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葆华
杨觉天(1904—1970)又名杨耀,陕西靖边县人。1940年后定居三原。1924年加入国民党,系民革成员,曾任四川军区参议。1962年任陕西省政协委员。“文革”中受迫害致死,时年68岁。迄至三中全会后,党中央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给予平反。
杨父瑞亭,曾任大元帅府(1923年孙中山回广州重建)参军,后任国民军陕西路督办,中年殉职。觉天启蒙于私塾,后就读榆林中学。1924年邀杜聿明、阎揆要、马师恭等人赴广州,经于右任介绍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教导团副排长、连长等职。1925年在讨伐陈炯明战役中,立过战功。1926年参加北伐,任二师四团少校营长。1932年在邓宝珊部任参谋长兼团长。
1934年入南京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在此期间,曾营救过被南京政府拘押的中共党员方仲如同志。方入狱后,杨还探望,并送去棉被及食品,关照方仲如同志生活。
1935年冬调杨虎城部十七路军任独立三旅旅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迫使杨虎城出国考察,十七路军官佐公推杨觉天和警一旅旅长王俊面谒蒋介石,挽留杨虎城。
1937年杨虎城部队改编为177师,杨任参谋长兼329旅旅长。当时该旅有共产党员阎揆要、谢晋生、陈依平等,杨极力保护。同年部队在山西晋城抗日前线与贺龙120师并肩作战,杨曾资助贺部军饷。是年十月间调忻口与日寇板垣第五师团激战,收回几个阵地,歼灭日军数千人,击毙滕田旅团长,遂传出抗日初期二号捷报。获得国民政府军委会几次传令嘉奖,又获一等宝鼎奖章。
1938年蒋介石在洛阳召开军事会后,杨部归朱德同志指挥。3月下旬杨率部在晋高公路袭击日军高桥108团,击毁敌汽车30余辆和一批军用物资,野炮一门,步枪50余枝,击毙骡马300余匹,受到朱德同志传令嘉奖。四月收复晋城时,策动伪军周凤岐部2000余人反正。获得一千瓦电台一部、日币70余万、山西省钞20余万、布尺、药品、食盐、粮食等物资值100余万元(银元),又缴获银元两万、鸦片烟三汽油箱。受到朱德同志传令嘉奖。嗣后杨公务赴陕,路过潼关,适逢朱德同志率部亦过潼关。于是年十月下旬一个下午,朱德同志在潼关城内一家饭庄邀杨吃饭。席间,朱德举杯表彰杨部称:“529旅国军抗日先锋”。由于529旅杀敌勇猛,累获战功,一时曾有“陕西楞娃,名不虚传”的褒奖美誉。
1940年杨任军政部补训处处长,属孙蔚如部下。因与上峰不睦,遂请长假到三原购房、地产,作解甲归田赋闲打算。
1941年初,陕甘宁边区中共党组织决定利用经营商栈形式,为革命根据地输送急需物资。以合资名义在三原南关西巷子开设泰永丰商栈,杨觉天协助筹措资金,是这个商栈的主要股东。此商栈不断向陕北大量输送紧缺物资。曾多次受到特务的打扰、干涉和敲诈。后终于被敌特告密,1943年,泰永丰商栈被迫停业。
1942年又调远征军长官部任少将参谋长。到1944年春部队整编,杨受蒋排斥离职。长期居住三原,与进步人士杨明轩、马文彦、刘玉红等经常友好往来,谈心叙旧,倾向革命,对国家前途、民族存亡至为关心。
1946——1 948年间,杨密同王明钦等人,给解放区运送枪枝、弹药三次。同时曾派人赴边区联系投奔事宜。
1947年被选为国大代表。
1948年被胡宗南(黄埔同学)胁邀任十八绥靖区少将参谋长、国防部陕西绥靖总部少将参谋长等职。是年冬末,杨与三原县县长石仲伟和驻三原的三十八军整编二十四师师长褚静亚密谋了反胡宗南计划。杨派人去延安联系,归途经耀县被国民党扣押,反胡计划未能实现。三十八军军长姚国俊被撤职,杨觉天在汉中被胡扣押,随胡部在绵阳途中离开国民党部队,潜行成都。1951年入西南军区高研班学习,任四川军区参议。1952年他请求回家,在三原东关新庄从事农业生产,培植果园。
1957年,省委统战部安排杨通过陕西省广播电台向港台讲话,希望黄埔同学关麟征认清形势,为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贡献。当时于芝秀也向在台的父亲于右任进行了广播。
杨觉天家藏有很多善本古籍。在他经济极为拮据的情况下,也不曾割爱出售。在1957年间他将经过整理的三十余箱古籍图书,分别捐赠给陕西省图书馆和三原县文化馆。
1961年县政协机关迁南大街,杨觉天将留下平时喜翻阅仅有的《四库金书》第二大类即史部,整套的善本书籍,捐赠给县政协。此珍贵图书,于“文化大革命”中已付诸一炬。
1979年7月24日,中顾委委员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阎揆要亲笔为杨觉天写道:“杨觉天是我在中学、黄埔军校的同学,后来在杨虎城部一块工作过,抗日战争时一块在山西忻口打过日本军。他虽不是共产党员,他的朋友中共产党员不少,在党员们的生活困难中,他还能帮助。他对蒋介石国民党并不同情,对抗日是积极的,对共产党革命是不反对的。在解放战争时,听说他随胡宗南而到四川,对我西南军区瓦解敌军、统战工作,还做了些帮助”。阎揆要同志在1990年7月6日给杨觉天的子女的信中又写道:“你父亲学习于黄埔军校,参加了抗日战争,后来到四川,帮助解放军,任了四川军区的参议,陕西政协委员,全部历史是进步的。你们应当继承他的精神,很好地为人民工作……”
杨觉天系军人出身,热爱祖国,积极参加抗日,立过战功;倾向革命,靠拢支持共产党;解放后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捐献珍贵图书,用他的行动促进祖国统一,并能钻研园艺,积极于农业生产。
参见《三原文史资料》第8辑第86—91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三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199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