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勉县  >  概况  >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本县民间传统文艺节目有:狮子、龙灯、社火、竹马、彩莲船等,较优秀的传统节目有:
      一、传统艺术
      《五节龙》:由1953年新铺湾乡新铺湾村村民王大贵继承、改造和加工,流行于新铺湾乡。用布绘成龙形,头、尾、躯干扎成5节,1人举龙头,其余4节由2人举起,演出人员在锣鼓声中来回跳跃,双手挥舞,上下翻滚,变化多姿。1956年,参加西北5省民间文艺调演大会,获一等奖。1978年参加陕西省汇演,获一等奖。1983年省电视台曾录像播放。
      《板凳龙》:民国24年(1935)胡家渡乡演秦腔《铡丁勇》,导演设计《板凳龙》作为剧中一个情节。40年代,由胡家渡乡黑鹰窝村宁跃武搬上舞台,进行单独表演,遂流行于汉江南岸一带。经常配合民间社火演出。《板凳龙》是将一条三条腿的长板凳(前两条腿,后一条腿,长1.2米)扎成龙形,由3名演员(前2人,后1人)同时举起板凳腿起舞、翻滚,动作近似汉中端公戏中一些舞步(蹉蹉步),保留着某些原始舞蹈风采,有汉族舞蹈的雏形。
      《对鼓》:民国元年,天堰乡新民村谢炳蔚和谢崇周继承创新,流行于天堰、镇川等乡,由6人分成2组对称表演,每人胸前系一扁鼓挂于颈项。演出时,两人一手持扇、一手持牌,即兴配合表演。边起舞边有节奏地敲打自己和对方的鼓,动作优美,鼓声协调,节奏欢乐,舞姿奔放,颇受群众喜爱。1956年参加西北5省民间文艺调演大会,获一等奖。
      《鹬蚌相争》:流行于县城、何营、高潮等一些地方。演出时由3人分别化装为鹬、蚌、渔翁,在锣鼓和乐曲声中表演,将“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一成语故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老鸹船》:1952年由何营乡边寨村郭维汉继承并加工创新,需演员4人,分别扮演渔翁、船姑和老鸹(2个),锣鼓配合,渔翁领唱,群众合唱,边唱边表演,船在水上摇曳浮动,老鸹在水中捕鱼寻食,场面生动活跃。1956年,参加西北5省民间文艺会演,获一等奖。后屡经改进,1980年参加陕西省汉中片文艺会演,获甲等奖。
      二、评书
      民间流行的评书(亦称说书)活动,由来已久,大都借茶馆挂牌开讲,是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形式。民国时期,刁先生(佚名),纪希建等评说《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东方神侠传》。解放后,赵瑞生、庄金龙、陆建华等在县城茶馆,评说《封神演义》《水浒》《说岳传》《西游记》《包公案》等传统故事和《红岩》《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狼牙山五壮士》《江青游地狱》等现代故事。
      三、唢呐吹奏
      民国时期,有唢呐乐队2处(杨庄、漆树坝乡),技艺精湛高超,各具风韵特色,被誉为“祖传唢呐世家”“吹鼓手状元”。其流行的曲牌有:《高山流水》《雨打芭蕉》《迎宾客》《喜盈门》《昭君怨》《雁落沙滩》《梅花三弄》等。
      四、民间艺人
      史玉亭:团庄乡欧家坡村人。特长说唱,善演曲艺、小调、民间小戏,在他的影响带动下,老伴、儿子、媳妇都能登台演戏,被群众誉为“合家欢”。他还办“围鼓戏”和“自乐班”,每逢喜庆节日,主动助兴,深受邻里乡亲称赞。解放后,演出过秦腔现代戏《三世仇》《穷人恨》《小二黑结婚》《红管家》《小气的姑娘》等节目。1960年被评为出席陕西省文教群英会的先进代表。
      陈维贞:新铺湾乡新铺湾村人。新铺湾乡业余剧团负责人。能自编自唱民间曲子、小调,能绘画人物脸谱和制作形式多样的花灯、彩龙。民国时办汉调二簧“自乐班”。解放后同王大贵等人挖掘编导的《五节龙》《二龙戏珠》,多次被评为优秀传统节目,参加汉中地区和陕西省民间文艺调演。他表演的《五节龙》在1983年春节,被陕西电视台录像播放。
      郭维汉:何营乡边寨村人。擅长编民间舞蹈,会唱山歌、号子、花鼓等。导演的《跑毛驴》《蚌壳舞》《老鸹船》《送郎参军》等,形式优美,技艺精湛,富于创新,尤其《跑毛驴》所表演的跳沟、过桥、上坡、卧倒、打滚、抖威等,形象逼真,动作优美,具有浓厚的陕南生活情趣。1955年曾到西安、北京参加汇演,获得优秀节目奖、编导奖。
      戚怀尧:温泉乡板桥村人。热心文艺活动,具有演唱民歌、小调、花鼓词等特长。编导的《送子参军》《计划生育好》《幸福渠畔鲜花开》等新花鼓唱词,表达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唱腔高昂有力,音调圆润,吐字清脆,婉转动听,富有感染力。
      贾清友:何营乡贾旗寨村人。双目失明,星卜为生,擅长演奏京胡及秦腔板胡,能以独弦演奏秦腔唱腔、弦调、锣鼓声响,情趣逼真,风格别致,喜乐随兴。



参见陕西地方志办公室官网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