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勉县  >  史料  >  纪略

勉县书院始末

姜振才
      全国性书院始于唐、宋。“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士”(《玉海》)。宋有白鹿洞、石鼓、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地方有书院起于元、明盛于清。元时,令路、州、府并设书院,“凡好学之家,出钱、出粟、赡学者、立书院,其后日益属多”。勉县有书院,始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地方士子筹金,在卧龙冈武侯读书亭建龙冈书院,不久即废。清雍正十一年(1733)谕各省城设书院,并允许地方士绅出资,或府、州、县拨公款营造书院。嘉庆六年(1801)勉县知事马允刚(河北开县人)在县城(今老城)建沔阳书院,因无固定基金,不久又废。二十年(1815)在本县落户的湖南人王香亭因考试入籍,捐县城东关堡湖南会馆房舍五间作书院,当时知事范抡策(山东泰安人)与本县贡生马济川、庠生柏光斗极力筹划,于捐房的基础上添建生舍数十间,先名作新,后改正谊书院。道光二十六年(1846)改讲堂前半为考棚,增修东、西两面学舍、射圃。在改旧添新工程中,柏光斗的儿子柏台与地方热心教育人士张鹏舯出力很大。同治二年(1876)太平军进攻汉中,在本县与清军激战,县署毁于兵燹,事后,清政府借书院作衙署,移书院于文昌官。光绪二十七年(1902)知事徐兆兰(四川邛崃人)节用平粜余款,购防军营房木料,择县城东关汉江北岸,重建沔阳书院,“房计百间,院分四面,面军山,带汉水”。一座气宇轩昂,巍峨壮观的书院,屹立在群山环抱的县城东南隅。事成之日,徐知事亲临主持庆典,撰书院大门、讲堂、学舍楹联三副:
书院大门联:
人文谁继渊云,喜今兹轮奂功成,兵燹故都崇构起;
风俗愿如邹鲁,卜他日弦歌化治,山河羁国隽才多。
讲堂联:
学规本三代皆同,看多土济济一堂,沔阳旧属周南地;
讲舍乃一弓新辟,独怅我匆匆归去,汉上今开稷下风。
学舍联:
一邑弹丸,在此七十万里中,稽古通今,莫使人讥无是国;
九朝养士,趁兹二百余年后,卧薪尝胆,誓同共戴有头天。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科举,儒学停办;三十年(1904)“诏天下兴学堂”;三十年改沔阳书院为勉县高等小学堂。原书院田产五十余亩移作学堂固定基金。
      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小学堂为勉县第一高级小学,这是本县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为地方造就了许多有用人才。民国十九年(1930地方驻防西北军东进南下讨蒋(介石),留守空虚,加之连年天旱,士匪蜂起,个别失意军阀哨集陕南有名股匪王三春、李刚武、韩世昌(即韩剥皮)、周树民(即周敬仁)、牛堉春、钟人杰、倪九襄等八股士匪来勉集聚,一时勉县成了五王八侯,乱七八糟的陕南土匪大本营。
      由于地方连年旱荒,饿殍遍野,有技谋生者远逃他乡,平时背柴卖草贫民,慑于匪徒横行,不敢进城营生,以致路断人稀。匪众无薪为炊,到处毁民房、拆祠、庙作薪炭取暖炊食。大套原书院改葺之学校空房,在匪徒眼中已是“在劫难逃”。地方群众多寄保存校舍希望于曾任原陕西督军陈树藩部混成第二旅旅长时为“军长”的邑人曾继贤(子才),但曾尽负众望,袖手缄口听任众匪所为。使百余年来地方人士暨几任县知事辛苦经营的勉县唯一庞大有历史意义的学舍毁于一旦,余断垣残碣,随荒烟蔓草任人凭吊。


参见《勉县文史资料》 第3辑 第16—19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勉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1987年08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