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概况  >  大事记

      康熙二十七年(1688)夏,雷电风交加,大雨如注,江河暴涨,树木连根蔽江而下,境内桥梁多被冲毁。

      康熙二十八年(1689)(或二十九年),汉中知府滕天绶发布《劝民栽桑示》,订出具体办法奖励栽桑。同时提倡栽种桃、李、橘、柿、核桃等。 

      康熙二十九年(1690)秋,汉中知府滕天绶在本县推广水田播种小麦,获得成功。由此,水田由一年一熟而稻麦两熟。 

      康熙四十五年(1706)秋霖,城墙塌垮115.4丈,东、南二门楼橹倾折。四十六年(1707),修补城墙及儒学。 

      康熙五十一年(1712),丁册定为常额,诏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后全县人口大增。 

      康熙五十五年(1716),全县累计荒亡地56551亩,实有熟地286368亩。是年,全县额内额外实征银19697.42两,其中上解银10771.44两,解汉中府站支、驿站银7747.12两。 

      康熙五十六年(1717),署城固县事王穆重修《城固县志》并作序。 

      康熙五十七年(1718),王穆捐金置地于大西街修一井,民称“王公井”。城内始有水井。

      康熙年间(1662~1722),本县稻米、姜黄、生姜、烟叶和柑,即“较他邑颇盛”。康熙后,甘薯(红苕)、马铃薯(洋芋)、苕子先后传入本县。到嘉庆年,红苕、洋芋种植较多。“田多之家,间种苕子一、二块,用以肥田”。 康熙后玉米传入,很快代替粟谷,招引大量流民入山开荒种植,促进山区经济开发。但森林植被遭到急剧破坏。 

      乾隆二年(1737),知县王邦光在大西街设乐城书院。五年(1740),移县署东南儒学内(今城固师范址)。 

      乾隆十年(1745),县城张、李、钟、杨、梁等十家,包粮食集斗行,称行户,世袭。 

      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为张骞、李固、萧何墓立碑。 

      嘉庆二年(1797)十二月,白莲教军将领冉学胜经留坝厅由桅杆石入本县,占庆山。 

      嘉庆三年(1798),白莲教在本县、洋县一带活动,农民投奔,势力扩大。后因府、县筑寨练团与清军合剿,白莲教军势减弱。 

      嘉庆年间(1796~1820),县内平坝区各河渠堰累加修建,共灌田94150亩。其中湑水河四堰灌田81570亩(杨填堰灌洋县田18000亩)。 

      道光三年(1823),全县共计人口210500人。是年,县知事黄宾募集银4千两,重修乐城书院。 

      道光二十年(1840),知县李炜创建考院(考场)。
      道光二十四年(1844),七月起霖雨40日。 

      道光年间(1821~1850),建钟楼于十字街心,后焚于兵乱。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建。 

      咸丰三年(1853),四川铸造匠彭某,来县开办彭记铧厂,生产犁铧等铁制农具。是年,伊斯兰教传入本县。光绪年间在今盐井乡元树梁建清真寺。 

      同治初年(1862~1866)起,境内“凶荒,水旱伤疫,户口凋残”。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全县仅37179户,183673人。 

      同治元年(1862)七月五日,云南昭通农民起义军蓝朝柱等率义军数千人入洋县。蓝军一部驻本县宝山、斗山等地。 

      同治二年(1863)十月二日,太平军扶王陈得才、启王梁成富和蓝朝柱率军攻占汉中府城,陈、梁据守汉中,蓝军北进。三年(1864)正月,以金陵(天京)告急,陈得才等回军支援。正月十六日,太平军退至本县城。清军攻城,城破,太平军退走。 

      同治六年(1867)八九月,霖雨40日,稻禾“秋封”不实。 

      光绪年间(1875~1908),本县输出商品有姜黄、木耳、牛皮、干姜皮、鸦片烟、烟叶、柑橘、蚕丝、西瓜籽和乌药等12种中药材。 

      光绪三年(1877),四月中旬起,大旱,田地无法插秧播种,赤地连片,当年饥馑。 

      光绪六年(1880),城内世发隆钱庄开办,资金银26万两,设9个分号。民国20年(1931)停业。 

      光绪十四年(1888),六月初一到初六,连降暴雨,势若倾盆,山洪暴发,河流泛滥。 

      光绪十四年(1888),天主教汉中教区首任主教安廷相(意籍)将主教堂设本县古路坝。光绪十九年(1893),意籍主教拨士林任期,在古路坝修建主教堂。 

      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大水,汉江泛涨,沿江土地或淹,或塌崩。是年,知县徐普改建乐城书院为城固县立高等小学堂,亦称考院小学堂。是年,田明德、田明礼兄弟同榜中进士。 

      光绪三十年(1904)五月,设立邮寄代办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六月,清政府命各地修乡土志,本县修成《城固县乡土志》。是年八月,停科举,办学堂,讲授新学。 

      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籍基督教教士贾蕴玉夫妇来县建福音堂,传基督教。 

      宣统元年(1909),汉江航运兴起,到民国15年为鼎盛时期。汛期来往木帆船300余只,其中本县船60余只。以新庄为码头,大船载重30~50吨,往来于汉中、武汉间。 

      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初,陕西革命军派邓占云率兵300多人,由科谷经留坝,到本县升仙村、杨家滩击败清军,直追至南郑县丁家营。革命军奉上级指示,由十八里铺退至江湾,过汉江进入四川。 

      宣统三年(1911),省城响应革命。全县粮价下跌,钱票挤兑,知县杨学渊潜逃。腊月十九日,本县随汉中宣布反正。


                     
参见《城固县志》第9—11页
城固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年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