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人才之兴,端由学校。教育之本,尤重童蒙。现将凤翔所属各县城乡义学、义塾,一律改设蒙学堂,慎择师长,严密稽查,从此实力奉行,当可日有起色。惟是立法之初,首在订立章程,榜示座隅,乃足以资率循,而齐风气。兹除一切功课,悉以京师大学通行条规及省城师范学堂教法,无庸赘述外,特就本地情形,察其陋习相沿,积弊当革者,补偏纠谬,订为“师范四条”、“学规四条”,查学则例附“功过格”一条。每学堂榜示一通,以资各师生分别遵守。犹虑寥寥数言,止能示当守之法,无以明立法之意。故不惮繁词赘说,总以期勉勉循循,无负做育人才、实事求是之厚望焉,则幸甚!
一、师范四条
(一)宜长川在学
学问之道,尽之于“有渐”、“有恒”二语。有渐,则无操切之弊;有恒,则无做辍之虞。一有做辍,则暴不胜寒,前功尽弃。故有恒,为尤关紧要。查京师大学堂,所订章程:每年十二月 中,无论师生,皆准给年假一月,暑假一月。每月卅日中,除各令节外,每十二日为一周时,无论师生,亦皆准给假一日。合计满年三百六十日,给假之日,当在一百二十日左右。上学之日,仅余二百四十日左右。三分中给假一分,立法不为不宽,今宜准此办理。除年假定一月于十二月二十日下学,正月二十日上学外,每月凡遇假期,准教习任意去留,以便自理私事。其余日期,一概不许旷废。如或有事关重大,不能不予通融者,亦须赴监督处报名,并将学生日行功课,或托同馆教习兼理,或请他人代办,方许离馆,每月仍不得逾二日,违者记过一次,逾四日者,记大过一次。
(二)宜恪守定章
古者,学校教人,皆有一定之法,后世阙焉不讲,以致家自为学,人自为师,出入异同,卒鲜善道。现在京师大学堂,鉴古酌今,参稽中外,所定一切章程,无不尽善尽美,有要有伦,即以蒙学论功候分,初基进步,是为因材。功课分:字学、经史、舆地、体操,是为知类。日课有进程,卒业有定期。尤与古先正积分、限年之法,深相吻合。至要重讲解,不重记诵一法,昔日曾文正尝主是说,以为系数十年阅历所得,益可见其博采精思,不知几经改订,而后乃垂为今,申颁之学宫。此断非兔园陋识,与墨守一先生之说者,所能几及。凡我同仁,务宜慎守恪遵,勿议改变,有不如式者记过一次,有意违悖者,记大过一长。
(三)宜屏除陋习
语有曰:“教不严,师之惰”。此格言也。而不知每兹流弊,尝见乡曲学院,不识体要,兢尚烦苛,及斥其非理非惰,则辄以此语为应。不知平之一字,有严肃严厉之别。严肃所以防疏怠,严厉则无以养和平:严肃能发蒙,严厉则击蒙矣;严肃能御寇,严厉则为寇矣。且人知不严之由于惰,而不知过严之更由于惰。大凡过严者,其教法必不能善诱循循,不过恃峻法严刑,惩一儆百,使生徒惴惴危恐,然后可自暇自逸耳。此其心直与法家之用重典,酷吏之尚深文,同一计较。蒙养为何,岂宜出此。学生有不率教,止可略示薄罚,一切唾面、笞臀、顶石、跪砖诸恶习,务须屏除净尽。至夏楚(打手的板子)一物,不能不备,要在心知其意,昭威而不邻于猛焉,斯得耳。
(四)宜谢绝闲人
燕朋逆师,燕辟废学。此为学者言之,教者亦何独不然。查向来此地学堂,惟专塾有馆东防闲者。戚友往来,犹近趑趄,至散馆则憧憧朋从,已无顾忌。至义学则纷至沓来,铁限欲穿矣。而在我关者为尤甚,不但每逢考课,四方同人,辄以此为逆旅。甚至完粮兴讼,有事公门者,亦以此为歇家。先生既送往迎来,学生且奉盘捧水。试思精力几何?疲于外务,则妨本务,日力几何?耗于无益,则害有益。度先生之心,亦未必尽愿如此。特以重违情面,不得不隐忍依阿,此尤宜垂为厉禁。惟家人有事告白,路近者,准坐谈片时;路远者,准留宿一夜。此外族邻亲友,一概不准停留。倘有违犯,除由查学监督下令逐客外,仍每犯记过一次。
二、学规四条
(一)务整体
整之阴为零,零则逐物,而日不给。齐之悔为乱,乱则无绪,而治益纷。今一学之中,聚集生徒数十人,零且乱矣。苟无法以治之,断非一力所能驭,则整齐尚焉。即如年齿有长幼,智识即有通塞,通者可罕譬而喻,塞者或杆格不入,是宜令长与长偶,幼与幼偶,斯为齐年齿。资性有灵蠢,领受即各有敏钝。敏者可数行并下,钝者或一丁难识,是宜令蠢与蠢齐,灵与灵侪,斯为齐资性。而且受学伊始,功候熟,熟则因旧而率循易,是又宜生者齿生,熟者齿熟,斯为齐功候。以上三者,各宜区别,亦互宜参附,务使一学之中,无论生徒若干,统共分为三班,班同则业同,举凡认字之多寡,读书之起讫,讲解之深浅,概令其同时、同地、同受、同习,如此教一人不啻教十人,一学虽二三十人,不过止如有二三人耳。师逸功倍,熟愈于此。
(二)尚严肃
蒙学之设,城乡异习,在乡则樵童牧竖,野性弗驯;在城则惰子骄儿,宠禄易过。习虽不同,同于难驭,此又非以肃为严不可。查通行章程内载:凡遇令节及每月朔望,先生率生徒行礼,礼毕,旅拜先生,拜师毕,相向各揖,此即伦理科易行要务。届时须长先幼后,衣帽整饰,如此则礼仪肃。学生即分班偶,写字读书须守定位,听讲时或立或坐,亦必雁行排列,伦序秩然,如此位次肃。每日上学下学,皆向先生一揖,退食回家,每路派年长谨恂者一人为之管束,不准半道停留,叫嚣、跳舞,如此则言动肃。所读书册,或官物、私物,严禁损污。桌凳、墙壁,尤不准刻画涂抹,如此则职业肃。以上四则,略具梗概,其余节目,照此类推。总之,童蒙求我,圣狂分途,欲善其后,惟始是图。曲礼曰:“毋不敬”。严肃其下手功夫,蒙以养正之谓何?为人师者,尚其慎诸。
(三)戒间断
学问无他,在收放心。天下惟童蒙之心为易放,亦惟童蒙之放心为易求。但能常守案头,即不难增长智慧。无如此地积习,每年开春上学时,纷纷执贽,舍几难容,比及半年,则已十缺二三,再及秋冬,竞至十缺七八,每见读书多年,卒至毫无成就者,大率坐此。况如上条云。学生同班共习,此最简最妙之法,先生可不劳而理,学生亦可相观而善。一或间断,则或前或却,万不能齐。此后宜如师范第一条,除各假期外,概不准无故旷课,违者记过。若有能力矫此弊,常川在学不缺一日者,从重议奖。
(四)宜区别
天下事,立法不可不平,行法则不能不宽。上条以间断为戒,固属不易之道,特是积疲既久,苟率成风,贫寒者急近功,既不可辍耕而读;殷实者无远志,亦不惜舍业而戏,今必欲夺其便安,矫其娇惰,窃恐绳墨太峻、转不免畏缩相师,今宜稍予通融,每学皆分两等,一等为常川学生,不许一日旷废;一等为额外学生,可以任便去来。统于上学时询问其父兄,愿居何等者,即编入何类,或半途有愿更改者,亦许来学商办。如此区别,庶几业无贫富,人无忙闲,皆得家弦户诵矣。
(五)查学则例一条(功过格附后)
查向来官立学堂,惟京师八旗官学最有实效。其立法之善,全赖稽查密而赏罚严,今即准此办理。现派查学监督二员,不时梭巡。除照上项师范学规一一核查,分别功过外,所有一切功课,须依颁定章程,详加考察。以学生课程之上下,为先生考成之优劣;优者有奖,劣者有罚。每年四季,再由县署各考一次,每届年终,再由府署大考一次,倍赏倍罚,以总其成。至查考功课之法:每一学生制功课册一本(此册由官发给,体例程式详载册内),将逐日所认所习之字,所读所讲之书,由先生代为评记,监督到学,逐人照册询考,验其得失。课程共分七等:以十不失一为超上,十得八九为上上,十得六七为中上,得半失半为中中,得不及半为中下,十失八九为下下,一无所得为最下。中上以上,分别给奖,中下以下,本应议罚,现才经始,姑从宽免。查毕一人,再查一人,各注等第,逐人查讫,统计等第上下,彼此折算,仍如前以七等别之,视其所得何等,即以此为先生考成。超上者酌予特奖,最下者立即撤退,上上者准记大功一次,中上者记功一次,下下者记大过一次,中下者记过一次,中中者毋庸置议。每月如此,比及年终,除府县大考、季考不计外,再统核历次等第,并合师范学规项下,各功过折算如前。出具考语,禀请进退撤留。以上各条,务宜恪遵。总须力挽积疲,刻求实效。庶几风气大开,英才辈出,乃不负实事求是之至意。功过格开列如下:
计开:
记大功一次奖钱两串文;
记功一次奖钱一串文;
记大过一次罚扣束修一串文;
记过一次罚扣束修五百文。
(知凤翔府事傅世炜)
参见《凤翔县志》第1002—1005页
陕西省凤翔县志编纂委员会
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1年12月第1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