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乾县  >  民艺  >  正文

乾州花棍


(汪波翻拍于乾县)
 
      花棍,艺名“霸王鞭”,在我国历史悠久,流行范围较广。湖北、湖南、陕西、甘肃等省均有,但多以单棍为主。其种类可分两种。一种为单棍,也叫单鞭;一种为双棍,也叫双鞭。两湖均以单棍为主,棍的响物多居棍身多处;陕甘多以木棍为料,响物多在棍的二两约三公分处。早在二十20世纪五十50年代,花棍从陕北流行关中。据考证:新中国成立解放前,花棍是乞丐行乞的一种表演形式,他们口中念曲、手舞花棍,乞人施舍。革命年代,这么一伙无产者加入了红军队伍,花棍这一艺术随之也被带入革命队伍并参与到宣传革命的活动之中。当年在延安,打腰鼓、扭秧歌、打花棍、闹竹马等,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
      关于花棍的历史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兴兵作战,随从将士出生入死,个个奋勇当先。可是在战事歇息之际,那些兵士反倒觉得无聊,于是常在一起赌博、酗酒,兵营中被闹得乌烟瘴气。一日,偏营副将张耿又来大营向大帅秉报此事,不见大帅赵匡胤的影踪。大营副参军告诉他,大帅一早去东坡草坪上习武去了。于是,张耿直奔东坡草坪,远见太祖手执盘龙棍,在草坪上挥舞。靠上前去,只见他挥棍如电闪划空,点打似玉珠落盘。直练到罢势收棍,赵匡胤方才发觉张耿的到来。闻听此事后浓眉紧皱,心中甚为不悦,不由感慨,自己已领兵数年来,部下们跟自己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如今这鸡毛蒜皮之过,如何处治?杖责数棍吧,又于心不忍,无奈愤然地将盘龙棍往草坪上一扔朝大营走去。副将张耿见大帅十分生气,也不便多言。他是一位有心计的人,手里提着太祖的盘龙棍边走边寻思如何替太祖解忧,很快他想出一策,心中暗喜。他回到偏营,即刻召集兵士,手指着盘龙棍对众人说:“主帅有令,从即日起,每日晨昏各练一个时辰棍。”众将士见太祖兵器在此,于是便列队操练起来。霎时间,偏营里喊声、击打声响成一片、如雷贯耳。一个时辰过去,个个汗流夹背,疲惫不堪,稍有空闲,便一头扎进被窝酣睡,哪还有时间、精力去酗酒、赌博。之后他便把棍的操练动作自编成套,在军中推广。从此,军营正规了许多。将士们从演练中不但增强了体质,又变得遵规守纪。这一棍法后来流传民间。
      新中国成立初,花棍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新生,流传在关中乾州的花棍,打得如火如荼,村村有花棍队,单打、双打、花样翻新。如今就连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一提到当年的打花棍活动,也津津乐道,甚至哼起了当年打花棍的曲调《拥军花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乾州花棍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如今乾州花棍主要分布在乾县灵源镇一带,而且只有少数上了年纪的人会此技艺。当时颇具盛名的乾州花棍老艺人张耀祖先生已逝,其之后传于徒弟张显庆,即现今乾州花棍唯一的传承人。
      乾州花棍的基本动作有:走棍、踢棍、跳棍、蹦棍、碰棍、打棍、挑棍、转棍和挡棍。其传统阵法有: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阵、莲池阵、九曲莲花阵、方阵、蝶阵、八骏阵、青龙摆尾阵和菱阵。
      乾州花棍的制做以杨柳木为佳,其优点是,木质有韧性、不易折、轻重合适。棍的粗细可取直径约三公分的直棍。长短以参加活动人员身高而定,一般可取活动人员前胸为宜。棍的两端凿眼,穿上铜钱般大小的金属物数枚,以便发出声响。棍的表面涂上红、绿交错缠绕的色彩,并在两端顶部系上红、绿彩布各一条。
 
 
参见《陕西省乾县文化体育志》第560—563页
赵明博主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2015年11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