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人物  >  政治军事

杨虎城

 

(图片来源:《陕西蒲城人物丛书》)
 
      杨虎城(1893—1949),名彪,幼名长久、忠祥,赴日本东京疗养时化名“呼尘”,孙镇甘北村人。幼时家贫失学,仅在村塾读书两年。父复兴(又名怀福)是木匠,因受仇人诬陷,被清政府以绞刑杀害。时年15岁的杨虎城,母寡弟幼,乃入孙镇孙家饭馆做工养家。清宣统元年(1909)八月十五日,县东乡贫苦农民自发组织“中秋会”,推李子高、杨虎城为首,“劫富济贫,打强扶弱”为其宗旨。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中秋会”参加秦陇复汉军。民国三年(1914)编为蒲城东乡民团。同年秋,杨虎城亲手击毙一贯欺侮穷人的东乡恶霸李桢,名声大震。民国四年(1915)袁世凯复辟帝制,东乡民团参加讨袁,后编为陕西陆军第三混成团第一营,杨任营长。民国六年(1917)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陕西建立靖国军,成为北洋军阀统治下北方唯一的一支响应护法的军队,杨任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民国十年(1921)杨部编为靖国军第三路。民国十三年(1924)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杨派代表联系,由孙中山介绍加入国民党。民国十四年(1925)靖国军第三路改编为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杨任师长。他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积极主张联共,聘请共产党员魏野畴担任他举办的三民军官学校的政治部主任,从此,一直和共产党人保持良好的友谊。民国十五年(1926)第三师与国民二军李虎臣部共1万余人,坚守西安8个月,抵御号称10万之众的“镇嵩军”,策应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民国十六年(1927)5月,杨部改编为国民军联军第十军,出师潼关东征。次年开往山东临沂,清剿鲁东南地区刘桂堂等股匪,安民护土。大革命失败后,杨部仍秘密起用共产党员,对已暴露的共产党员则设法掩护。民国十八年(1929)杨部改编为新编第十四师,移驻河南南阳。民国十九年(1930)改编为第十七师,后扩编为陆军第七军、第十七路军,杨任总指挥,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次年兼代潼关行营主任,旋改为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他重视教育、兴修水利、创办工厂,对陕西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做了一系列工作,为全省人民所称颂。他秘密支持中共西北特别支部的工作,主张联共抗日。民国二十二年(1933),与进入川、陕的红四方面军订立互不侵犯的协议。中共中央进入陕、甘后,他秘密接见中共代表汪锋,表示完全赞同中共中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达成与中共联合抗日的协议,中共中央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9月派张文彬为驻十七路军的代表。是年日本帝国主义加速侵略步伐,蒋介石置全国人民的团结抗日于不顾,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集大军准备进攻陕、甘红军,并驱使东北军和十七路军打先锋,希图在消灭红军的同时,也消灭国民党中要求抗日的部队。张学良、杨虎城顺应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要求,响应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在蒋介石压迫日急的情况下,于12月12日率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发动了西安事变,兵谏蒋介石于临潼华清池,并电请中共中央派人来西安共商大计。中共代表周恩来到达后,三方面协商一致,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使中国时局出现了重大转折,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推动作用。张、杨二将军被人民称为“千古功臣”。但蒋介石背信弃义,扣押张学良、驱杨虎城去欧美“考察军事”。杨在出国时,对送行的部下赵寿山、孔从周叮咛:十七路军同共产党的合作要加强,必要时彻底倒向共产党一边。民国二十六年(1937)10月底,杨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回到香港即被蒋介石派特务捕往南昌等地,囚禁12年之久。他在狱中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始终坚持爱国民主立场。他的主要将领赵寿山等,忠实地实现了他的愿望,从联共抗日到起义,组成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蒋介石派遣特务,于9月7日凌晨将杨虎城密杀于重庆松林坡,时年56岁(杨妻谢葆真已于1947年2月被害于狱中);次子拯中(20岁)、幼女拯贵(8岁)以及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幼子振中同时被杀;两位副官也先后殉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月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葬杨虎城于西安南郊少陵原,并建立陵园。杨虎城将军终生为国家为民族的爱国主义伟大业绩永垂史册!
 
 
参见《蒲城县志》第741-742页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