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史料  >  纪略

辛亥革命凤翔城守记

王丕卿遗稿    文史组整理

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1911年)农历九月初七日夜,凤翔起义后,同志会与帮会不相统属,雄长互争,屡有龃龉。此时,地方秩序混乱,甘肃清军西来的风声,一日数至,人心大恐。后经地方人士商定,急派专人去西安军政府向大统领张凤翙面陈:凤翔地方混乱;毫无兵备及甘肃清军势将压境;凤翔如有疏失,将动摇西安;陕西革命前途实不堪设想。秦陇安汉军军政府大统领张凤翙以事关重大,遂派副大统领万炳南亲率新编民军2500人来凤翔坐镇,并派赵乃普署理凤翔府事,胡树仁署理凤翔县事。至此,军政有归,人心始安。

万炳南副大统领甫至凤翔,席未暇暖,甘肃清军分两路向凤翔扑来之确总已至。

地方人士李振初(马家庄人、清廪生)、刘定五(八旗屯人,上海数理化专科毕业生)、王丕卿等与万副大统领司令部参谋长陈同及知府赵乃普、县知事胡树仁等共同谋议,拟定办理城防及组织民团之计划:将凤翔起义军民编为城守军,其建制如下:中营以马秉乾为营长驻东街药王洞;以黄发为东营营长驻东城楼;西营以杨开甲为营长驻西城楼;以杨风德为北营营长驻北城楼,共五营,每营兵员各有300余人,均由中营马秉乾指挥,受万副大统领司令部节制。又设军务支应局,以“同志会”杨荟桢、刘志为正副局长,军糈供应,不得贻误。又设民团总局与城防总局,民团总局以李振初、刘定五为正副局长,陈同、刘定五兼城防总局正副局长,王丕卿、周德润(西关人、省高等学堂毕业生、谷逢时(中学生)等辅之。四乡各设一民团,委派王振纬(小里村人、秀才)为东乡分团团长;王季芳(西指挥人,秀才)为西乡分团团长;谢芝(虢王人,秀才)为南乡分团团长;郭卫成(东关村人)为北乡分团团长,令其分区组织民团,平时维持地方秩序,战时协助民军作战,均受民团局节制。在城防总局之下又设四个分局,东分局长为冯丕绩(行司巷人、秀才);西分局长为胡坤元(城内人、秀才);南分局长为李紫若(府前巷人、秀才);北分局长为徐杰(仓巷人、秀才),均受城防总局节制。在城防总局指挥之下,又于四城门各派总稽查一人,以魏茂功(流巷人)、曹俊(南乡人武秀才)、惠运鲲(西古城人)徐杰四人任之,专责巡查四城防务。层层节制,组织严密。军、民、官、绅,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此皆自农历九月中旬至十月下旬之事。

同年农历十月下旬,甘肃清兰州总督长庚(满人),派固原提督张行志与回军统领崔正午率大军分两路夹攻凤翔。张行志率壮凯军由灵台南下迸驻凤翔北乡之水沟、大相寺一带,前锋直逼大沙凹堡;崔正午带骁锐军越陇县千阳而进驻凤翔西乡之柳林镇,前锋直指亭子头,成掎角之势,共有马步军十五营,人数约7500余人,武器精良,来势雄猛,大有“灭此朝食”之势。

万炳南副大统领以凤翔兵力单薄,急电请西安军政府,增派临潼人曹寅候新编的“敢死军”1200人来援,敢死军无枪支,所持武器为一长柄棍,上夹铡刃,用以冲锋陷阵,人称铡刃队。凤翔此时的民军及地方团队总计不过10营,人数不满5000,武器多为毛瑟枪,尚只四五百枝,与敌相较,众寡悬殊,优劣势异。唯此时凤翔军民革命意志坚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凡一切军需供应,无不勇跃输将;所有探敌情、做向导,皆冒死争为。故自辛亥年农历十一月上旬起至第二年(1912)正月底,为时整整3个月,东、南两乡东至虢王、彪角,南至郭店、南指挥,西至陈村镇,在地方团队严密防守下,敌人未能取得一草一木,稍越雷池一步;而在城西、北两方与敢顽强周旋,展开抗击战历20余次,敌人攻城20余次,均予敌以沉重打击,我城守固若金汤。1912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夜,城内当局派精锐部队夜袭崔正午于柳林镇,予清军以致命重创,回军败退千、陇,城围渐松。不久,清帝逊位,凤翔坚守始胜利解严。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第27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4年10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