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史料  >  纪略

两千年溯源古州县

      西汉时期,关中先进的耕作技术逐渐传向佳县等陕北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人民在经历了先秦战乱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生产力逐步提高。西汉初,汉朝于公元前190年在圜水(即今秃尾闻)两岸分剐设立了圜阳县和圜阴县,圜阴就是今天的佳县。这是县境内首次设县。距今2100多年。据考证,圜阴县城在今王家砭乡柳树会村,占地约一千亩,村里至今仍保留着古城堡的部分城墙。西汉中期,全国分13部(州)80个郡,圜阴县属并州部西河郡。西汉中后期,圜阴县生产进一步发展,人口增多,公元2年全县有4280户共19647人。整个秦汉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圜阴县内集市贸易开始兴起,通镇就是当时县北部一个各类劳动产品的交易中心。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后,曾改圜阴县为方阴县。东汉政权建立后县名复旧,同时将原鸿门县之地(今榆林市东部)并入圜阴。这时,县内已普遍使用牛耕和铁农具,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本县的两大主要产业。
      东汉末年,北方的匈奴族再次南侵,占领了陕北地区,到三国、西晋时,匈奴人扩张到宜君以北,在占领区内废弃了郡县制。数十年的战乱和匈奴族的奴役重赋,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西晋后期北方战乱更频。东晋时,佳县之地先后被氐族前秦国和匈奴族大夏国控制。
      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北魏政权于公元427年灭大夏国,又恢复郡县,今佳县之地是夏州化政郡革融县(县城在今榆林市南郊)的东南部地区。公元534年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两部分,佳县地又成为西魏绥州抚宁郡开疆县(县城在今米脂县东北)的东北部地区。公元557年北周取代西魏,于562年在佳县境内设置了中乡郡,属银州,辖中乡、开光、银城三县,中乡县即今佳县地。这是县境内首次设郡,郡城和县城都在圜阴故城柳树会。
      隋朝统一中国后,陕北地区又进入相对和平时期。此时中乡境内的林草植被已经被大面积破坏,原来生存在这里的鹿、羚羊、豺、狼等动物和天鹅、鸳鸯等珍禽都移居他乡,畜牧业完全衰落了,农业成为主要的产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581年,隋文帝为避其父杨忠的名讳改中乡为真乡。两年后撤郡设州县,真乡县改属绥州,607年又改州为郡,真乡县又属雕阴郡。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真乡县从东汉以来一直地广人稀的局面开始扭转,人口开始回升。大业五年(609)全县有16371人。
      唐朝是中国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真乡县生产也进一步发展。唐于公元619年在真乡境内设置了真州,州城仍在柳树会。623年陕北豪强梁师都攻占真州,五年后唐朝收复,随即撤州恢复真乡县。公元627年全国分10道358府(州)1551县,真乡县属关内道银州管辖。唐末朝廷把陕北的夏州、绥州、宥州、银州等地赐给党项族拓跋氏(其后代建西夏政权),中经五代十国时期,北宋建立后才将这些地方纳入宋朝版图。
      宋初分全国为15路,真乡是属河东路石州(今吕梁)。公元997年,拓跋氏政权又掠占了真乡、吴堡等地,宋朝于1082年收复后,没有再设真乡县,而是在今县城之处修置了葭芦寨,真乡故地归石州临泉县(今山西临县)管辖。当时佳芦河两岸葭芦丛生,寨名由此而得。这是佳县山城建设的最初阶段。此后30多年里,出于军事目的,北宋在佳县之地先后修置了神泉寨、三交堡、乌龙寨、通秦寨、宁河寨、通秦堡、宁河堡、靖川堡等军事据点。1089年,宋朝为与党项族大夏国(史称西夏)议和,把葭芦寨等地割让给大夏。1097年才又收复。1099年北宋在佳县境内设置了晋宁军,上届河东路,下辖临泉县,军城设在葭芦寨,1109年又把定胡县(今吴堡县地和山西离石县地)划归晋宁军管辖。
      公元1115年金国建立后,不断向宋朝发动进攻,于1129年占领晋宁军等地,将宋河东路分为南北二路,晋宁军属河东北路。1153年晋宁军改属汾州,1182斩改军为晋宁州,两年后更名葭州,葭州之名实从此开始。从1218年起,葭州归麟延路延安府辖治。1226年,葭州辖地一分为二,北部以通秦寨(今通镇)为中心设通秦县,南部以葭州城为依托设葭芦县,州城、葭芦县城都设在葭芦寨。从此。葭州辖通秦、葭芦、吴堡、神木、太和(今神木东南)、弥川(今神木西南)、府谷、建宁(今府谷西)等八个县。
      1234年元朝灭金统一北部中国,在中央改府之下分设省、路、州(府)、县,葭州当时属陕西行省延安路。1269年撤销葭芦、通秦、弥川三县,其地由葭州直辖,葭州外辖县合并为吴堡、神木、府谷三个。
      宋、金、元之际,葭州等地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政权互相争夺的军事地区,由于战争需要,葭州境内荒地多被驻军垦植,农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人民并未受益,因为战争的危害更多更大。
      明初朝廷又大量征夫在北边修筑长城,葭州境内迁入的军民人口急剧增多(1504年达36579人)。外来移民给葭州带来了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但广泛垦植也使所存不多的原始植被破坏殆尽,昔日林草广布的绿色景象已被荒山秃岭、片片黄沙所取代。明代分全国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其下再分设府、州、县,葭州隶属予陕西司延安府。州内分9个行政区,叫九里。洪武年间葭州曾一度降为葭县,属延安府绥德州,后又复原为延安府葭州,仍辖吴堡、神木、府谷三县。明末葭州旱灾严重。庄稼收成很少,民间出现了人相残食的惨状,不少饥民参加了反抗朝廷的起义军。
      清朝入主中原后,葭州等地曾有过一个短暂的经济恢复时期,州城和通秦寨、乌龙寨(今乌镇)、螅蜊峪等处发展成为当地的物产交易中心,出现了不少商号,州内人口也逐渐增多,到1805年达18041户、96754人。但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天灾不断,匪患四起,生产难以发展,人口急剧减少,到1857年葭州人口成7万余。清初葭州属陕西省延榆绥道延安府管辖,下辖府谷、神木、吴堡三县,1725年成为省直隶州。1736年,葭州又降为不辖县的散州,只领今佳县之地,上属延榆绥道榆林府。清时葭州之地又划分为葭芦里、龙寿里、永宁里三大行政区,里下又分为七都、十二地方。当时为加强城防,州城在历代修葺的基础上又加改扩,成为内城外廓紧密相连、易守难攻、名闻遐迩的“铁葭州”。清朝后期,由于朝廷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自然灾害又屡屡不断,葭州经济十分萧条。1867年回民起义军曾转战到葭州境内,与清军交战两年多。葭州的人口、财物又遭到重大损失,直到辛亥革命前夕,葭州经济仍一蹶不振,人民生活十分困苦。
 
 
参见《佳县文史》第1辑 第11页
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1995年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