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鸣岐
1983年10月中旬,因开会,我去了阔别41年的西安。那正是斜风细雨的季节,我带着童年的记忆与深情,重游了索罗巷、湘子庙、革命公园、十里铺,还去了临潼等一些地方。这一切使我联想起在竞存经历“双十二事变,的壮烈情景。虽然事隔多年了,然而那时的许多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九·一八事变”,东北山河变色。日寇入关,热河告急,平津震动。为了救国救民,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发表了抗日救国的主张,全国抗日运动蓬勃兴起,各界人民纷纷要求当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那时我年幼失学,免费进了人民教育家车向忱创办的东北竞存小学读书。1936年12月8日,学校接到西安市“学联”通知,12月 9日全市召开纪念“一二·九”一周年大会。开会那天,天色刚亮,我们就到校集合了,老师简短的叮嘱我们遇事不慌,之后就整队出发了。我们打着白山黑水的校旗,二百多学生怀着一颗滚烫的心去参加大会。
这天街上有些异样。队伍出了巷口,有几个警察端着枪在那里转游。经过柿园巷西口的竞化小学和东头的景龙小学,都有全副武装的警察持枪把守,堵着校门,不让学生出来。队伍走到大兴巷民立中学,一帮警察更是气势汹汹,荷枪实弹,把守校门,不让人们出入。被堵在校门里的学生怒冲冲地呼喊着、叫骂着。我们的队伍停下来了,为民立中学的同学助威鼓劲。我们举起拳头高呼:“欢迎民立的爱国同学”“阻止爱国运动就是汉奸”“民立同学冲出来啊!”两校同学如火如荼的激情和愤怒,使腹背受敌的警察慌神了,动摇了。怒不可遏的民立同学,象决堤的洪流一样冲了出来。警察开枪了,子弹在我们头顶呼啸着,刺刀闪闪发着寒光。但它吓不倒我们。竞存和民立的同学紧紧地携起了手,勇猛地冲了上去,和警察撕扭在一起,夺取他们的枪枝,在黄土漫天迷雾濛濛中,枪声、叫声、喊声搅成一片,警察抱头鼠窜了,像是被淹没在愤怒的学生人群中一样。
我们胜利了。但付出了代价一竞存的两名小学生倒下了,血湿透了他们的衣裳,血浸进了他们身下的土地。老师和同学围拢着他俩,为他俩擦拭,为他俩包扎,安慰他俩,鼓励他俩。他俩咬着牙,忍着疼痛,没有哭,也没有叫。我们都说他俩是好样的。他俩被抬走了,留下了一片愤怒。殷红的血。激起我们对敌人的更大仇恨和更大的爱国热情。同学们掸掉身上的土,整理好衣衫,排好队,又出发了,迎着朝阳,在古城宽阔的大路上前进。一路上高呼:“打倒警察局长马志超!”“打倒汉奸卖国贼。”
校长车向忱,立即去了张学良将军公馆,报告了竞存学生流血事件的经过和陈述思乡抗日复土之情。校长和张将军郝落泪。张将军立即给南京中央陈立夫挂去电话,要求严惩凶手,并命令东北军马上出动,保护学生开会游行。我们终于到了革命公园。大会会场,一片革命歌声,显得热气腾腾。上午10时许宣布开会。会上激动人心的讲话,给了人以勇气和力量,大会执行主席李正风,向大会宣布,警察枪杀竞存学生的事件,立即燃起广大群众愤怒的火焰,震天的口号响彻长空:“严惩杀人凶手!” “为受难的小朋友报仇!”“打倒汉奸卖国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大会决定游行示威,并去陕西省政府请愿。游行队伍振臂高呼革命口号,高唱革命歌曲,浩浩荡荡穿过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
游行队伍汇集在陕西省政府门前,歌声、口号声,倾泻出千万人抗日救亡的强烈心愿。省府门前戒备森严,大门紧关着。太阳已经偏西了,派进省政府去谈判的代表,很久才回来。学生代表以十分气愤的口吻对大家说:“邵力子主席跑了”,达官要人们跑光了,想一跑了事,要求邵力子接见的事落空了。群众的愤怒沸腾了,大家喊:“冲进去,砸了他省政府”,有的喊:“见不到邵力予决不回去” “不答应我们的要求誓不罢休”。“学联”负责人提出:“到临潼去,向蒋委员长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群众振奋了,高呼“同意”。人们一天没吃没喝,但是都不气馁。我们竞存小学的学生也是一样,谁也不愿成为孬种。于是,大家整理好队伍出发了。这是一支心连心肩并肩的战斗巨流,在晚霞烧红的西北原野上前进着。太阳落山了,暮霭渐渐深沉了,在漫漫的黄土尘埃中前进的队伍,饥饿和疲劳没有压倒他们。西安距临潼63华里,才走出十华里,前面的路程还远着呢。但是谁也没有畏缩,依然顽强地前进着。我们竞存同学虽然都是些孩子,可是没有一个叫苦的,没有一个掉队的,紧紧地跟着队伍走。这时消息不断传来:一会儿说张学良将军派代表来劝阻,叫队伍不要去临潼,那里有危险;一会儿又说张学良将军的秘书又来劝阻了。可是队伍没有听他们的,依然前进着。最后听说张学良将军亲自来了。这时队伍已经到了距坝桥不远的十里铺,“学联”通知队伍集合,负责人说:“张学良将军来了,要和大家见见面,说几句话”。在学生热烈的掌声中,张学良将军由王以哲军长陪同,登上了高高的黄土坎上。我这是第一次见张将军,我特意挤到前面,看了个清楚。他穿了身深蓝色的棉袍,中等个头,白胖胖的脸,梳着大背头,通身透着一身文雅的气韵。他以宏亮的声音对大家说:“同学们!大家的爱国热忱我是钦佩的。大家去临潼请愿的事,是很危险的,那边有准备,我不愿看到你们再流血了……”这时东北大学的学生,高呼口号“我们愿为祖国而死。大家跟着喊起来,全场激动。有些学生都哭了。这时张学良将军的讲话哽咽了,他泪流满面地说:“我张学良国难家仇未报?何尝不想打回老家去,我是与你们站在一条战线的。你们请愿所提的几条。在个星期内,我一定用事实答复你们,否则唯我张某是问。”他的讲话情真意切,感动大家。于是在一阵热烈地掌声之后,又是一片激昂的口号:“拥护抗日领袖张副司合“拥护东北军北上抗日”“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张学良将军讲话结束后,“学联”负责人宣布: “临潼方面已有布防,机关枪迫击炮正对准着我们,我们接受张副司令的意见,停止去临潼请愿,避免无谓的流血牺牲,我们相信张副司令的许诺是真诚的。”
游行队伍回去的时候,已是夜幕降临了。路上一片漆黑,但是人们的心里是明亮的,仿佛看到闪烁在前面的希望的曙光。张学良将军果真用事实答复了我们。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临潼上空打响了兵谏的第一枪,蒋介石被扣在西安。这一枪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蒋介石被迫抗日,内战危机避免了,抗日战争得以发动,中华民族得救。(1990年1月12日于辽宁锦州)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10辑《竞存学校史料专辑》第112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91年09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