点”时刻。沙家店战役结束以后,人民解放军准备再战,毛主席又一次把佳县县委书记张俊贤找去,当时周副主席也在场。周副主席问:“再打一仗,坚持一个星期到十天,粮食够不够用?”张俊贤说:“我们在通秦寨和车会还有两仓库粮食,老百姓家里还可以动员一些,全县还有一万多只羊,如果把这些粮食和羊吃光了,还有两千多头驴和牛,也可以杀了吃,说什么我们也一定要把战争支援下来!”毛主席听后满意地笑了,并一再叮咛:“部队再困难也不能杀一头驴一头牛!”
毛主席在朱官寨村时,工作十分繁忙,窑洞里的灯光从黑亮到天明。9月1日,写成了《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这是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指示规定,解放战争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以主力打到国民党区域,由内线作战转入外线作战,也就是由战略防御阶段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六、在张家崖窑村
9月21日早晨,毛主席和党中央工作人员,由朱官寨动身,经公家堀村、大王庙村,到达金明寺乡张家崖窑村,住在李怀宁家里。这个院子共有四孔窑,毛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洞,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右起第三孔窑洞,于23日中午饭后离开。
毛主席来到张家崖窑村后,派干部战士到山上帮助群众收割庄稼,还访问了几户贫苦农民。
七、在神泉堡村
9月23日中午,毛主席率领中央干部战士,从张家崖窑村动身,经过苏家飒村、马家嫣山路,傍晚到达神泉乡神泉堡村,住在高继荣宅院(土改时分出去,曾驻过佳县县委机关、神泉乡政府机关),一直住到11月14日离开。这院是三合院落,毛主席住在正窑右起第三孔窑洞,周副主席住在右起第四孔窑洞。
毛主席在神泉堡村期间,还先后到阎家峁村、吕家坪村、佳县城、南河底村、谭家坪村、峪口村、白云山白云观等处视察和居住过。
1947年10月,毛主席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这个宣言于10月10日公布,称《双十宣言》。在这个宣言里,分析了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基本政策。
10月10日,又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关于重新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还公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口号》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中共中央关于公布土地法大纲的决议》。
毛主席到神泉不久,下了早霜,庄稼还未成熟就冻死了。毛主席亲自到山上视察后,指示九支队(中共机关代号)干部战士帮助农民抢收庄稼。还指示把灶上省出来的三斗九升麦子,送给十几户缺麦种的军烈属和贫下中农。并叫九支队派出百十个人、几十匹马,帮助老乡种冬麦。
周恩来副主席在九支队干部战士大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大意是:要做好拥政爱民工作,现在是秋收的时候,要积极帮助农民收割庄稼。这里的人民经过敌人抢劫、烧杀,生活很苦,大家要爱惜他们的一草一木。比如一个红枣是很小的,可是要经过一年才能长成,你们如果摘下来吃了,就会影响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声誉。一个人做一千件一万件好事,别人认为是应该的,但要是做了一件坏事,很快就传开了。你们要为群众多做好事,不要做一件坏事。
在毛主席、周副主席指示下,九支队的同志和神泉村群众一起,起早摸黑地干,几天功夫,就把庄稼收回来,场也打完了,还帮助老百姓种了冬麦。在神泉堡,毛主席请《解放日报》的余光生同志当英语教员,坚持学习英语。
10月13日,毛主席从神泉堡动身,到刘家山乡阎家峁村,参加了欢迎新战士大会。当天下午又返回神泉堡。
党中央在神泉时,警卫团团部驻在阎家峁。10月13日,团部召开了欢迎新战士大会。这批战士六百多名,是刚从太行地区征集来的。这天,毛主席、周恩来副主席、任弼时同志,赶上午九时,就来到阎家峁村。会场设在山头的一个打庄稼场上,当中央首长来到会场时,“毛主席万岁!”“坚决保卫毛主席I坚决保卫党中央!”的欢呼声响彻山谷。
毛主席在大会上讲了话。主席讲了当时的形势,讲了学习的重要性。教育大家努力学习革命道理,把自己锻炼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也分别讲了话。
10月17日早饭后,毛主席率领部分警卫战士,从神泉堡动身,上午即来到佳县山城,住在东拐角任恕院里。这是个三孔窑洞,毛主席住在中间窑洞,于18日早饭后离开。
毛主席到佳县城那天正逢集。主席在大街人群中走过,许多人认出了他是毛主席。毛主席在县委书记张俊贤陪同下,游览了香炉寺,眺望了山西省河山。
毛主席来到佳县城时,正遇县委召开区委书记扩大会议,研究讨论支前、土改等工作。毛主席向张俊贤详细了解了佳县的人口、土地、生产和群众生活,热情鼓励一定要把支前工作和土改工作搞好。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排好。
18日清晨,毛主席应邀来到县委书记张俊贤的办公室。张俊贤请毛主席题词,毛主席挥笔在白市布上写下“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十三个大字。
10月18日早饭后,毛主席从佳县动身,经南河底,登上白云山。毛主席在县委负责同志陪同下游览了白云观,参观了观里的建筑,听道士讲述了道观的修葺历史。毛主席对县委负责同志讲:“这些都是文化遗产,除了牛头马面外,都要保存下来,不要毁坏了。你不信神,我不信神,老百姓还有信神的,毁坏了,后人不知道这就是神。你明天出个布告,要把这些文物保护好。”当日中午,毛主席到达峪口乡谭家坪村,住入贺加厚院。院内有窑6孔,毛主席住右起第二孔,直到21日离开。
毛主席到谭家坪,房东贺加厚给主席送去一盘红枣。第二天毛主席特意让炊事员炒了一盘鸡蛋,让警卫员给房东送去。这件事传出以后,村里群众非常感动。一天,毛主席拿望远镜向山西省方向眺望,跟前有许多村民的孩子围扰来,主席就招呼孩子们排成队,让他们依次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瞭望。
毛主席在谭家坪居住期间,还到峪口视察了峪口纸厂。
10月21日上午,毛主席从谭家坪动身,到峪口乡南河底村,住在李正兴家里。这是个三孔窑院,主席住在右起第一孔里,于29日下午离开。
在南河底村时,毛主席和战士帮助村民用连枷打过场,还帮助房东李正兴摘过绿豆荚。毛主席一边摘一边亲切地问:“你有几个儿子?都在干什么?”李正兴回答说:“有五个儿子。大的当乡长,二的在家里种地,三的当兵,四的在佳县县政府工作,第五的还小哩!”毛主席听罢,点头微笑说:“很好。”
跟随毛主席的干部和战士,都帮助南河底村群众收割过庄稼。
农历九月初九日,正值白云山庙会。毛主席再次登上白云山。剧团正演晋剧《反徐州》,毛主席就站在人群当中看戏。抱起一个农村孩子,让孩子站在凳子上看。站在前面的许多群众,认出是毛主席。自动让开,毛主席急忙制止,不让这样做。毛主席听不懂晋剧唱词,叫来部队里熟悉晋剧的王洪兴同志讲解唱词。看完戏,毛主席热烈鼓掌,还说:“这戏还好,是反封建的。”毛主席看完戏后,即返回南河底村。
毛主席指示,以亚洲部的名义,给佳县群众剧团赠送锦旗一面,上面写“与时并进”;又以长江部的名义,赠旗一面,上写“人民喉舌”。
10月29日下午,毛主席从南河底动身,到达佳芦镇吕家坪村,住在张裕普家里。这是个五孔窑院,主席住在右起第二孔窑里。31日上午离开吕家坪村,又返回神泉堡。
八、在阎家峁
11月14日,毛主席一行从神泉堡动身,再次来到阎家峁村,住在阎揆要家里。于11月20日离开。
这时正值秋收打场季节,为了不影响毛主席休息,房东主动停止了打场。毛主席知道后,马上制止这样做,给警卫团参谋何有兴说:“今年收成不好,要发动干部战士抓紧把庄稼打完。”毛主席在休息时间,还亲自给阎斗耀打过两次场。
毛主席到了米脂县杨家沟村后,还派人专程来到阎家峁村挨门逐户慰问了群众。
九、在乌龙堡
11月20日,毛主席率领党中央机关干部,从阎家峁出发,来到乌龙堡,住在陈占真家里。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陈占祥家里。21日早饭后,向米脂县方向走去。
在乌龙堡,许多人认出了毛主席。毛主席和群众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十、在刘家坪村
1948年3月21日,毛主席带领党中央机关干部战士由米脂县杨家沟出发,经绥德县吉镇,22日下午到达佳县螅镇乡刘家坪村。住在区公所院。这是个四合院,毛主席住在正窑中间窑洞,周副主席和任弼时住在右第三孔窑洞。22日晚上,任弼时召集区公所干部开了会,主要讲了目前的形势。
23日上午,毛主席和党中央机关干部战士沿黄河岸,到达吴堡县岔上乡川口村,从元子塔渡口,乘木船渡过黄河,离开了他生活战斗过十三个春秋的陕北,途经山西省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
编后附言:
本资料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一、询问了毛主席的随行人员,根据他们的回忆谈话,记录整理。
二、访问了当年佳县接触到毛主席、党中央的干部、群众,根据回忆谈话、记录整理。
三、参阅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文章。
提供材料的人有:李银桥、袁子凯、刘辉山、高锐、何有兴、罗元发、石国瑞、阎长林、张俊贤、李德玉等。对于这些同志,我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