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蒲城县  >  概况  >  蒲城八景

蒲城八景

一、双塔夜影


(图片来源:汪波 摄)


城内两浮图,建自唐宋。昼视之,南北各千尺,突兀堪观。至夕隐隐茫茫,而矗矗为撑天两柱。古诗云:“去梯无影。兹岂借月为影也”。

蒲城两塔,遥相呼应,"双塔夜影"为蒲城八景之一。有诗曰:"巍峨双塔插苍穹,幻影分明夜色中,高出女墙虹饮阔,远横金界月当空。"双塔之南寺唐塔原系慧砌寺舍利塔,为方形四面十级楼阁式砖塔,砖砌单壁中空,高约39米,始建于唐贞观元年;北寺宋塔位于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

 


二、漫泉秋月


 

(图片来源:exposure photo)


邑西十里为漫泉源,夏则惊浪潺潺,浮波不定。惟烟消波澄时,水光月色,团团皎皎,好凭庾亮之楼,益拓袁宏之渚。

漫泉秋月,漫泉河是蒲城县西十五里的一个半亩大的池塘,当地人称“黑龙潭”,是蒲城唯一的一条内陆河。上世纪70年代后干涸。过去漫泉秋月碧绿如镜。河经一座三眼桥,曲折向东南流去。当中秋月圆,圆月映水,水色变幻无穷,河中小鱼浅游,青蛙鸣叫,蒲苇丛生,蒲城的来历就是因为这种蒲草。当地有“贾曲的苇子赛竹竿。”之句。离这里不远过去有个笑纹石,民国时石头还在。石头纹路像一个美女高兴笑的样子。传说,古代有个贾大夫,娶了个美貌如花的姑娘。这姑娘嫌贾大夫长得丑,三年不说不笑。有一次,贾大夫到漫泉河一带打猎。贾大夫一下射中了两只大雁。坐在车中的那位美貌的贾夫人高兴地笑了:“不怕人长得丑,有这么好的本事,我跟他也是值得的。”贾夫人的笑纹就照在这块石头上。虽然漫泉河已经干涸,但却深深地刻在蒲城人的记忆中。


   
 

三、南园春晴


 

(图片来源:汪波 摄)


城南里许为紫荆原,春分前后,踏青者率为社饮禊饮,盖仿古蚕市、兰亭,常醉卧而吟,步熙如也。

南塬又名紫荆塬,俗称南塬。每年开春后,大地解冻,风和日丽,原上绿草如茵。人们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地来此踏春,陶冶情操。现在,这里更是被国家认定为酥梨之乡。阳春三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村姑农妇忙着疏花,雪白的梨花映着村民,人如花,花映人。观看梨花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现在,这里又成为城南新区,一道新的风景线即将在这里展现。

   


四、尧山古柏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蒲城宜柏,而尧山柏异他植,以其根盘岩石,坚老特奇。即其时远而摧,几不如古,犹有一干参天,足备栋梁。其萌芽触石出者,疏叶嫩枝,培养护持,延至今日矣。犹古柏也。

传说远古洪荒时代,洪水为灾,关中诸山尽淹,独此山如同大海中漂浮的小岛,所以尧山又名浮山。山上有灵应夫人祠,就是尧山庙。在唐代以前就建有庙。穆宗长庆年间赐铁劵,至今已1200年了。尧山庙前古柏森林,人们祈子求才,络绎不绝,清明前后三天庙会更是人山人海,方圆数十里的群众都来这里赶会。

     

五、五陵闲云


 

(图片来源:三秦游网)


昔唐盛时,楼阁峥嵘,五彩郁然。而今寥落,无复凤翥鸾翔旧景,只依垅上闲云,任其往来卷舒于复道御碑间。邑文人多寄迹焉。

蒲城五陵,除惠陵为平地起坟外都是依山为陵,五陵的开发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桥陵已初具雏型。五陵千载卷闲云,桥泰景光惠三秦。

   


六、北岭积雪


(图片来源:蒲城县人民政府网)


青山一夜积瑶华,黯黯同云一望赊。地不蓝天皆种玉,树非梅岭尽开花。高人踏去诗应就,樵子归来路欲差。盛世丰穰已有兆,欢声先动老农家。

信宿朔风急,今朝雪满山。沄沄欲学浪,皑皑已积盐。天地冰壶里,周秦匹练间。山阴无限兴,野渡有横船。

夜半玄冥吼朔风,平明霄雪堆巃嵸。恰疑岭断银华合,还看岗联玉树丛。乘兴谩睉驴背上,得诗频入奚囊中。归来更觉春无限,笑伴香梅酒大红。


七、温汤晚浴


(图片来源:百度贴吧)


凡水源有石硫磺,其水则温。骊山温泉四季皆暖,此值秋冬耳。温则知无伏阳,凉则知无伏阴,浴之消疴荡秽,功迈骊山。

在县城以东永丰西,有温汤泉水从洛河岸边崖石上流出,冬天时也是热气腾腾。这里的泉眼众多,河道中也有分布。过去,人们晚上常在此沐浴,看着天上的明月,听着寺院里传出的木鱼念经声,别有一番风味。传闻,这里人烟稀少,所以当地姑娘出嫁前都要在这儿沐浴一次,因此,人们称为“处女泉”。


八、蟠龙异石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实一落星也。将雨而滋,湿如柱础。里人卜水旱,取释奠而祈农。所谓陂陀尺寸间,宛转陵峦。惜无高丽盆以盛之。(原载清康熙五年版《蒲城县志》)

有关蟠龙异石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下雨而降陨石。第二种说法陨石降落在罕井蟠龙,后来不知所终。第三种说法在罕井镇桥西村口的这块异石就是从蟠龙冲下来的。这块石头有多半人高,形如狮状。据说,每当久旱不雨时,村民们聚集起来用手抚摸这块陨石就会降雨。


       
参见《蒲城县志》附录六
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3年7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