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乾县  >  人物  >  文学教育

​杨奂

      杨奂(1186—1255),字焕然,号紫阳。金代奉天县南乡华严里杨汉村(今乾县杨汉村)人。父亲杨振,书香门第,教子以严;母亲程氏,读书识文,训子有方。
      杨奂幼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3岁时就随口咏唱“白水满长干,紫阳阁下清风细”的诗句。5岁入学读书,8岁出外就学。11岁时,母亲程氏不幸病逝,杨奂十分悲痛,每日蔬食淡饭,诵《孝经》为课。
      金泰和元年(1201)春,杨奂应试长安,中为优等。泰和五年(1205)秋复赴长安应试中选。举业既成,便以余暇多为诗文,曾撰写扶风“福严碑”,翰林院学士宋飞卿读后大加赞赏,以为有奇才,并致书敦勉:“吾知韩欧之门,世不乏人矣!”泰和六年(1206),廷试万宁宫,当时应试者1200余人,皇上亲自命试题为《日合天统》。杨奂座位恰好排在前列,其间,有一穿紫衣的人进入考场,走到他面前,询问姓名、籍贯、年龄及试题难易,杨奂侃侃而答。后来才知道这人便是金章宗完颜璟,但此次应试未能中选。
      兴定四年(1220),杨奂再次赴长安应试,中选。次年春,又因贻误下第。泾阳卢长卿等较有地位的人,惜其怀才不遇,劝他在有权势的官府作幕僚,杨奂断然拒绝,回归故里。时关中地震,乾州太守吕子成在祠庙设祭,请杨奂代为祝文,杨奂援笔立就,写成祝诗二十四首,时人称颂。
      哀宗正大元年(1224),朝廷想要戒除弊政,革故鼎新,杨奂慨然草写万言策,指斥时弊,辞旨痛切,言人所不敢言,揭露了当权者贪婪荒淫的丑恶嘴脸。他的好友看后,劝告他说:“忠言获罪,此文恐多有冒犯,望君深思!”杨奂亦知当时政治腐败,直道不容,便离京西归,在乡里讲学。后辗转户县郊外,于终南山下,建紫阳阁,收门人弟子百余人,植柳千株,号曰“柳塘”。与门人研习古籍,诗唱歌和,长韵短章,传遍长安。
      正大八年(1231),杨奂到了汴梁,他已为前辈士大夫们所赏识,为太学诸生之首,同当时的上层名流赵秉文、李屏山、冯璧等交往密切。他开始著《朝政近鉴》(亦名《天兴近鉴》),至1234年完稿,计30卷,被誉为“胡氏之春秋”。
      天兴二年(1233)金京城汴梁失陷,杨奂微服北渡,流落到了元好问所在的冠氏赵天锡门下。元好问与杨奂交谊颇深,很受元好问推崇。元好问曾写《赠答杨奂然诗》曰:“关西杨夫子,高晦世所闻。”
      杨奂在赵天锡门下,读书致学,吟诗作赋。东平严实喜欢结交寒素之士,久闻杨奂才名,多次相邀,杨奂都拒而不往。他珍视与赵天锡的友谊,不愿朝秦暮楚。
蒙古太宗八年(1236),下诏诸道进士会考,杨奂辞别赵天锡,北上应试。同年八月,以进士及第,是为状元。中书耶律楚材厚爱其才气和人格,推荐他做了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上任前,杨奂对耶律楚材说:“奂是一介书生,本不聪敏,要管理财政,已非所长。况且正值兵荒之后,遗民无几,若操之过急,势必加重百姓负担,引起民怨。但愿能经过长期治理,使百姓休养生息,逐渐恢复创伤,安居乐业,为朝廷尽绵薄之力。”耶律楚材很赞赏他的主张。
      杨奂到任后,便召集有识之士,商讨治理地方良策,并主张从简办事。常在辖区巡视调查。他改革弊政,取消对长官额外的所有馈饷,力行廉政。时官府内有收受贿赂者,不仅责其人,而且没收其受贿财物。有人劝告杨奂,遵循旧例,加大税额,以增加财政收入。杨奂斥责说:“压榨百姓,欺瞒朝廷,难道是我做得的么?”他不但没有采纳这种建议,反而削减原额四分之一。很快政令通行,公私两便。杨奂从政15年,清正廉洁,政绩卓著。
      杨奂虽政务繁忙,但颇喜文墨,常于公余之暇,著书立说。当他阅读《资治通鉴》中关于汉魏的记述和议论,大为不平,于是修汉书,驳正其事。后来,又著《正统书》60卷,分清治乱,阐述其封建正统思想。
      元乃马真后四年(1245),杨奂已届六旬,居户县养病。宪宗元年(1251),告老还乡,时年66岁。次年,东游山东,先到汶上县,参观王彦章坟及祠。后到兖州,复转至曲阜,拜谒孔庙。孔氏族长率子弟郊迎于孔庙西边。杨奂于阙里为孔府题名并撰写谒庙七言律诗。撰《东游记》、《郓国夫人殿记》、《告先圣文宣王文》、《告先师兖国公文》、《告先师邹国公文》等以述观感。
      同年九月,忽必烈召杨奂入阙,任命为参议京兆宣抚司事。不久,他屡次上书请求还乡,获准后即回到故里,修筑“归来堂”,为养老之所。他结交文人学士,同游首阳山、华山、乾陵,吟诗作赋,以度残年。宪宗五年(1255)患病,自感不支,唤侄子秀民等于病榻前,叮嘱他们“孝悌力田,以廉慎自保”,不要舞文弄墨,以免“玷伤风化”。他神情自若,口授遗诗三章,怡然而逝。享年70岁。赐谥文宪,世称杨文宪公。
 
 
参见《乾县志》第867-895页
《乾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网站“陕西省地情网方志资料库”:
http://www.sxsdq.cn/sqzlk/xbsxz/sxdyl/xys_16200/qxz/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