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史料  >  回忆

怀念父亲张博奋

张家祥

1989年10月14日是我父亲与世长辞42周年。每逢忌辰,无限哀思犹如泉涌,注入心头。眼望父亲的遗像,往事历历,浮现眼前。

听祖父讲、父亲是他唯一的儿子,自幼就很聪明,在北京民国大学附属小学上学时,由于成绩优异,常受老师夸奖。在西安市北大街中山中学上学时,不但各门功课成绩好,而且对新事物很敏感,接受快,有培养前途。我祖父一心想把父亲培养成仕途上有点名望的人物,指望他荣宗耀祖。没想到,我父亲在学校受到了进步教师的影响,领悟了革命道理,萌发了推翻旧世界,创立新社会的志向。

1931年父亲中学毕业后,祖父托人在西安地方法院给他找了个录事工作。父亲在法院几个月期间,对当时那种“有理没钱别进来”的衙门作风深恶痛绝。后来,他辞退了法院的工作,到西安汽车站开车、售票。在那里,他参加了共产党,一心为革命而奔波。为此,祖父曾非常恼火,常常数落责备,我父亲总是默默地一声不吭。等祖父气消了,他就讲些革命道理给祖父听。祖父听得多了,倒觉得我父亲一身正气,言之有理,也就默默地赞同了。

祖母年老牙疼,吃饭有困难、特别是逢年过节做点肉食,祖母总是尝都不尝,父亲就立即买豆腐,亲自下厨,做给祖母吃。父亲自小孝敬父母,乡里亲朋人人皆知。

听别人说,我母亲与父亲的婚姻是家庭操办的。父亲既有文化知识,又在省城里干事,但他没有嫌母亲是土气的乡村姑娘。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应该同情尊重她们,只要人品好,别的条件不要苛求。他与母亲结婚后,始终相敬如宾,相处很好。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为救亡,经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祖父唯恐父亲在西安撞出乱子来,又因我母亲病逝,即决定由西安搬回凤翔老家,想让我父亲安分守己;回凤翔后,另为我兄妹续娶了继母。然而,万万没有想到,父亲竟于婚后第3天——1937年11月25日毅然远离了我们,奔赴黄龙山李象九领导的共产党抗日队伍。1938年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他调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司令部队训科参谋、副科长、科长,后任十八团参谋长、太岳军区四分区队伍股长、参谋处长,1945年,担任太岳军区四分区独立二团副团长。

一些革命老同志回忆起我父亲,都说他参谋工作很熟练,很有经验,工作积极负责,考虑问题周到,再困难的任务都要想方设法完成。因此,三八六旅政委王新亭说:“把事情交给张博奋就放心了。”

他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能做团结人的工作。l 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太岳军区前方指挥部央定组建四分区独立二团,父亲奉命斡旋于济源县独立营、第一、七区干队与王屋县独立营和起义前的伪军三支队之间,凭着他的聪明和才智,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组建起太岳军区四分区独立二团。他尊重战士,关心干部,对身边的同志严格要求、培养和教育。他经常在晚上抽时间批改他们的日记,有的同志将他批改过的日记一直保存下来,说现在打开看看,更觉张团长亲切。在他任副团长期间,对连、排以上干部都谈过话,谁有什么特点,谁干什么工作最合适,他都一清二楚,使用干部知人善任。他尊重爱护战士,战士都很尊敬他,见了他从不拘束,亲切的称他“张老头”。

1945年11月,独二团刚刚组成,即参加了解放华北的战斗。接着太岳军区主力部队奉命出征他地,而把黄河以北的孟县、济源、王屋、沁阳等县交独二团防守。国共两党和谈破裂后,在国民党正规军、杂牌军和还乡团向豫北根据地发动猖狂进攻的情况下,父亲带领全团战士依靠根据地的革命群众进行了顽强战斗,严守阵地达半年之久。1946年春,太岳军区四分区郭庆祥司令员到独二团检查工作时,对父亲评价很高,说他“忠诚、稳健、老练、组织能力强,在保卫豫北根据地的战斗中,不怕苦,不怕死,英勇善战,出色地完成了保卫根据地的任务”。

我的父亲为了抗日救亡,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牺牲了一切。他虽然在“黎明”前逝世,只活了32年,但他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和永久的怀念。

我将以父亲为榜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2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