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事件  >  近现代

城固民先队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

      民先队(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是抗战爆发前后诞生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在全国许多省、市(县)都建有机构,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城固县的民先队组织也经历了建立、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它对抗日战争时期城固地下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唤起民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固县的党的历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1936年2月,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成立,下半年派中队长敖伯枫到西安活动,发展西安民先队组织,1937年冬,为加强民先西安队部的领导工作,又派于志元担任西安队部的队长。临汾失守后,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民先总队部于1938年3月初从临汾搬到西安。
      城固县是汉中地区的民先组织中最早建立组织的县份,汉中地区的民先组织也是由城固籍学生尚锡铭,石基(史定国)等人组织筹建并担任领导的,城固民先队组织主要有三个发展渠道:一是在中共陕西省委妇女部工作的城固籍学生卢清惠,1937年初受民先西安总部的委托回城固发展组织;二是1938年初,平津流亡剧团到城固一带宣传抗日救亡,剧团负责人田和夫,白英等发展民先队成员;三是1938年4月随着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南迁城固,组成“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一批民先队员由于学校的迁移来到城固。
      1936年底和1937年初的寒假中,省立高级中学学生、地下工作者、城固人卢清惠,受民先西安总部的委派,回家乡一带发展民先队组织。卢到城固后,带回了西安民先队组织章程和民先队发展组织及开展活动情况,她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表弟尚锡铭(当时在汉中师范学校上学)和自己的弟弟卢宣先后加入民先队组织,并教给了他们民先队的《组织纲领》,同时指定尚锡铭为汉中地区民先队的负责人,卢宣为城固民先队的负责人,卢清惠于1959年曾回忆说:“回到城固,在两个礼拜的寒假中,建立了民先队的组织,我把民先队的重要责任委托给尚锡铭同学,并把他的关系转西安组织上”。此后,卢宣先后介绍了汉中职校的学生会负责人史定国,城固县卫生院进步医生徐雅儒,后任中共城固西北区委书记的张书行等加入民先队,为城固汉中的民先组织吸收了一批骨干力量。在张书行等加入民先队后,即把发展民先队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作为城固西北区地下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解放后,县委党史办在搜集整理民先队史料时,征集到一份“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城固西北区队部委任状”,上书“委任何秉德同志为西北区第二分队长,希克同任职,努力工作。此状”。署名是“城固西北区队长,鸿涛”,并盖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城固西北区队部印章”。据调查核实,鸿涛即张书行,当时民先队城固西北区队部下设三个分队,何秉德属第二分队。除城固的西北地区以外,其他各地的民先组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1937年11月29日,我党领导下的以北平、天津学生中民先队员为主体的平津流亡剧团从西安出发到陕南一带宣传抗日救亡,唤起民众的抗日救亡思想。剧团先后在汉中、城固、西乡一带宣传演出,其中在城固县城共演出九次,下乡演出八次,在城固城乡掀起了宣传抗日救亡的热潮。这期间,剧团负责人田和夫,白英等先后在爱国青年中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仅城固的文庙小学就发展了十多名民先队员。平津流亡剧团发展的民先队员,成为城固民先队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剧团负责人白英等多次给这些民先队员开会,宣传全国抗战形势,号召民先队员自觉地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之中,剧团还和城固西北区的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联合在农村、学校及国民党驻军中宣传抗日救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民先队组织在城固西北地区的发展。加上1937年暑假、寒假中,一批在汉中、南郑等地就读的城固籍学生回到家乡,其中不少就是民先队员,他们除大力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外,也在家乡发展了一批民先队员。1937年9月,省委派杨永昶回汉中恢复建立党组织,杨永昶在汉中、南郑停留后,即同西北区委取得了联系,之后还来到城固文川地区,根据工作需要改组了西北区委,原区委书记张书行分管组织工作兼任城固西北地区的民先队领导人,由于上级党组织的帮助,我县西北地区的民先队组织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组织机构进一步健全,民先队组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到1938年7月,城固北起小河口、水磑河、南到天明古路坝一带、东至原公、西到文川的广大地区,一些集镇和联片乡村,都建立了民先组织,经过正式登记的民先队员就有380多人。成为汉中地区民先队员最多的县和民先组织活动最集中的县份之一。
      1938年3月16日,因临汾失陷,潼关告急,国民党政府中央教育部迫命“西安临时大学”(简称临大)南迁汉中、城固一带,经过一个月的长途跋涉,临大于4月抵达城固,学校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简称联大)。经过筹备于5月2日正式上课,由于学校的迁移,学生中的一批民先队员也来到城固。联大到城固后,原来的民先组织在联大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了改组,指导员张友江(原西大政治系教授),曹清华(原西大国文系副教授),区队长为共产党郑登才。区队部下设三个分队,约有队员130多人。其中城固分队长曹大中。城固古路坝分队长蔡德中,勉县分队长虞运乾。联大的民先队还设有党团组织,党团成员为陈汝森、胡笑微、牟敦炜。陈汝森任书记。陈汝森等毕业后,又改选陈越平、祁东海、陆玉菊,为党团成员,陈越平任党团书记。联大民先组织非常活跃,曾开展游行、演讲并组织了以联大民先队员为主体的联大剧团演出文艺节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联大的民先队组织虽然与城固地方民先队组织是互相独立的,但同属于当时的汉中特委所领导,是党组织领导下的重要抗日群众组织。
      据查证,城固县在1937年底或1938年初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城固小队,卢宣任队长。此时城固民先队组织已制定了民先队发展计划,拟定了民先队员入队誓词和民先队员守则。到1938年8月1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汉南地方队部正式成立,尚锡铭任队长。8月下旬,民先队负责人尚锡铭在南郑(今汉中市中山街)不慎印模被敌发现,尚即被传讯,交出了地方队部公章、工作大纲并供出了队部组织。此时,国民党当局已宣布了民先队为非法组织并勒命解散。根据这种情况,党组织决定民先队员中表现较好者转为共产党员,表现不好者和动摇者自行解散,对某些中间状态者继续培养,成熟的逐步加入党组织。迫于压力,城固民先队队长卢宣自首,县队部领导机构进行了改组。1938年10月,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高压政策,形势已越来越恶化,民先城固队新负责人徐雅儒等传达了上级关于解散民先队组织,转民先队中部分积极分子为共产党员的决定。自此,除少数民先队员入党外,其余民先组织自行消失。只有中共城固西北区委领导的民先组织,到1941年9月22日张书行被捕,西北区委被破环,民先队组织才被迫停止了活动,但少数地方的民先组织,一直坚持斗争到1943年。
      民先汉南地方队部被破坏后,教育上,国民党当局首先从联大开刀,解聘联大进步教授沈志远、章友江、曹清华等十三人,逮捕了学生中的活跃分子刘长松,李昌伦、郑登才,并开除了进步学生王佐才、江效楚、杨文杰三人,并将工、农、医、师四个学院单设,改联大为西北大学。在敌人的高压政策下,西北大学党组织正确贯彻上级指示,少数民先积极分子转党,有的则参加了其他进步同学组织,以其他组织的形式开展活动,民先组织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民先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性的进步群众组织。城固的民先组织一时成为汉中地区各县中组织最健全,时间最早,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县之一。民先组织广泛宣传抗日救亡,是地下党组织的得力助手。民先组织虽然在城固存在时间不长,但其深远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为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
             
 
参见《城固文史》(1-15辑合订本)第416—419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