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三原县  >  遗迹  >  建筑

古龙桥

(图片来源:《三原文物》)


龙桥俗名“三眼桥”,位于本县南北二城之间的清河谷半坡上。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桥由当时三原知县高进孝首议筹建,得工部尚书邑人温纯鼎力倡导,捐资兴修。万历三十年(1602)完工,历时12年。桥全长110米,宽11米,高26米,桥面53.3米。桥拱为三孔二心圆尖顶式。中孔大,侧面二孔小。中孔跨径17米,桥下净空16米,偏孔跨径6.75米,孔基高于中孔基。桥身为石条、铁钳结构,石缝皆用石灰汁黏合。桥面用青石铺道,两侧竖立石柱石栏,石栏之间用档板镶嵌。档板上皆有民间传说、历史故事、花木草石、珍禽异兽等浮雕,每块档板自为一幅,风格各异。石柱高1.9米,共64个。石栏外侧雕有龙头龙尾各三,头东尾西,寓意为以龙驮桥,故名曰“龙桥”。龙桥南北二坡呈S形,坡头原修建有南北对峙的城门;南称瑞门,为南城的内城门。桥面两旁原建有民房,住户多经营乐器、刺绣、糖坊、小手工作坊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房屋拆除净尽。桥上的龙头龙尾与桥面上水道相通,每逢雨天,桥面积水从龙头龙尾喷出,直倾到河中,景象蔚为壮观。

龙桥桥体全部用青石条建造,结构坚固,历经明、清、民国三代280年,仍稳固屹立,是陕西省内保存最为完善的古代石拱桥之一。龙桥经过清代几次维修,保持原貌。“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将栏杆砸烂20多块,坡道也有坍塌。1982年,县人民政府拨款8.2万元,加固拓宽了龙桥南北二坡,并修砖质护墙,以保护桥体。1985年陕西省文物局拨款2.2万元,由省古建队承包,复修桥面石柱、石栏共26块,县人民政府特勒石纪念。


参见《三原县志》第951页
《三原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