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神木市  >  民艺  >  正文

神木传统秧歌——丑场子


(图片来源:神木文旅集团官网)
 
      神木传统秧歌是一种平民化的歌舞娱乐和自娱自乐群体舞蹈,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史料记载,神木秧歌和陕北秧歌一样,宋金时期就已经流传于民间,从舞队组成方式、表演形式、角色构成、服饰道具等方面看,传统陕北秧歌艺术,保持了宋代社火舞队的形式和特征。陕北秧歌艺术是集歌、舞、戏、乐、诗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以祭天、祭地、祭祀和娱人、娱神、自娱为目的。每逢农历春节,人们总要闹秧歌,闹个欢天喜地,故民间俗称“闹秧歌”“闹灶火”。
      神木秧歌大致可分为传统老秧歌和新秧歌两种类型。传统老秧歌多属敬神秧歌,有着鲜明的祭祀特色,角色均由男性扮演,秧歌队的组成也有严格的讲究。新秧歌是在传统秧歌基础上改革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秧歌队的角色和形象均以当今人物为主体,多是集体群舞表演,在统一节奏、动作、服饰、道具下进行表演。
      神木秧歌的表演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踩大场、闹小场和踢场子三种形式。其中踢场子又可分为二人场子、三人场子和多人场子三种。踢场子在表演风格上有文、武、丑三种流派。文场子又称软场子、胭粉场子,其表演风格为男角潇洒俊秀、质朴明快,女角柔美飘逸、细腻传情。武场子,又称硬场子、功夫场子,以突出男角的武艺特点,其表演风格为男角动作粗犷敏捷、奔放刚健,女角轻柔、秀美、稳重大方。丑场子又称老人场子、顺风场子,其实是指蛮汉、蛮婆一类丑角表演的场子,其表演动作夸张滑稽、诙谐幽默,情节妙趣横生、变化多端,有喜剧特色,做到丑中见美、谐而不俗,让人们在笑声中受到启迪。《老王八送闺女》就是神木秧歌丑场子角色表演的代表。
     《老王八送闺女》是神木传统秧歌中一种戏剧化的表演形式,通过丑角人物夸张滑稽的舞蹈表演,抒发内心情感,讽刺当时封建礼教的压迫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表达人们对幸福爱情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和面对困境顽强抗争的真实情境。
     《老王八送闺女》秧歌表演中,有蛮汉、蛮婆、丑闺女、二不愣等一类丑角的表演,男角夸张滑稽、诙谐风趣,女角丑态多样、妙趣横生,丑而不俗。在走、扭、摇、摆、甩、踢的基本律动中,将表演者的气、意、神、韵、形融会于一体,给人以鲜活生动的美感和强烈的吸引。
      分布区域
      神木秧歌分布于神木县城,以及全县各地。
      基本内容
      神木秧歌丑场子表演和神木秧歌表演一样都是一种在广场、街道、院落等场合表现的集体形式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演员由男人充任,扮演群众熟悉的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在“伞头”(领头者打伞,故名)的带领下扭摆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都扭秧歌(秧歌队男女各半)。队形有“双葫芦”(即双“8”字)、“九曲图”“回旋阵”“麻花辫”“遍地星”等多种。
      每年春节、元宵节期间,城乡各地大都闹秧歌(亦称“闹红火”),排门子拜年。队伍的前面是扮演工农兵形象的,每人腰扎或手持彩绸,是最令群众喜爱的秧歌种类,所以要不断挖掘、抢救、保护、发展这门民间舞蹈艺术,其主要价值是学术价值。神木传统秧歌不仅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舞蹈,更主要的是一部陕北民俗人文精神的史诗,同时又是陕北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历史性记载和回忆,对研究陕北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神木传统秧歌的继承与发展,对丰富陕北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品位、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扩大黄土文化的对外交流、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增强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品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现实性的作用。
 
 
参见《神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第131—136页

刘香妮主编

神木县文化馆编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6年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