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骐①
我在本“选辑”第六辑以《忆王志贤同志》为题,写过一篇史料。今就王志贤的几件事,再作以追忆。
1930年至1936年,我在柳林、儒林小学教书,他在陈村小学任教。我俩每逢节假日、晚上不是在他家,就是在我家,谈论时事和形势等问题。我们的观点比较接近。我发现志贤谈的许多问题和我于1925年至1929年在岐山周公庙职业学校和西安师范上学时来校宣传的三原师范学生曹永丰、李岐、雷宏声、林明涛、张云锦(都是中共党员)等人的说法和感情一样。当时,我和张云锦来往较多。他经常带《中国青年》《向导》《社会发展史》等进步书刊让我看。
1937年秋,我和王志贤一起在陕西省教师训练所进修。在学习期间,志贤利用我俩在野外散步,给我讲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时还向我提出有关时局、阶级压迫和剥削等问题,让我回答。我答对了,他就大笑着表扬。我答错了,他就耐心地进行解释。在他的开导帮助下,我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对中国共产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937年冬,学习将结束的时候,一天下午,志贤邀我到大雁塔去游玩。在路上,他鼓励我今后办一所进步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人才。回县后,我被任命为凤翔县立第三高级小学(一高为县城儒林小学,二高为陈村小学,三高为申都小学)校长。按照志贤和我商定的意见,我即聘他为该校的教育主任。我们共同研究安排了教职员工的人选和课程内容。聘请教师时,他选人,我下聘。与当局交涉事宜由我负责、校内一切活动由他安排实施。
1939年,申都小学地下党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国民党凤翔县当局的注意,议论说:申都小学红了(指是共产党的)。因此给我们施加压力。从申都小学出来的师生,都要进行政治审查。有一天中午,县教育科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板着面孔向我指出,县党部书记长何葆华说:“三高已经赤化了,异党活动历害,你是干啥吃的?”我答到:“师生们搞一下救亡宣传有啥问题?”并拍胸保证:“我们学校没问题,如若有事,由我刘骐一面承担。”由于我和这位科长平时关系还好,所以他最后又说:“书记长已经指出了,你得小心。”我立即找志贤说明了情况,他说:“不要紧,我先离校。”由于形势的变化,王志贤于当年秋就转移了。后来得知他离校后,冯和俊负责了申都小学党的工作。我和王志贤共事期间,尊重他的意见,解聘了两名思想反动的教师,增聘了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任教。这些同志工作热情高、能力强,教学认真,同时提倡改进教学管理。组织学生会、班委会、搞民主自治。学生们学习目的明确一一为了抗日救国,争取美好的生活。学生们学习态度比较端正,上课专心听讲,下课认真复习,所学当天弄懂,作业正确整齐。
“三高”开设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与其他学校有所不同。我们增设了形势教育课,王志贤为师生们作时事政治报告,宣传革命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在体育课中增加了军事体育活动内容。音乐课中教唱《义勇军进行曲》《三部流浪曲》《抢口对外》《大刀进行曲》等歌曲。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论持久战》《新华日报》《解放杂志》等革命书刊。
随着抗日救亡活动的广泛开展,革命力量不断壮大。申都小学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师生们一边学习,一边参与社会活动,走出课堂,办墙报、画漫画、写标语,宣传革命道理,还给前方抗日将士募捐慰问品,为沦陷区流亡群众募捐,为抗日尽心尽力。
①刘骐:民盟盟员,原县政协副主席,现离休。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3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