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凤翔区  >  史料  >  小传

欧阳德传略

冯锡铭

欧阳德,化名杨生枝,1922年农历3月出生于陕西省凤翔县横水乡西坊村一户农民家庭。他父亲欧阳财毕生务农、克勤克俭,影响和教育子女养成爱劳动和吃苦耐劳的习惯。

欧阳德,浓眉大眼,体魄硬实,智力敏锐,从小受到父母的疼爱。父母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为继承家业、光宗耀祖的“顶门杠子”。因此,对他管教很严。他跟随父亲不停地参加田间劳动,出力流汗,养成吃苦耐劳的品德。

1933年,12岁的欧阳德在西坊村小学上学。当时他虽年幼,但气度非凡。一次国民党凤翔县政府派人下乡,查禁种植大烟,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棵烟苗,途经他家地头时,栽赃陷害,硬说是他家种的,把他父亲拉到县上押下,企图以此勒索钱财。欧阳德放学回家,听说父亲遭诬陷,非常愤慨,饭没吃,就挺身而出,拿了些衣物,跑到县上,陪父亲蹲班房,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押了一段时间,敌人见无计可施,便悄悄地放他出狱。乡亲们对他这种不畏强暴的胆略争相传颂。

1937年,欧阳德考入了申都高小。当时申都小学是党的地下县委机关驻地。有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来到这里任教,掩护革命活动。经常给学生讲革命道理,宣传马列主义,组织抗日宣传活动,把进步学生团结在党的周围。

有百分之八十的二八级学生加入了党的组织,并建立了班级党支部。欧阳德受到启发和教育,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和亢甫、亢少平、亢凤岗等同学一起筹办夜校,每人收三个铜板买菜油点灯,组织学习李敷仁办的《老百姓报》和《老百姓手册》等刊物。参加学习的共有30多人。经过学习,进一步提高觉悟,增强了革命斗志。有一次申都乡几个乡丁到欧阳德家催粮,用棍棒把他家养的狗打得汪汪乱叫。欧阳德一气之下,顺手拿起碾棍把那个催粮的乡丁打倒在地。虽然出了一口气。但惹下了祸端,后经人调解,花了三石麦钱,才算了结。

欧阳德在申小上学期间,经过地下党凤翔县委书记王志贤、冯和骏等人的帮助和教育,勤奋学习,成绩优秀。他还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不少马列主义著作和一些进步刊物,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当时他在申小被誉为思想进步的“五星”之一(其他4人为邰光瑞、邰云亭、亢思聪、亢少平)。1938年5月他经王志贤和邰光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西坊村党支部书记。从此,他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在抗日救国运动中,他积极配合东北竞存中学、凤翔师范学校抗日宣传队,在西坊村等地开展宣传和募捐活动,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他还和王文华、亢志华等同学起组织进步青年阅读《二十年苏联》《列宁在十月》《新华日报》《老百姓报》等书报,启发革命思想。

1939年他由申都小学毕业,考入东北竞存中学,第二年因病辍学。病愈后考入凤翔县两街民强中学秋三一级,继续上学。

1941年2月,他和邻村的一个农村姑娘结为伉俪。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夫妻感情融洽,生活美满。结婚不久,他受党组织的指示,和亢少平、蒲光等人奔赴耀县照金的陕西省委干校干训队学习半年多时间,接受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教育,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后由关中地委介绍到赤水县委组织部工作。

赤水县当时管辖的地区,就是现在淳化、旬邑、彬县的一个三角地带,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领导。这个地区三面环山,南面川道就是敌人盘踞的土桥镇。那里敌人的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欧阳德不畏艰险,经常和搞敌情的工作人员一起绕过敌人的碉堡,越过封锁线去敌占区开展宣传活动,侦察敌情,出色地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当时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征收抗日军粮和扩大兵源,保证对敌斗争的胜利。欧刚德在基层工作,为完成征粮任务,经常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在征兵工作中,他把参军和抗日救国紧密结合起来,耐心做好家属工作。凡是分给他的征兵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他平时群众打成一片,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1943年夏天,他在赤水县委工作时,机关里有一青年叫郭伟,不慎落水。当时正在吃饭的欧阳德,闻讯即搁下饭碗,跳进水里救人。这一勇敢行动,一时被全县人民传为佳话。

1943年至1945年,欧阳德先后任赤水县丰泉区委组织科长、区委书记。这期间,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严重,大部分时间在黑夜活动,白天有时藏在苞谷地里。在这种情况下,他经常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一到群众家里,就盘腿坐在炕头上,一面拿着长烟袋叭哒叭哒地吸着,一面和群众促膝谈心,然后向县委写出有情况、有分析的调查报告。当时赤水县长王振喜曾夸赞他善于体察民情和群众心连心。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调兵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同年8月,中共西府工委奉命组建游击武装,接应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北返边区,抽调100多名地方干部充实游击队,开赴麟游山区,执行接应任务。欧阳德是被抽调的区委领导干部之一。他们于8月26日夜,由马栏出发,连夜冒雨行军,越过敌人封锁线。行至泾河岸边,河水暴涨,没法通过,就暂住在淳化县南官庄。武工队带队之一,欧阳德的启蒙老师、入党介绍人王志贤,晚上在驻地遭巡逻人员误伤,不幸以身殉职,他和亢少平、蒲光等一起,带着悲痛的心情,英勇奋战,继续完成接应三五九旅胜利返回边区的任务。

10月,关中地委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派出武工队,赴关中各县,组织开展武装斗争。欧阳德等9人组成一支武工队,他任队长,邰云亭任指导员,队员有蒲光、亢少平、刘沛、左群。他们由马栏出发,跋山涉水,昼夜兼程,赶赴岐山、麟游、凤翔三县接界的三角地带开展活动。他们首先和附近各县地下党负责人如麟游的王自强、岐山的王宏谟、扶风的孙宪武、凤翔的邰光瑞等取得联系,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武装。12月的一个晚上,他们在岐山县北山前岭村,听说刘岐周的非法武装在附近活动。经了解,刘是岐山县故郡乡刘家村人,农民出身,1945年当国民党的甲长时,因控告保长王都的贪污罪行,被逼外出,后偕同张景堂、孟世炎、刘耀玉等人,组织武装力量,到陕甘宁边区的驿马关、孟巴寺和陇东贸易公司搞物资交易,由开始的十七八人,增至200多人,给边区政府运去了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物资,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他们在武装走私的过程中,受到了共产党的影响,萌发了干革命的思想,但不知怎么干。欧阳德即派蒲光找刘岐周联系,表明武工队就是共产党的队伍,要革命就要跟共产党走,刘岐周、张景堂听了宣传,热情招待了蒲光。随后,欧阳德同西府工委委员、岐山县工委书记王宏谟和刘岐周、张景堂正式会谈,当面向刘、张二人宣传了我党改造、争取、团结非法武装的政策,并转达了西府游击支队司令员赵伯经的指示,共同商定了以后的活动计划。此后,刘在活动中也逐步按武工队的要求去办,打击土豪劣绅,不伤害老百姓,并经常跟武工队密切合作,配合行动,接受武工队政治上的领导。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刘歧周的政治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决心跟上共产党走。1947年2月,刘岐周在前岭村经欧阳德和左群介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刘岐周的非法武装改编为革命武装。从此,武工队如虎添翼,经常掩护地下工作队人员在他们那里藏身,并多次打击敌乡公所、保警队,有力地制止了敌人的扰乱。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也在那里争夺非法武装。岐山县自卫团曾派庞万祥到北山一带游说,企图把刘岐周武装拉过去。武工队就派蒲光、亢少平同刘岐周研究对策,可以让敌人收编,提出的条件是:一、不下山;二、不收编;三、不进城(开会也不去);四、要国民党政府按月发给粮饷;五、补发枪支弹药;六、岐山至益店一段西宝公路以北由刘维持地方治安。当时蒙在鼓里的敌人害怕刘岐周被共产党拉走,对他们提的条件一一答应照办。后给刘岐周划定地盘,并任命为岐山县保警队独立分队队长,驻防涝川,进行公开活动。这样武工队更能放开手脚广泛活动。

凤翔县敌保队副韩有为,在地下党和武工队经常活动的申都村组织了一支“夜摸队”,经常跟踪武工队,给地下工作造成困难,为了拔掉这个钉子。1947年4月,在欧阳德的精心策划下,首先打申都村保公所。当时武工队住在石家河,经群众密报,韩有为在三官庙聚众赌钱,那里正演皮影戏。戏完后,武工队就赶到了。欧阳德戴一副墨镜,挺胸阔步,来到现场,并以凤翔县县长张源西便衣队的名义,把韩有为的肩膀轻轻地拍了拍,说:“兄弟,有急事,快回保公所。”韩被带出来后发现他们是武工队,吓得浑身打颤,跪在地上连声求饶:“你们要我的命,就在这里,明天婆娘娃娃好找尸体。”队员王德彪上前去打了几个耳光,才把他拉到保公所门前,让他叫门。门一开,13个武工队员一涌而进,一弹未发,就收缴了11支长枪和韩有为带的十字连手枪。最后经过训斥,放走韩有为,他给乡上打电话,说:“过了一夜八路军,把保公所枪都收了。”那时把这种活动叫“提枪”。对敌保甲人员经过教育大部分予以释放。只对其中罪大恶极的少数坏头头严加惩办。后来敌人连城门都不敢开。武工队指战员的士气越来越高。他们的足迹踏遍凤翔各地,敌人闻风丧胆。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的重点进攻,很快被人民解放军粉碎后,整个敌人营垒阵脚大乱,不得不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国统区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在城乡实行身份证,搞“连坐法”,加强“三网”“三哨”,到处搜捕地下党工作人员。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欧阳德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临危不惧。1947年夏天,武工队在下淡村欧阳德的大姐家中开会,队员亢明达不慎,枪走了火,村子中的狗狂吠乱叫,有人害怕敌人闻声赶来,要求停止开会,立即撤离。欧阳德却镇静自若,坚持按原来的议程研究完了才宣布散会。过了几天,他又在原地开会,敌人发觉后,借口查户口,把整个村子包围,并不断地鸣枪,大家想方设法,让欧阳德先藏起来。欧阳德不慌不忙,还是手提长烟带,叭哒叭哒吸旱烟。待敌人逼近了,他才机智地和外甥孙占魁跃身翻过后墙,钻进一大片高粱地躲起来。午饭时他见没有动静,就回家取馍吃,不料碰上敌乡长朱应中带的人,被抓住,用绳反绑起来,带到下淡村,交给了自卫队。朱应中到一个烟友家中,摆开烟盘子过瘾去了。这时一个似曾相识的老婆向自卫队员说:“这是我的亲戚,是好人,快叫他俩进去喝口水吧。”自卫队员也没在意,就让他们去喝水。刚一进门,欧阳德顺手拿杠子把门顶起来,又一跃身翻越后墙逃走。他们来到岐山县城,若无其事地去山西会馆看戏。当时演的是秦腔《韩宝英》,他边看边向外甥介绍剧情,讲解太平天国英雄人物的故事。外甥听得津津有味,把当天遇险的事全忘掉了。他们看完戏又到一家饭馆吃了大肉烩面片。忽然发现有敌特盯梢,他就连忙付了钱,钻进人群熙熙攘攘的粮食集上,左转右转,摆脱了敌特的盯梢。如果为了个人安全,最好回到武工队活动的据点一一岐山灵头。但又一想已约定第二天要在他家开会,听边区来的同志传达上级的指示,他果断地决定回家,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了会议。

      1947年7月25日,欧阳德因要参加西府工委委员王宏谟传达上级党委重要指示的会议,提前回家等候开会。敌人发觉后就派人守在欧阳德家门口监视盯梢。上午12时左右,武工队员刘沛到欧阳德家中,当即被敌探发现,急忙报告上司。午饭后,敌保队副李祯带领5名持枪敌特人员,假装催粮,闯入欧阳德家大声叫嚷: “你们为啥不交粮?你外头人哩?”欧阳德的嫂子机智地回答说:“到彪角赶集去了,你不信了去问他大伯(指欧阳德信他父)去。”想转移敌人视线,好让欧阳德和刘沛安全逃出。敌人继续向里屋冲去。李祯鬼鬼祟祟到欧阳德屋子窗口,用舌头舔破窗纸往里看了一下说:“4人在哩!人在哩!”梁荣用长枪挑起门帘,欧阳德的爱人陈烈彦急忙站在房门口,着急地说:“一个是我爸,一个是我哥(指娘家人)。”敌人一进房门,就问刘沛是什么人,刘沛接着说:“我是陈家亲戚。”敌人在审问中要绑刘沛。刘沛看情况不好,要拿欧阳德放在枕头底下的短枪,和敌人硬拼,争取脱险,可是欧阳德不愿给家乡人惹下祸端,挡住了刘沛的手。谁料与欧阳有孩提之交的敌乡长亢纯光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对欧阳德正在下毒手。刘沛无奈,顺手提了一个铁棒冲出大门逃脱。敌人把欧阳德拉到马房去绑,要欧阳德投降,但欧阳德横眉怒视,威武不屈,高声喊道:“你们枪毙了我,你们也难得活!”并连呼:“共产党万岁!”片时,在西坊村响起一阵枪声,英雄的武工队长欧阳德英勇就义。时年25岁。


参见《凤翔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第1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陕西省凤翔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
1989年09月第1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