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史料  >  回忆

回忆刘定五先生二三事

西安市政协委员、文史馆馆员  史国华

刘定五先生乃陕西之先贤,当时之名流。一生宁静致远,慎言慎行,自奉俭约,淡泊明志。他终生为民主、抗日和祖国统一而奋斗,坚决反对蒋介石的独裁反动,曾做过艰苦的斗争,也冒过风险,受过迫害。他德高望重,受人尊敬。

刘先生是我的前辈,多年来往,多次共事,成了忘年之交。谨回忆二三事,追念先贤:

一、日寇侵占东北之后,又大举侵入华北,爱国人士和青年学生响应党的号召,在北京发动了“一二·九”爱国抗日运动。刘先生在此国难当头,民族危急之际,和当时在北京的陕西同乡吕向晨(解放后任陕西民政厅厅长,当时的地下党人)、张奚若(清华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对外友协会长)以及陕西在大学求学的爱国青年都坚决主张抗日,反对国民党反动派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投降政策,敦促冀察当局(冯玉祥部下宋哲元等)抗日。由张奚若著文《冀察当局不应以特殊地位自居》在《独立评论》上发表,颇受社会好评,影响很大,但《独立评论》因此雨被反动派查封。地下党人吕向晨促我响应党的号召,化名金戈主办《青年怒吼》刊物,却被反动派加以“反动犯,危害民国罪”而逮捕,惨遭荆讯。刘先生和向晨同志日夜奔走,积极营救,公开呼吁,我才脱险出狱。陕西先贤、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闻刘先生大力营救我出狱,曾对我说:“刘先生乐于助人,善于识人,也忠于友人。”

二、在1933年左右,刘先生为了抗日、民主,曾应李济深等人之邀去南方开会反蒋,归来经南京过蚌埠被特务绑架失踪,后经全国民主力量,特别是冯玉祥公开营救,蒋迫于压力,才释放了刘先生。

周恩来总理为了抗日、统一祖国,曾多次约会刘先生。并在解放初曾当面委之以重任,刘先生慨然应允,并由北京到上海约我襄助。他虽年迈,仍长途跋涉,奔波于国内外,仆仆风尘,为国宣劳。我二人有时朝夕相聚,教我深谋远虑;有时分离,—常有信件来往,他敬事爱国,我深为敬佩。

三、在“双一二”事变时,在北京求学的陕西学生,因汇兑中断,不少人典当糊口,住公寓和民房的学生大都无钱交房租和伙食费,甚或告借无门,行将断炊。刘先生慨然予以借济,并决定成立北京同乡会,收回被地痞、恶徒非法占用陕西会馆的几处房屋,免费给陕籍学生住宿。同乡会成立之日,刘先生被选为会长,我被选为委员之一。为了驱逐非法占会馆房屋之恶徒,刘先生亲自去公安机关交涉。会馆年久失修,无钱修葺,此时适陕西省政府秘书长杜斌丞因公来北京。刘先生在金聚德设宴招待,约吕向晨和我等数人做陪,请杜转告省主席拨款修理会馆房屋,免费供给陕籍学生住宿,减轻学生负担,为陕西培养人才。刘先生当仁不让的事迹,虽已时隔大半个世纪,但每一思及,尤令人肃然起敬。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第4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8年12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