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史料  >  纪略

革命使佳县获得新生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葭州改为葭县,属陕西省榆林道。当时人们寄希望于崭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各地军阀混战不休,封建官僚和地方豪强又把持了地方政权,苛捐杂税和水旱灾害使得葭县人民生活依然十分贫穷。
      从1922年起,葭县一些青年学生在外读书期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利用节假日回家乡宣传革命,发展党团组织,1927年7月中共葭县县委和葭县农民协会相继诞生,共产党人利用在旧政府衙门内的合法身份掌握了县政的部分权力,致力于国民革命,改造社会。不久国民党和反动军阀的清党运动涉及葭县,党组织遭破坏,党团骨干被迫转入地下活动。
      1933年以后,葭县共产党人积极组织赤卫队、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在全县南北建立革命根据地,斗土豪,分田地。到1934年3月,神木游击队控制了葭北地区,成立了葭芦县苏维埃政府,在其七个区搞了土地改革;同一时期,葭南地区也逐渐被葭县游击队控制,1935年10月,成立中共佳芦县委委员会和葭县苏维埃政府,在其四个区实行土地改革,生产建设有了发展。这时国民党县政府只控制着县城周围的一小块地方。从1934年冬开始,国民党加紧围剿红色区域,许多党的干部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白色恐怖笼罩了葭县,党的机关被迫客居吴堡。1936年刘志丹率东征红军北上途经葭县,国民党驻军和民团被击溃,葭县党组织才回县工作。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后,1937年秋葭芦县之地分别划归神府和葭县,葭县成为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区五县之一,八路军于年底接替国民党军驻防葭县,国民党县政府主持县政,葭县县委以驻军民运股名义秘密工作,发动群众揭露国民党方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面目,同时组织群众发展生产,支援抗日前线。1940年后,葭县隶属于边区政府绥德专署,县委相继组建了县农会、县抗日联合会、县务委员会,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县级政权组织开展工作。1944年1月,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葭县人民政府成立。从此,葭县人民在党领导下投入了轰轰烈烈的生产和建设热潮中,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整编,葭县属绥德分区,1956年10月改屑榆林分区。1958年葭米两县合并为米脂县,1961年恢复葭县。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改为“佳”,一直延续至今。
 
 
参见《佳县文史》第1辑第11页
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5年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