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城固县  >  事件  >  近现代

洞阳宫大捷

1933年春,中共陕南特委派张书行到城固县毕家河的大木场一带建立南城褒边区革命委员会。王吉祥(大木场人)把竹园、难遇河、大木场等地的140多人组织起来,成立第一赤卫大队;与此同时,地下党员李德坤也把圆宝石、对头坝、陈家林等地190多人组织起来,成立了第二赤卫大队。同年8月,由张书行主持,在大木场吴光昭家坟园里召开了赤卫总队成立大会。王吉祥任赤卫总队总队长,李德坤任副总队长。下设13个大队,有队员八、九百人。以刀、矛、梭标、猎枪为武器,活跃在以大木场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1933年4月1日,西乡马儿岩反革命事变发生后,陕西省委为更大规模地在陕南开展游击战争,先后派张德生、汪锋、张明远等同志来陕南领导游击队工作。研究决定,在第二游击大队(1933年三月于城固唐仙观小学成立,杨维山、胡哲等担任领导)的基础上,于6月9日,在洋县西区谢村镇的镇江楼广场,由特委负责人张德生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场,由特委负责人张德生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九军第三游击大队”。杨维山任大队长,张明远任政委,共有指战员150名,枪18支,子弹100发,手榴弹60多枚。

数日后,大队经溢水、铁河到城固的原公、许家庙、水硙河,进入洞阳宫、大木场一带的山区开辟游击区,建立根据地。7月的一天(约在中旬某日)游击大队途经洞阳宫时,遭到盘据在该地的反动民团杨永贵、徐士鉴的突然袭击,捕去驻扎在我苏区洞阳宫的群众张万全、郭贤贵等10余人,严刑拷打,妄图供出我方人员、枪支和军事部署。对此,经游击大队党委会研究决定,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营救被捕群众,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于22日晚,由胡哲等同志率领游击队员100多人,会同前来配合作战的大木赤卫总队400多名赤卫队员,暗暗将洞阳宫山顶之敌团团包围。翌日拂晓,乘大雾弥漫群山之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连摧毁敌人四道岗卡,在枪弹和手榴弹的猛烈袭击中,冲进洞阳宫,一下子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狼狈逃窜。当场毙敌六人,缴获步枪20余支,子弹700多发,手榴弹50余枚,营救出被捕全部群众,活捉伪民团团长杨永贵(后因当时无人认识,看管疏忽而趁机潜逃)。余部逃到毕家河的建基崖后,被我赤卫队和游击队再次击溃,迫使敌人撤离我游击区。

洞阳宫战斗的胜利,不仅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为发展壮大游击队伍创造了条件,而且还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木场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基础。

(选自城固县文川区文化中心站《文川河》第一期。选载时,文字略有改动)


     
参见《城固文史》(合订本)第十一辑第371—372页
城固县政协民族宗教文史学习委员会编
2013年3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