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  佳县  >  概况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图片来源:《佳县志》)


      文物考古发掘证明,佳县不少地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
      春秋时期为白翟部族之地。战国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属赵国地。秦惠文王八年(前330)秦打败赵国,成为秦国上郡地。
      西汉惠帝五年(前190),设圁阴县,属西河郡。后圁阴改为圜阴。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改圜阴县为方阴县。
      东汉时期,复称圜阴县,地域增加了今榆阳区东部一隅。仍属西河郡。
      东汉末年起,被匈奴占据。到东晋时,先后属前秦(氐)、大夏国(匈奴)。
      北魏始光四年(427),灭掉大夏,割县境北部、榆林东南部置革融县,属夏州(治统万城)化政郡(治今靖边县北)。西魏废帝元年(552),割县境西北部、米脂东北部,设开疆县,以县境南部及吴堡县地,设延陵县,两县均属绥德州(治今绥德县城)抚宁郡。北周保定二年(562)县境北部设中乡郡、中乡县,南部仍为抚宁郡延陵县辖地,均属银州(治今横山县党岔乡北庄村)。
      隋开皇元年(581),因隋文帝杨坚父杨忠名讳,改中乡郡、中乡县为真乡郡、真乡县。三年(583)撤销真乡郡,真乡县、延陵县均改属银州。十六年(596)延陵县改名延福县。大业二年(606),真乡、延福二县改属上州。三年(607),二县改属雕阴郡(治今绥德县城)。
      唐初分全国为十道,陕北属关内道。唐武德二年(619)设真州。六年(623),被梁师都占据,真州废。贞观二年(628),灭梁师都,置银州,复设真乡县,归银州管辖。县境南部则属绥州延福县。
      五代十国时期,被党项拓跋部占据,县境北部为真乡县,南部为延福县,均属银州。
      北宋年间,因紧邻党项拓跋部,县境常被其侵吞或割据。宋太祖至太宗淳化年间(960~994),属河东路石州管辖。至道三年(997)以后,被拓跋部占据。元丰五年(1082),宋置葭芦寨。元祐四年(1089),为换回战俘,将葭芦、浮图等寨划给西夏,绍圣四年(1097)收复。元符二年(1099)葭芦寨升为晋宁军,并领临泉县(今山西临县),属河东路。大观三年(1109)又以定胡县(今陕西省吴堡县和山西省柳林县一带)归属晋宁军,辖5寨5堡。
      金、南宋对峙时期,县境属金统治。金初沿袭宋晋宁军,属河东路管辖。金贞元元年(1153)改属汾州。大定二十二年(1182)改晋宁军为晋宁州,二十四年(1184)更名葭州。兴定二年(1218)五月,由于河东路残破,改属延安府,辖8寨9堡。
      正大三年(1226)改寨设县,葭州领葭芦、通秦、吴堡、神木、太和、弥川、府谷、建宁8县。
      元朝统一后,沿袭金时葭州建置,由延安府改属延安路。至元六年(1269)撤销葭芦县、通秦县、弥川县,辖地仍归葭州;撤销太和县,辖地并入神木县;撤销建宁县,辖地并入府谷县。葭州领吴堡、神木、府谷3县。
      明朝初年仍称葭州。属延安府,辖神木、府谷、吴堡3县。洪武四年(1371)十一月降州为县,改属绥德州。八年(1375)十一月又升县为州,领属同前。
      清时葭州仍领神木、府谷、吴堡3县,属延榆道延安府。雍正三年(1725)改为直隶州(与府平级),直属陕西布政司管辖,所领3县同前。九年(1731)设榆葭道,道所设在榆林。乾隆元年(1736)降为散州(不领县),原辖神木、府谷二县改属榆林府,吴堡县转属绥德州。二十六年(1761)裁撤榆葭道。
      1913年改为葭县,属榆林道。1935年归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管辖。10月,县北革命根据地,设立葭芦县,1937年秋撤销,辖地部分并入神府县。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绥德分区专员公署,葭县属该分区。1944年1月1日成立葭县人民政府,仍属绥德分区。1955年3月改设葭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10月,改属榆林专区。
      1958年12月10日并入米脂县,1961年9月1日,复设葭县。1964年9月,因“葭”字生僻,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佳县。1969年9月改称佳县革命委员会。1979年榆林专区改称榆林地区。1980年12月复称佳县人民政府。2000年改设榆林市,佳县属之,一直至今。
            
           
参见《佳县志》第64—65页    
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8年12月




版权所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陕西省分中心    建设维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建库说明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您是到访的第 位访客! 技术维护:动力无限