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史料  >  小传

​张达志将军传略

      张达志,原名锦瑞,乳名德宏。1911年3月16日生于陕西省佳县店镇南坝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张达志自幼聪明。9岁开始读私垫,他学习用功,读过的课文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他尤其爱好国文。他的作文,内容充实,文理通顺,受到老师的称赞,常被拿来贴堂(展览)。
      1924年,13岁的张达志考入佳县店镇高小读书。这个学校许多教员都是榆林中学和绥德第四师范的毕业生,他们思想进步,经常在一起开展宣传反帝反封建的活动,揭露“五卅”惨案的真相,渐渐地激发了张达志强烈的爱国热情,使他萌生了救国救民的思想。
      1926年8月,正值国共两党合作时期,绥德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杨明秆,来到佳县店镇,以店镇高小为中心成立国民党县党部,讲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张达志受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关心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他和刘光显等人参加了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党,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和反对军阀吴新田、刘镇华的斗争。
      1927年3月,张达志在绥德省立四师学习期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革命失败后,他受党的派遣,回到家乡南扭村一带,以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春,张达志又接受党团组织的派遣,赴佳县王成村、郭家圪捞村一带,利用小学教师的合法身份,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在那里发展了10多名党团员,建立了党、团支部。1929年,张达志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任佳县特区区委组织委员,和刘光显、张志高负责佳县特区党的工作。
      1931年冬,张达志任佳县党的特区区委书记,在家乡开办冬书房,发展建立农村党、团基层组织。由于他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南坝村一带的党团组织碍以迅速发展。1932年秋,在陕北革命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他办的冬书房成了陕北特委机关所在地,他的家成了革命活动的秘密联络点,有效地保证了特委机关的安全,使党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1933年2月,张达志任陕北特委特派员,他深入神(木)府(谷)地区整顿党、团组织,建立领导核心,为创建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进行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1933年5月,特委决定张达志任佳县县委书记。同年7月,在中共陕北特委四次扩大会议上,张达志当选为特委委员。会后不久,张达志按照特委会议的决定,奔赴佳(县)吴(堡)地区组织革命武装,参与组织了木头峪暴动,协助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陕北第四支队。
      1934年底,陕北组建红27军84师,张达志任师政委兼第一团政委。1935年4月,红27军与陕甘红26军会师陕北,在刘志丹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成立前敌总指挥部,张达志任军委委员、总指挥部党务书记。从1934年到1935年,张达志参与领导并率部进行了反“围剿”斗争。
      1935年9月,由徐海东、程子华同志领导的红25军到达陕北,与红26军、红27军会合组成红15军团,张达志先后任81师、78师政委及军团民运部长,参加了著名的崂山、榆林桥、直罗镇及东征等战役。1936年2月,张达志随红十五军团东征,他在沿途各县开展地方工作,筹备粮款,扩充新兵,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5月,张达志被选送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深造。1936年“西安事变”后,陕北地方部队改编组建为陕北独立一师,白志文为师长,张达志为政委。当时西北地区土匪十分嚣张,严重危害苏区的安全。为了尽快消灭土匪,安定民心,张达志奉命率领独立一师赴甘泉、富县等地执行剿匪任务。1937年下旬,张云逸、孔石泉等随周恩来去西安,途经陕西省甘泉县湫沿隘口地域时,被100多名土匪袭击,张达志、白志文闻讯后,命令部队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在兄弟部队的协助下,消灭了土匪,使周恩来等安全脱险。
      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中,在血腥的白色恐怖下,张达志不畏艰险,浴血奋战,为创建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北红军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建立了卓著的功绩。
      抗日战争爆发后,张达志任中共陕甘宁边区东地区地委书记。1937年9月,张达志积极要求奔赴抗日前线,投身血与火的斗争。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任命张达志为八路军120师警备6团政委,他率部挺进雁北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日军第二十六师团两千余人,侵占保德后,又炮击我神府河防阵地,开始强渡黄河,妄图入侵陕北根据地。团长孙超群、政委张达志率领警备六团,配合主力部队与日军展开了激战,歼灭日伪军一千余人,收复了宁武、神池、五寨、岢岚、保德、河曲、偏关7座县城,巩固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40年6月后,张达志先后任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塞北分区副政委、绥蒙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中共绥蒙区党委书记等。1942年,在日寇对我大青山抗日游击区实行“铁壁合围”的大规模扫荡的紧急关头,张达志率领骑兵支队与敌展开浴血拼搏,突破敌人的重兵合围,保存了一支革命有生力量和指挥机关,为恢复绥蒙和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在坚持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艰苦日子里,张达志风餐露宿,驰骋疆场,和绥蒙人民并肩作战。为扩大、巩固雁北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大贡献。1945年4月,张达志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9月,张达志任绥蒙军区政委、绥蒙区党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玩弄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调集大量兵力到华北、东北,以“受降”为名,抢占城市交通要道。张达志遵照毛泽东“针锋相对,寸土不让”的方针,同国民党的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从8月下旬开始,国民党第十二战区傅作义部队联合绥蒙伪军6万余人,进占归绥、武川、陶林、丰镇、集宁、兴和等城市,企图控制平绥线。9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晋绥军区和晋察冀军区集结主要兵力,由贺龙、聂荣臻统一指挥,组织绥远战役。张达志率部配合晋绥部队主力攻占凉城、陶林,歼灭国民党步兵及整编骑兵第一旅各一部。11月1日,张达志指挥骑兵部队沿铁路线向包头前进,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歼灭国民党军队5个骑兵团,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1946年7月,张达志率部队参加了大同、集宁战役。大同为平绥、同蒲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会重要。国民党军队经过多年经营,工事复杂坚固。7月4日,大同外围作战开始,经过20多天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两千余人。9月3日,傅作义集中三十五军3个师、整编第三军两个师和4个骑兵纵队共3万余人,以平绥路为轴线,分南、中、北三路向集宁进犯,先后战领卧龙山、南房营。11日,张达志率领骑兵旅,和兄弟部队一起向卧龙山、脑包山发起攻击,歼灭国民党军整编第一师大部、第十七师一部共约5千余人。
      1947年8月,张达志任陕甘宁晋绥五省游击司令员。他带领绥蒙军区两个骑兵团,从大青山出发,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关中、晋南、陇东一带执行特殊任务,并掩护关中、陇东地区商贸部门的同志开展工作,筹集资金,支援了西北解放战争。
      1947年12月,张达志调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兼任警备二旅旅长,他冒着严寒,率领部队在内蒙古的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突袭强攻国民党保安部队,缴获一批武器装备,生俘国民党保安部队少将司令员李涌泉,又全歼国民党榆林驻军二五六团,团长戴清沣被俘。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是遭遇战,战斗刚开始对我军不利,部分领导对这次战斗有不同意见,但张达志司令员认为机不可失,坚持要消灭该敌。随即他调整部署,采取迂回包围战术,命令骑兵侦察连从右翼切断敌人退路,其他部队从正面发起攻击,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傍晚,全歼了该敌,缴获了梁武器装备。
      接着,张达志奉命东渡黄河,率领警备二旅参加晋中战役。7日,他率部队进驻原平一带,和晋绥六分区3个团组成临时指挥部,由孙超群、张达志指挥,主要任务是切断忻州至太原的通道,而后分割歼灭忻州之国民党部队。张达志充分发挥军事民主,集中大家智慧,制定有利作战方案,命令各团按时按预定地域迅速进入进攻位置。指挥各团战领有利地形,进行围歼堵击,猛打猛冲,歼灭国民党军整编三十九师及三个保安团共1万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受到徐向前、贺龙司令员的表扬。
      张达志是一位骁勇的战将,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他审时度势,英勇善战,给指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48年9月,张达志率领警备二旅参加了太原战役。
      风阁梁号称太原北大门,是阎锡山为固守太原城所设置的坚守防御阵地。10月,张达志奉命率领警备二旅攻打风阁梁。他首先组织指挥员对国民党的防御阵地,进行了全面周密的侦察,选择了突破口,拟制了攻击计划。经过7昼夜激战,歼灭国民党军队5千余人,战领了风阁梁的全部防御工事。这一胜利,为主力部队扫清了太原北线一大障碍,使解放军可以有效地从地面炮火控制太原北部的飞机场、封锁国民党军队的空中运输线。
      初战获胜后,徐向前总司令员决定乘机攻打太原外围——东山。而东山的要害是其制高点牛驼寨。
      牛驼寨,地势异常险要。它位于太原城东北,站在牛驼寨,可俯视太原全城,是敌我双方必争之地。相传李自成攻取太原时,就是首先攻占牛驼寨。日本侵略军战领太原时,也把牛驼寨视为太原的屏障,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投降后,国民党阎锡山军队进一步加固了牛驼寨的防御工事,构筑有10个碉堡,每个碉堡周围都有暗碉和土木火力点,地下有坑道;所有阵地前沿都切成陡梁,设有副防御工事、堑壕、铁丝网、鹿砦、埋设了地雷等;除了牛驼寨本身的火力配系外,还配有周围高地纵深的各种大小口径的火炮支援。防守牛驼寨的国民党兵力约有1个团,两个炮碉主阵地是阎锡山改编的日本侵略军第十总队,战斗力很强,死不投降缴械。
      攻克牛驼寨的战斗异常艰苦,我军第十纵队所辖4个旅轮番强攻,付出了重大代价。在七旅、三旅强攻仍未突破敌阵地即撤出战斗后,张达志奉徐向前命令,率领警备二旅接替三旅,又对牛驼寨进行强攻。
      张达志根据敌我双方的实际,决定以四团为主攻,六团为第二梯队,向牛驼寨发起总攻。国民党军在密集炮火及空军配合下,连续反扑,警二旅英勇顽强,勇猛突击,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仍没有攻上寨去。这时张达志发动指战员献计献策,集思广益,提出了不能光靠正面强攻的意见。于是从六团二营挑选出几个放过羊且善爬崖的陕北籍战士,每人带一个十字镐,从国民党守军侧翼隐蔽攀登而上,实施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地打乱了国民党守军的部署。警二旅主力部队全面配合,一举攻克了牛驼塞。
      1949年4月25日,太原解放。历时六个多月的太原战役,共歼灭国民党部队13万人。
      太原解放后,张达志又接到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电令,称陕北榆林国民党二十二军(军长左协中),有逃往包头投靠董其武的迹象,令张达志率警二旅速返榆林。张达志接到电令后,即令部队轻装出发,日夜兼程,迂回到榆林城北的古城滩,截断国民党军队北逃之路。这时,左协中才打消了逃往包头的念头,和解放军谈判并很快达成协议。榆林和平解放后,张达志任军管会第一副主任兼整编委员会主任,主管军事工作。1949年5月,张达志被任命为陕北军区司令员,不久又任命为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军长。7月,张达志奉命参加兰州战役。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具有防守的有利地形。当时蹲在兰州的国民党“土皇帝”马步芳扬言:“沈家岭是兰州大门上的一把锬,有沈家岭在,就有兰州在。”而张达志就是不信这个邪,他偏要砸开沈家岭这把“锁”。
      张达志到达四军指挥所的当天,部队去砸“锁”了:十一师两个团,攻了整整一天,结果是沈家岭没有攻下,而部队反受到相当大的伤亡。晚上,四军党委开会,研究白天受挫原因。张达志不顾长途跋涉的疲劳,立即参加会议。沉着、文静和富于智谋的张达志从大家的发言中,听出了攻击受挫原因是部队有轻敌思想。他在会上传达了贺龙的指示,指出在全国即将胜利的形势下,任何松懈和轻敌思想都是错误的。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
      8月25日拂晓,随着3颗信号弹升上高空,各军阵地上同时万炮齐发。兰州城东、南、西三面的山顶上,犹如天崩地裂,眼前的沈家岭,也完全被浓浓的硝烟所遮盖。四军将士不分干部战士,同仇敌忾,奋不顾身地与国民党守军展开搏斗,双方伤亡都很大。四军每打退一次反扑,即乘胜出击,逐步向纵深发展。战斗历时13个小时。四军攻下了沈家岭,六军攻下了营盘岭,六十五军攻下马家山。马步芳吹嘘的三大主阵地,至此全部崩溃,解放兰州的战役宣告结束。彭德怀在兰州接见张达志时,拍着他的肩膀说:“你一来四军就打胜仗,好啊l我彭德怀向你祝贺!”
      1952年8月,张达志被任命为西北公安部部长、西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委,为保卫西北社会稳定,建立新的革命秩序做出了巨大努力。1953年1月,张达志调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府——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深造。1955年5月,重返西北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1955年9月,张达志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在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达志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55年,张达志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根据藏族人民的要求,指挥兰州军区部队进行了平定甘、青两省与川、藏毗连的藏族地区的上层反动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在平叛过程中,他特别强调要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模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入进行群众工作。
      1962年秋,张达志指挥兰州军区的一支部队参加了中印边境的自卫反击战。这支部队在战斗中勇敢顽强,打出了军威国威。
      1969年4月,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张达志被选为中央委员,不久又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11月12日,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此后,张达志还历任十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977年9月,张达志由于年老体弱,不再担任炮兵司令员职务。
      张达志在几十年的革命工作中,一贯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他十分重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他善于联系群众,每到一地,总要到伙房、马厩和猪圈察看,与战士促膝谈心。平时他生活俭朴,小米、土豆、酸菜是他最爱吃的食物,布衣、布鞋是他喜欢的穿戴。他非常厌恶用公款请客,在军区的一次党代会上,主管会议的同志给与会人员多加了个狗肉菜,他知道后,决定“谁拍板谁出钱”,特地给会议补交了170元钱。大西北的军民送给他一个雅号——“布衣将军”。
      张达志一贯坚持党的原则,为人正派,光明磊落,在大事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文革期间”,虽遭到错误批判,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坚持真理,忍辱负重,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全力保持部队稳定,力所能及地保护了一批老同志。
      张达志同志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任中顾委员期间,他关心祖国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虽体弱多病,仍不辞劳苦,风尘仆仆,多次深入内蒙、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革命老区调查研究,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并撰写史料和革命回忆录。
      1992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张达志同志因病在京逝世,终年81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远大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为革命建立的功勋将永载青史,彪炳千秋。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人们怀念和学习。
 
 
参见《佳县文史 》第2辑 第36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陕内资图批字(2002)Ey6号内部发行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